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炜

作品数:55 被引量:128H指数:6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8篇细胞
  • 14篇肿瘤
  • 12篇电磁辐射
  • 10篇病理
  • 9篇淋巴
  • 9篇免疫
  • 9篇RAJI细胞
  • 8篇蛋白
  • 8篇胰腺
  • 6篇胰腺癌
  • 6篇受体
  • 6篇组织化学
  • 6篇腺癌
  • 6篇临床病理
  • 5篇颌下
  • 5篇颌下腺
  • 5篇淋巴细胞
  • 4篇胰腺肿瘤
  • 4篇上皮
  • 4篇腺肿瘤

机构

  • 25篇广州军区广州...
  • 15篇军事医学科学...
  • 11篇解放军第40...
  • 8篇第四军医大学
  • 7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武警广东总队...
  • 3篇解放军第30...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武警广东省总...
  • 1篇北京农学院
  • 1篇广东省妇幼保...
  • 1篇青岛市市立医...
  • 1篇即墨市人民医...
  • 1篇广州市妇女儿...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5篇王炜
  • 15篇王德文
  • 14篇左红艳
  • 13篇彭瑞云
  • 9篇吕坤聚
  • 7篇姚华
  • 7篇崔华娟
  • 6篇朱明华
  • 6篇黄威权
  • 6篇王晓民
  • 5篇廖秋林
  • 5篇郑建明
  • 5篇刘换新
  • 4篇高亚兵
  • 4篇王卓才
  • 4篇彭大云
  • 4篇陈颖
  • 4篇赖日权
  • 3篇张建中
  • 3篇王水明

