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亚洲季风
  • 2篇季风
  • 1篇氧同位素
  • 1篇同位素
  • 1篇转换期
  • 1篇微量元素
  • 1篇文化演变
  • 1篇纹层
  • 1篇黄土高原
  • 1篇灰度
  • 1篇计数
  • 1篇BP
  • 1篇MIS

机构

  • 3篇兰州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3篇周鹏超
  • 2篇张平中
  • 2篇白益军
  • 2篇程海
  • 1篇王晓锋
  • 1篇高涛

传媒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甘肃武都万象洞石笋灰度与纹层计数、微量元素之间的关系
日益严重的气候问题如今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气候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我国大部分地区深受亚洲季风的影响,季风引起的强降雨或强干旱天气往往会给当地人们带来一系列负面作用,因此对过去气候的重建以及未来气...
周鹏超
关键词:亚洲季风微量元素
文献传递
MIS 5c向MIS 5b转换期亚洲夏季风的演变特征——万象洞石笋记录被引量:7
2015年
根据亚洲季风边缘区武都万象洞一根长360mm石笋(WX0541A)的6个230Th年代和828个δ18O数据,建立了104107~91858a B.P.期间高分辨率和高精度亚洲夏季风变迁的时间序列.通过与中国东部季风腹地湖北三宝洞和现代西风控制区新疆科桑洞的石笋δ18O记录对比发现,三者的变化模式在研究时段内具有相似性.其中,3个洞穴石笋同位素在MIS 5c中期相当于Greenland D/O 23暖阶段的偏负阶段,从南到北显示出逐渐偏负的趋势,是季风降水大陆效应的真实反映;而在96495~92562a B.P.之间的同位素偏重阶段,万象洞和科桑洞石笋同位素组成相近并偏正于三宝洞石笋的δ18O值,偏离了亚洲夏季风的内陆入侵规律,可能与MIS 5b太阳辐射降低时期万象洞和科桑洞地区可变的季节性降水或加入的西风降水有关.
王晓锋张平中周鹏超白益军程海
关键词:MIS亚洲季风
亚洲夏季风5400a BP极端减弱事件与文化演变被引量:7
2017年
根据黄土高原西部万象洞石笋WXB07-4顶部22mm样品的平均误差仅约20a年的230Th绝对定年数据和平均时间分辨率为8a的氧同位素数据,建立了亚洲季风边缘区中晚全新世过渡期亚洲夏季风变迁的时间序列.结果发现,从6420到4920a BP期间,亚洲夏季风呈现出逐渐减弱的趋势,并以6420~6170a BP之间的季风强盛期和较高降水量、6170~5700a BP期间的夏季风平稳波动和在5700~4920a BP期间夏季风出现极端减弱期为主要特征.特别是以5430a BP为突变年代出现在5700~4920a BP期间的亚洲夏季风特征极端减弱事件(5400a或5.4ka事件),经历了约290a的减弱阶段和约350a的增强阶段,在定年误差范围之内与亚洲季风区其他地区洞穴石笋记录具有等时性.通过与过去7000a考古资料的对比发现,中国黄河流域仰韶文化和西辽河流域红山文化早期的衰落发生在夏季风降水由多到少的变化期;5400a BP极端夏季风减弱事件发生造成的降水大幅度减少可能与5500a BP左右黄河流域渭河河谷关中地区杨官寨遗址庙底沟文化、河南西部仰韶中期文化和下游大汶口早期文化、辽河河谷西部红山中期文化的衰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联系;5400a BP事件后期(5430~4920a BP)与亚洲夏季风相联系的降水小幅度逐渐增加和随后的剧烈减少可能也与仰韶晚期文化和红山晚期文化的共同繁荣和消失、渭河关中盆地以杨官寨遗址为代表的仰韶晚期文化和上游地区大地湾四期仰韶晚期文化的消失、大汶口中期文化的开始与晚期文化的形成以及龙山文化的兴起、长江中下游崛起的屈家岭文化和良渚文化的相联系.通过与高原石笋降水记录对比发现,高海拔地区夏季风降水在5400a BP事件后期的增加比在低海拔地区显著并具有更大幅度的波动,可能与5300a BP左右马家窑文化在黄河上游河谷地带的兴起及其扩张有关.
白益军张平中高涛余仁哲周鹏超程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