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静

作品数:14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骨癌
  • 10篇骨癌痛
  • 10篇癌痛
  • 6篇细胞
  • 4篇肿瘤
  • 4篇胫骨
  • 4篇胫骨癌痛
  • 4篇脊髓
  • 4篇骨肿瘤
  • 3篇疼痛
  • 3篇内注射
  • 3篇鞘内
  • 3篇鞘内注射
  • 3篇注射
  • 2篇信号
  • 2篇炎性
  • 2篇炎性痛
  • 2篇营养因子
  • 2篇源性
  • 2篇源性神经营养...

机构

  • 14篇苏州大学
  • 1篇聊城市人民医...

作者

  • 14篇周静
  • 13篇王丽娜
  • 13篇杨建平
  • 12篇李伟
  • 12篇任春光
  • 6篇刘思兰
  • 6篇刘磊
  • 6篇李彩芳
  • 5篇马珍妮
  • 5篇江淼
  • 5篇邱桥成
  • 2篇许期年
  • 2篇王秀云
  • 2篇左剑玲
  • 1篇嵇富海
  • 1篇江森
  • 1篇贾晓明

传媒

  • 4篇中华麻醉学杂...
  • 2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1
  • 9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大鼠炎性痛中的作用
2010年
目的 评价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大鼠炎性痛中的作用.方法 鞘内置管成功的雌性未交配SD大鼠60只,体重150~180 g,随机分为5组(n=12):假手术组(Ⅰ组)、假手术+BDNF中和抗体组(Ⅱ组)、炎性痛组(Ⅲ组)、炎性痛+IgG对照抗体组(Ⅳ组)和炎性痛+BDNF中和抗体组(Ⅴ组).Ⅲ组、Ⅳ组和Ⅴ组于左后肢外踝关节腔内注射完全弗式佐剂50μl,制备炎性痛模型;Ⅰ组和Ⅱ组于左后肢外踝关节腔内注射生理盐水50μl.造模后第1天时Ⅱ组、Ⅳ组和Ⅴ组分别鞘内注射BDNF中和抗体、IgG对照抗体和BDNF中和抗体15 .μg/10μl,1次/d,连续3 d.分别于造模前及造模后第3、5、7、10、14天时,测定大鼠热缩足反射潜伏期(PWTL).于造模后第3天PWTL测定结束后处死大鼠,取L4~6脊髓背角,采用荧光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测定BDNF和p-ERK1/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Ⅰ组比较,Ⅱ组PWTL、脊髓背角BDNF和p-ERK1/2的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和Ⅳ组PWTL缩短,脊髓背角BDNF和p-ERK1/2的蛋白表达上调,Ⅴ组PWTL缩短(P<0.01),脊髓背角BDNF和p-ERK1/2的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Ⅲ组比较,Ⅳ组PWTL、脊髓背角BDNF和p-ERK1/2的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Ⅴ组PWTL延长,脊髓背角BDNF和p-ERK1/2的蛋白表达下调(P<0.01).结论 脊髓背角BDNF可通过其下游的p-ERK1/2信号转导通路参与大鼠炎性痛的形成.
王丽娜杨建平许期年王秀云左剑玲周静任春光李伟
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疼痛炎症
巴氯芬缓减大鼠胫骨癌痛及可能机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巴氯芬对大鼠胫骨癌痛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使用Walker256乳腺癌细胞建立SD大鼠胫骨癌痛模型,第9天64只模型大鼠随机分8组(n=8):N1、N2组(生理盐水10μl),B1、B2组(巴氯芬0.1μg),C1、C2组[γ-氨基丁酸B型受体(GABAB)特异性拮抗剂(CGP35348)60μg],D1、D2组(CGP3534860μg+巴氯芬0.1μg)。N1、B1、C1、D1组单次鞘内给药前0.5h、给药后0.5、1、2、4、8、24h使用VonFrey纤维测定患肢机械缩足阈值(MWT)。N2、B2、C2、D2组鞘内连续给药4d,每天给药1次,最后一次给药后6h处死,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1/2)表达。结果与N1组比较,B1组大鼠MWT明显增加(P<0.05),持续时间为4h;与N2组比较,B2组大鼠脊髓背角p-ERK1/2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巴氯芬可能通过GABAB受体调控下游p-ERK1/2变化减缓胫骨癌痛,其作用可被CGP35348阻断。
李伟杨建平王丽娜周静任春光
关键词:骨癌痛巴氯芬