传媒

  • 5篇诊断病理学杂...
  • 4篇华南国防医学...
  • 3篇解剖学报
  • 3篇临床与实验病...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中华劳动卫生...
  • 3篇中国体视学与...
  • 3篇中国组织化学...
  • 3篇第七届全国生...
  • 2篇中华病理学杂...
  • 2篇中华结核和呼...
  • 2篇解剖学杂志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国外医学(肿...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6篇2013
  • 1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4篇1998
  • 3篇1997
  • 2篇1996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肾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肾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观察2例肾黏液样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的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女各1例,年龄分别为66岁和54岁。1例因体检被发现,另1例因贫血就诊。病理检查:肉眼瘤组织切面呈实性、灰白色,边界多清楚,未见囊性变。镜下瘤组织由多少不一的小管状和梭形细胞区构成,间质富含黏液。瘤细胞部分呈立方状,胞浆透明或弱嗜酸颗粒状,核圆形或不规则形,核分裂相少见。部分细胞梭形,束状或编织样排列,似平滑肌瘤。1例以立方状细胞成分为主,另1例以梭形细胞成分为主。免疫组织化学:2例瘤细胞均呈CK(AE1/AE3)、EMA、Vimentin阳性,其中1例并呈Syn局灶阳性;而desmin、CgA、S-100、SMA、CD117、CD34、CD10、HMB45、p53、ER及PR均阴性,Ki67指数均小于1%;术后分别随访7月和11月,均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肾黏液性管状和梭形细胞癌为罕见的肾脏低度恶性肿瘤,病理诊断时需与其他肾肿瘤鉴别。
张伟俞洵宗王炜刘小玲
关键词:肾肿瘤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
电磁辐射致Raji细胞内Caspase-3、8蛋白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对比性研究电磁脉冲(electromagnetic pulse,EMP)、S波段高功率微波(S-band high power micro-wave,S-HPM)、X波段高功率微波(X-band high power microwave,X-HPM)三种不同波段电磁辐射对Raji细胞内Caspase-3、Caspase-8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电磁辐射生物学效应的相关调控机制。方法常规培养Raji细胞,用S-HPM、X-HPM和EMP三种不同波段的电磁辐射照射Raji细胞,设伪照射为对照组。于照射6 h收集细胞,提取总蛋白,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照射后细胞内Caspase-3、Caspase-8两种蛋白的表达;应用图像分析系统对阳性条带进行定量分析,所得数据用SPSS13.0软件的一元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三种不同波段的电磁辐射照射后6 h后均可导致Raji细胞Caspase-3、Caspase-8蛋白表达发生改变,与对照组相比较,各实验组Raji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明显上调(P<0.01),EMP与X-HPM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均较S-HPM组明显上调(P<0.01),且表达程度呈X-HPM>EMP>S-HPM的趋势;Caspase-8只在X-HPM照后明显上调(P<0.01),但在EMP、S-HPM照射后均明显下调(P<0.01);EMP较S-HPM下调更明显(P<0.01)。结论三种电磁辐射均可导致Raji细胞Caspase-3、Caspase-8蛋白表达的改变,其中X-HPM主要通过Caspase-8进一步诱导并激活Caspase-3发挥作用,而EMP和S-HPM可能通过其他途径激活Caspase-3而发挥作用。
王炜王德文彭瑞云左红艳王晓民姚华
关键词:电磁辐射RAJI细胞CASPASE-3CASPASE-8
电磁辐射对离体培养的Raji细胞超微结构及其上清液中TNF-α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电磁辐射对体外培养的淋巴细胞(Raji细胞)超微结构及其培养上清液中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体外无血清培养Raji细胞,分别用电磁脉冲(EMP)、S波段高功率微波(S-HPM)、X波段高功率微波(X-HPM)为辐射源辐射对数期生长的Raji细胞,采用电镜技术观察辐射6 h时Raji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各组随机观察100个细胞,通过计数其中受损细胞数对损伤的细胞进行半定量;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辐射6 h时Raji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的水平;所得数据分别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的χ2、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Raji细胞于辐照后6 h超微结构均发生不同程度破坏,损伤的程度以S-HPM最轻,仅表现为线粒体、内质网和核膜结构轻度受损,以X-HPM最重,除细胞器结构严重破坏外,见凋亡小体形成,EMP的损伤程度介于S-HPM和X-HPM之间;半定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损伤的细胞数S-HPM组最少(P<0.01),X-HPM组最多(P<0.01),EMP组居中间(P<0.01),各实验组间差异显著(P<0.01或0.05)。放射免疫分析法未检测到Raji培养上清液中TNF-α水平的改变(P值均>0.05)。结论 EMP、S-HPM和X-HPM三种电磁辐射6 h均可损伤Raji细胞,导致其超微结构的破坏乃至凋亡坏死,损伤程度与电磁波的种类有关,但不影响Raji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的水平。
刘换新王炜王德文左红艳彭瑞云崔玉芳
关键词:电磁辐射RAJI细胞超微结构放射免疫分析法
p75NGFR对胰腺癌细胞株SW1990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2007年
目的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探讨p75NGFR在胰腺癌SW1990细胞生长、分化以及侵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含p75NGFR的真核表达质粒转染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建立稳定表达p75NGFR的细胞模型;应用MTT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以及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检测细胞的生长曲线、克隆形成能力以及细胞周期变化;建立胰腺癌的裸鼠皮下移植瘤和胰腺原位移植瘤模型,观察p75NGFR对SW1990细胞裸鼠成瘤能力、肿瘤组织学分化、细胞侵袭和转移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转染p75NGFR的SW1990细胞其生长速度缓慢(P<0.01),克隆形成能力降低(P<0.05);转染细胞的细胞周期改变表现为G1期细胞明显增多和S期细胞明显减少(均为P<0.01)。与对照组相比较,转染组裸鼠皮下以及胰腺原位的成瘤率以及肿瘤体积减小(P<0.01),肿瘤的生长缓慢,组织学分化差,浸润性生长趋势不明显,未见肿瘤卫星现象。结论体外实验均发现p75NGFR通过阻滞细胞周期进程而显著抑制胰腺癌细胞株的生长,体内研究发现p75NGFR可抑制裸鼠皮下及胰腺原位移植瘤的形成、分化和侵袭,提示p75NGFR与胰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王炜郑建明陈颖张顺民朱明华