P2X4受体在大鼠胫骨癌痛中的变化及可能机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观察骨癌痛大鼠脊髓P2X4受体表达的变化,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部分(6组),第一部分:空白对照组(K组,n=14)、假手术组(J组,n=14)、模型组(M组,n=20)。K组不给予任何处理,J组和M组分别在左胫骨上端注射PBS液和Walker256乳腺癌细胞5μl(2×107/ml)。各组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3、6、9、12、15、18天时随机各取8只大鼠测定左后肢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K组和J组于术后12天,M组于术后6、12、18天时各处死6只大鼠,取L4~6脊髓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2X4受体表达;第二部分:溶媒对照组、TNP-ATP组、PPADS组,每组8只。各组从骨癌痛造模术后第7天起,连续5天分别鞘内给予双蒸水(ddH2O)、PPADS(100nmol)、TNP-ATP(30nmol)各10μl,并于建模后第12天取L4~6脊髓,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脊髓P2X4受体及p-ERK的表达。结果:与K组和J组比较,M组大鼠术后第6~18天,左后肢MWT进行性下降,P2X4受体(P2X4R)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P<0.01)。连续5天鞘内注射TNP-ATP可抑制由胫骨癌痛引起的脊髓P2X4受体及p-ERK表达增加(P<0.05),而PPADS组和ddH2O溶剂组却没有此种效应(P>0.05)。结论:脊髓P2X4受体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大鼠胫骨癌痛的产生和维持,其机制可能与激活下游ERK通路有关。
任春光杨建平王丽娜李伟周静
关键词:骨癌痛P2X4受体脊髓
骨癌痛大鼠脊髓NF—κB、IL-6和TNF—α表达的变化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评价骨癌痛大鼠脊髓NF,κB、IL-6和TNF-α表达的变化。方法雌性健康SD大鼠72只,体重150~180g,随机分为3组(n=24):对照组(C组)、假手术组(S组)和骨癌痛组(BP组)。BP组于大鼠左侧胫骨干骺端骨髓腔内注射5μl Walker 256(1×10^5)乳腺癌细胞制备骨癌痛模型,S组左胫骨上端注射Hank液5μl。分别于肿瘤细胞接种前、接种后2、4、6、9、12、14、16、18和21d时测定机械阈值。分别于肿瘤细胞接种后6、12和18d时,处死3只大鼠,取L4-6脊髓组织,采用RT-PCR法测定NF—KBp65mRNA、IL-6mRNA和TNF—dmRNA的表达;另处死3只大鼠,取L4-6。脊髓组织,计数NF-κB阳性细胞,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NF-κB p65表达。结果与C组和S组比较,BP组机械痛阈降低,脊髓NF—κB p65及其mRNA、IL-6mRNA和TNF—α mRNA的表达上调,NF—κB p65阳性细胞计数增加(P〈0.05或0.01);C组和s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胫骨骨髓腔内注射肿瘤细胞通过激活脊髓NF-κB,导致炎性细胞因子IL-6和TNF-α大量释放,从而诱发骨癌痛。
刘思兰杨建平王丽娜刘磊李彩芳任春光周静李伟江淼马珍妮邱桥成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
TLR4/NF-κB信号转导通路在大鼠骨癌痛形成及维持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4(TLR4)/NF-κB信号转导通路在大鼠骨癌痛形成及维持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雌性SD大鼠81只,5~6周龄,体重150~ 18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8组,骨癌痛组(BCP组)18只,其他7组每组9只,对照组(C组)不作任何处理;骨癌痛组大鼠胫骨注射l×105 Walker 256乳腺癌细胞;Ⅴ1组、TLR4siRNA1组和TLR4msiRNA1组分别于造模后4d(预注射)鞘内注射溶媒、TLR4小干扰RNA (TLR4siRNA)和TLR4错义siRNA(TLR4msiRNA),Ⅴ2组、TLR4siRNA2组和TL-R4msiRNA2组分别于造模后9d(后注射)鞘内注射溶媒、TLR4siRNA和TLR4msiRNA.TLR4siRNA和TLR4msiRNA 2μg用5%葡萄糖和jetPEITM稀释到5μl,1次/d,连续3d,最后1次注射后24 h处死大鼠,BCP组分别于造模后7、12d处死大鼠,取L4-6脊髓,采用RT-PCR法检测NF-κBp65 mRNA、IL-6 mRNA和TNF-α mRNA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p65表达.结果 预注射TLR4siRNA可完全抑制骨癌痛大鼠脊髓组织NF-κBp65 mRNA、TNF-α mRNA和NF-κBp65表达上调,而后注射TLR-4siRNA可部分抑制骨癌痛大鼠脊髓组织NF-κBp65 mRNA、IL-6 mRNA、TNF-α mRNA和NF-κB表达上调(P< 0.05或0.01).结论 TLR4/NF-κB信号转导通路介导了大鼠骨癌痛的形成和维持.
刘思兰杨建平王丽娜刘磊李彩芳任春光周静李伟江淼
关键词:TOLL样受体4NF-ΚB骨肿瘤疼痛
胫骨癌痛大鼠脊髓Toll样受体4及其下游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评价胫骨癌痛大鼠脊髓Toll样受体4(TLR4)及其下游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表达的变化,探讨TLR4信号转导通路在骨癌痛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72只,体重150—180g,随机分为3组(n=24):正常对照组(C组)、假手术组(S组)和胫骨癌痛组(BP组)。BP组于大鼠左侧胫骨干骺端骨髓腔内注射5μl Walker 256(1×10^5)乳腺癌细胞制备胫骨癌痛模型,S组仅左侧胫骨上端注入Hank液5μl.于接种前(基础状态)、接种后2、4、6、9、12、14、16、18和21d时行痛行为学评分,测定机械痛阈。于接种后6、12、18d时行胫骨X线摄片,观察胫骨破坏情况,并于各时点取3只大鼠,处死后取L4-6脊髓,测定TLR4、TNF—α和IL-1β的mRNA表达,各时点另取3只大鼠,处死后取L4-6脊髓,计数TLR4阳性细胞;测定TLR4蛋白表达。结果与基础值比较,BP组接种后6—21d时痛行为学评分逐渐升高,机械痛阈逐渐降低(P〈0.05),C组和S组各时点痛行为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和S组比较,BP组痛行为学评分升高,机械痛阈降低,TLR4 mRNA和蛋白、TNF—α mRNA和IL-1β mRNA表达上调,TLR4阳性细胞计数增多(P〈0.05或0.01)。BP组接种后6d即可见左侧胫骨上端骨小梁轻微缺损,12d时多处骨小梁缺损,骨皮质破坏,18d时胫骨上端双侧骨皮质明显破坏,大片骨质缺损。结论大鼠胫骨骨髓腔内肿瘤细胞通过激活脊髓TLR4,导致其下游细胞因子大量释放,而诱发骨癌痛。TLR4可能是胫骨癌痛潜在治疗靶点。
刘思兰杨建平王丽娜刘磊李彩芳任春光周静李伟江淼马珍妮邱桥成
关键词:骨肿瘤TOLL样受体4白细胞介素1Β
内源性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在骨癌痛大鼠中的作用及其脊髓机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及其下游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p-ERKl/2)在骨癌痛中的作用及其脊髓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n=12),I组为模型对照组,Ⅱ组为骨癌痛组,Ⅲ组为模型对照组+BDNF中和抗体,Ⅳ组为骨癌痛组+IgG对照抗体;V组为骨癌痛组+BDNF中和抗体。Ⅱ、Ⅳ和V组于大鼠左胫骨上端注人Walker256细胞,制备骨癌痛模型;模型对照组大鼠左胫骨上端注入Hank’S液。造模后第7—9天,Ⅲ、Ⅳ和V组鞘内分别注射BDNF中和抗体、IgG对照抗体和BDNF中和抗体15μg/10μl,1次/d,连续3d。分别于术前及术后隔日开始测定大鼠Von-Frey阈值,并测定脊髓后角的BDNF和p-ERKl/2表达水平。结果BDNF和P-ERKl/2在脊髓后角有共表达;术后第6-18天,与I组比较,Ⅱ、Ⅳ组Von-Frey阈值显著下降;术后第9天,脊髓BDNF和p-ERK1/2的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均P〈0.01);Ⅲ组上述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Ⅱ、Ⅳ组比较,V组Von-Frey阈值显著增高,脊髓BDNF和P-ERKl/2的蛋白表达显著减少(均P〈0.01)。结论内源性BDNF可能通过其下游的p-ERKl/2信号转导途径参与了骨癌痛大鼠痛觉过敏的形成。
王丽娜杨建平嵇富海王秀云左剑玲许期年贾晓明周静任春光李伟
关键词:骨肿瘤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siRNA抑制小胶质细胞上TLR4的表达
2010年
应用siRNA转染体外培养的原代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神经元,干扰外源导入基因或内源基因的表达已取得成功。我们设计了4条大鼠小胶质细胞Toll样受体4(TLR4)的siRNA,对比研究基因干扰对小胶质细胞上的TLR4基因表达和蛋白水平的影响。