关键词:胰腺肿瘤转染免疫细胞化学
Muc2是食管末端和胃-食管连接处杯状细胞化生的高度特异性标记物(英)
2012年
McIntire MG...//Muc2 is a highly specific marker of goblet cell metaplasia in the distal esophagus and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Am J Surg Pathol,2011,35(7):1007-1013.目前美国胃肠病学会要求识别食管黏膜活检标本中的杯状细胞,以诊断Barrett食管(BE)。黏膜活检中,杯状细胞的识别因受取样或错误解释的影响而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王炜张建中
关键词:杯状细胞特异性标记物MUC2连接处ESOPHAGUS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和实性假乳头状肿瘤中的透明小球(英)
2012年
Meriden Z,...//Hyaline Globules in neuroendocrine and solid-pseudopapillary neoplasma of the pancreas:a clueto the diagnosis.Am J Surg Pathol,2011,35(7):981-988.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NETs)和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PNs)的鉴别诊断非常困难。
王炜张建中
关键词: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神经内分泌肿瘤胰腺小球
电磁辐射对SD大鼠外周血白细胞数量、血清免疫球蛋白及TNF-α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电磁微波辐射对SD大鼠外周血白细胞数量、血清免疫球蛋白及TNF-α的影响。方法用电磁脉冲(EMP)、S波段高功率微波(S-HPM)和X波段高功率微波(X-HPM)为辐射源辐射成年雄性SD大鼠,分别于辐射后6 h、3、7、14和28 d取外周血。一部分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计数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一部分离心后取血清,用放免试剂盒检测血清中TNF-α、sIgA和sIgG水平。设假辐射组为对照组。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one-way ANOVA方差分析的LSD、Dunnett T检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实验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数量绝对数分别于辐照后6 h和28 d增多,于辐照后3、7、14 d减少,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性粒细胞数量在S波段组于辐射后28 d明显增多(P<0.05),各组的嗜酸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数的变化即无规律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实验组血清中TNF-α、sIgA和sIgG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EMP、X-HPM、S-HPM 3种电磁辐射虽不能明显影响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其淋巴细胞亚型数量,但是其绝对数于照后早期和晚期增多、中期(3、7、14 d)减少的趋势,并且辐射后晚期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对血清中TNF-α、sIgA和sIgG水平无明显影响。
王炜刘换新王德文左红艳彭瑞云姚华
关键词:电磁辐射白细胞TNF-Α免疫球蛋白
平时四肢大血管火器伤中同种异体动脉的修复应用
<正>目的探讨平时四肢大血管火器伤中血管损伤的修复方法。方法自2002年5月~2005年9月,应用经深低温保存的同种异体动脉15条移植修复肱动脉损伤5例、腋动脉损伤1例,腘动脉损伤1例、股动脉缺损7例。移植血管平均长度9...
吴文尹庆水章莹王炜文治强
文献传递
转化生长因子-β1与肺癌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肺癌的发病关系及放疗对血清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肺癌组织中的TGF-β1表达;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测定肺癌患者放疗前、放疗后及随访半年时肺癌患者血清TGF-β1水平,统计分析不同阶段TGF-β1含量变化。结果肺癌组织中TGF-β1表达明显大于对照组;39例肺癌患者放疗前血清TGF-β1水平(110±15)μg/L高于对照组(38±02)μg/L(P<005);放疗结束后平均水平为(56±05)μg/L,明显低于放疗前(P<005),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半年TGF-β1平均水平为(113±12)μg/L,明显高于放疗结束时(P<005),与放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各组织类型间及各期病人间TGF-β1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TGF-β1与肺癌发病有关,TGF-β1可能是肺癌患者的重要肿瘤标志物。
吕坤聚王炜陈惠生侯喜民
关键词:肿瘤转化生长因子Β放射疗法肿瘤标记生物学
儿童及青少年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与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儿童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收集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和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2000年6月-2014年6月的生殖细胞肿瘤患者263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儿童生殖细胞肿瘤发病年龄呈双峰型,第一个高峰年龄出现在3岁以下儿童,以卵黄囊瘤为多见;10-14岁出现第2个高峰,以性腺外生殖细胞肿瘤为多见。发病部位:发生在性腺(139例)和性腺外(124例),性腺/性腺外比例约为1.12∶1。组织学类型:卵黄囊瘤(108例)、未成熟畸胎瘤(78例)、生殖细胞瘤(38例)、无性细胞瘤(11例)、精原细胞瘤(13例)、胚胎性癌(5例)、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8例)、绒毛膜癌(2例)。结论儿童生殖细胞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发病部位和临床症状表现均明显多样化,不同类别肿瘤在形态学上有重叠,且易与相应部位的其他类别肿瘤混淆,合理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进行鉴别。
施全陈文静廖秋林赖日权王凤华王炜高秋古聪明
关键词:儿童肿瘤胚胎性肿瘤生殖细胞肿瘤病理诊断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