刘思兰杨建平王丽娜刘磊李彩芳任春光周静李伟江森马珍妮邱桥成
关键词:小胶质细胞原代大鼠基因干扰海马神经元RNA转染
鞘内注射NF-κ B抑制剂对骨癌痛大鼠的抗伤害效应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研究鞘内注射(it) NF-κ B活化抑制剂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yrrolidme dithiocarbamate,PDTC)对骨癌痛大鼠机械痛敏及脊髓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NF-κ B在大鼠骨癌痛中的作用.方法:按照本实验室建立的大鼠胫骨癌痛模型建模.雌性SD大鼠96只,体重150~180 g,按照数字表随机化的原则将大鼠分为4组(n=24):正常对照组(N组)、骨癌痛组(BP组)、生理盐水组(S组)和NF-κB抑制剂组(PDTC组).BP组于大鼠左侧胫骨干骺端骨髓腔内注射5μlWalker256(1×10^5)乳腺癌细胞制备骨癌痛模型,N组仅左胫骨上端注入5 μl Hank's液.于接种后9d鞘内注射生理盐水10 μl或PDTC 20 μg/10μl(生理盐水溶解),2次/d,共3d.于接种前、后2、4、6、9和12d、鞘内给药后1、3、6、12、24 h采用von Frey丝测定大鼠术侧后爪机械缩足反射阈值(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PWT测定结束后处死大鼠,取L4~6脊髓,采用real time-PCR法测定NF-κ B p65 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测定NF-κ B p65蛋白表达.结果:接种后6dBP组大鼠的PWT值与基础值相比开始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其下降更加显著.鞘内注射PDTC可显著提高骨癌痛大鼠的PWT值,且与没注射PDTC前PWT值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接种后6d时相比较,骨癌痛大鼠脊髓NF-κ B p65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在接种后9d (P<0.01)和12d(P<0.01)时均显著上调,而鞘内注射PDTC可显著降低大鼠脊髓NF-κ B p65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P<0.01).结论:鞘内注射PDTC可减轻大鼠骨癌痛引起的痛敏,NF-κ B的激活可诱导或促进大鼠的胫骨癌痛.
刘思兰杨建平王丽娜刘磊李彩芳任春光周静李伟江淼马珍妮邱桥成
关键词:骨肿瘤
有效抑制小胶质细胞上TLR4表达的siRNA筛选及转染复合物细胞毒性的检测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筛选有效抑制小胶质细胞上TLR4(Toll-like receptor 4)表达的小干扰RNA(si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序列,并检测转染复合物的细胞毒性。方法设计并合成针对TLR4的siRNA4条(siRNA312,siRNA439,siRNA1495,siRNA2062)及1条与TLR4基因无同源性的带绿色荧光标记的阴性对照siRNA:在LipofectamineTM 2000介导下转染小胶质细胞。用RT-PCR方法测定干扰后小胶质细胞上TLR4mRNA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干扰后TLR4蛋白表达,比较其抑制率,筛选出有效抑制靶基因表达的siRNA。采用MTT法检测转染复合物的细胞毒性。结果①siRNA(40nmol·L-1)和LipofectamineTM 2000(1μl)有较高的转染效率;②与阴性对照组相比,TLR4 siRNA(40nmol·L-1)干扰小胶质细胞24h后TLR4 mRNA的相对表达量降低,分别为:85%(siRNA439)、73%(siRNA312)、67%(siRNA1495)和33%(siRNA2062)。③siRNA439干扰小胶质细胞48h后TLR4蛋白表达最低(P<0.01)。④LipofectamineTM 20001μl复合低于40nmol·L-1的siRNA的各组细胞存活率均在85%以上。结论①siRNA439对小胶质细胞上TLR4表达的抑制效果最大。②siRNA浓度40nmol·L-1,LipofectamineTM 2000浓度1μl,细胞毒性很低,适合转染。
刘思兰杨建平王丽娜刘磊李彩芳任春光周静李伟江淼马珍妮邱桥成
关键词:小胶质细胞TOLL-LIKERECEPTOR小干扰RNA细胞毒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