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宝三

作品数:181 被引量:486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3篇期刊文章
  • 48篇专利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5篇医药卫生
  • 9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5篇细胞
  • 41篇乳腺
  • 31篇腺癌
  • 30篇肿瘤
  • 29篇壳聚糖
  • 26篇乳腺癌
  • 23篇微载体
  • 21篇腺肿瘤
  • 21篇肝细胞
  • 18篇人工肝
  • 14篇微囊
  • 13篇胰腺
  • 12篇多孔微载体
  • 12篇乳腺肿
  • 12篇乳腺肿瘤
  • 12篇手术
  • 12篇高压脉冲
  • 11篇聚磷酸钠
  • 10篇切除
  • 9篇生物人工

机构

  • 95篇上海交通大学...
  • 49篇上海理工大学
  • 38篇上海交通大学...
  • 2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5篇浙江大学
  • 8篇浙江大学医学...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内蒙古医学院
  • 5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河南大学
  • 2篇潍坊医学院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潍坊医学院附...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蚌埠医学院第...
  • 2篇兰州市妇幼保...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作者

  • 180篇韩宝三
  • 81篇彭承宏
  • 32篇沈柏用
  • 26篇李宏为
  • 26篇刘宝林
  • 20篇程东峰
  • 20篇李琳
  • 18篇张瑞
  • 17篇叶萍
  • 13篇王兆海
  • 12篇高长有
  • 12篇吴旭波
  • 11篇刘颖斌
  • 11篇陈儿同
  • 11篇陈园园
  • 11篇黄芳
  • 11篇刘婷
  • 10篇叶园园
  • 10篇王加祥
  • 9篇杨波

传媒

  • 20篇中国组织工程...
  • 12篇外科理论与实...
  • 5篇中华乳腺病杂...
  • 4篇中华外科杂志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中华肿瘤防治...
  • 3篇中华肝胆外科...
  • 3篇上海医药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国实用外科...
  • 3篇中华胰腺病杂...
  • 2篇中国肿瘤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中国普外基础...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内蒙古医学院...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临床和实验医...
  • 2篇软件导刊

年份

  • 4篇2024
  • 3篇2023
  • 5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2篇2013
  • 19篇2012
  • 19篇2011
  • 25篇2010
  • 18篇2009
  • 14篇2008
  • 18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1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囊化细胞冻存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0年
背景:细胞微囊化为细胞大规模、高活性体外培养及长期存储提供了新的途径,低温保存是目前保存细胞的重要方法,技术日新月异,复苏细胞在临床和基础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目的:分析近年来微囊化细胞冻存的相关研究,对微囊化细胞冻存技术的发展作一总结。方法:以"微囊,冻存"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网(1979/2010)及维普数据库(1989/2010),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以"Cryopreservation,Microencapsule"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1979/2010),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纳入含有微囊化细胞冻存的研究,排除其他形式细胞冻存的研究,结果以各种细胞微囊化后进行冻存处理后产生作用为指标,共检索到43篇文献。结果与结论:随着生物人工肝与以及其他细胞移植研究的深入,对微囊化细胞的需要量将显著增加,微囊化细胞的低温保存技术已成为保正其顺利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微囊化细胞的低温保存技术已经开展了不少研究,有多项研究结果表明复苏后微囊化细胞的存活率和生物学功能都能保持较好的水平,但相关机制仍未完全阐清,各种冻存方法还需要优化。
余松林韩宝三杜志勇吴旭波吴薇王加祥黄芳李宏为沈柏用彭承宏
关键词:冻存保护剂
扩大乳晕缘合并微整形在巨大乳腺纤维腺瘤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扩大乳晕缘合并微整形技术在巨大乳腺纤维腺瘤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至2014年巨大乳腺纤维腺瘤患者22例,采用沿乳晕(9例)或扩大乳晕(13例)的手术路径切除肿瘤,并通过乳晕成形术和腺体瓣转移微整形技术恢复局部腺体凹陷和避免乳头凹陷。结果:22例患者术后乳房成形满意,随访3~16个月未发现乳头坏死和感觉障碍。结论:应用扩大乳晕缘合并腺体瓣转移微整形技术可以完整切除肿瘤,并避免腺体的局部和乳晕区的凹陷畸形,尤其适合乳晕较小、肿瘤较大患者。
叶园园陈园园杜志勇宋和平汪登斌刘颖斌韩宝三
关键词:乳腺肿瘤
人肝细胞L-02/聚丙烯生物杂化界面构建的初步研究
<正>目的建立与人肝细胞相容的聚丙烯生物杂化界面,为用聚丙烯中空纤维管构建生物人工肝反应器奠定先期基础。方法通过化学接枝的方法在聚丙烯表面引入丙烯酰胺聚合反应接枝聚丙烯酰胺,并对人肝细胞 L-02在其表面的生长
詹茜沈柏用韩宝三王兆海程东峰施敏敏马祖伟高长有彭承宏李宏为
文献传递
甲状腺分化型癌误诊46例分析
2001年
马斌林韩宝三朱旬吐尔洪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误诊
构建新型液态氟碳壳聚糖纳米超声造影微粒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构建一种新型天然高分子聚合物纳米超声造影微粒,表征其理化特征、体外显像效果及其对肿瘤细胞的结合能力和毒性。方法采用超声乳化法制备包裹液态氟碳PFOB的壳聚糖(CTS)纳米粒和FITC标记的壳聚糖纳米粒(FITC-CTS),表征其表面形态、粒径、Zeta电位和稳定性;评价纳米粒的体外超声显像效果,以激光共聚焦观察FITC-CTS与细胞的结合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FITC-CTS对细胞的黏附比例。结果制备的纳米粒形态圆整,CTS纳米粒平均粒径为(248.52±7.96)nm,Zeta电位为+(29.91±0.64)mV,FITC-CTS纳米粒平均粒径为(244.83±2.72)nm,Zeta电位为+(22.21±0.53)mV。纳米粒性质稳定,在体外能增强超声显影,激光共聚焦观察到纳米粒聚集在细胞膜周围,流式细胞仪测得纳米粒对细胞的黏附比例为(45.15±8.35)%。结论构建的CTS纳米粒性质稳定,体外能与肿瘤细胞MCF-7紧密结合,增强超声回声。
陈玲谷雪莲詹维伟周建桥韩宝三王涌
关键词:壳聚糖造影剂纳米
一种多孔壳聚糖支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多孔壳聚糖支架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先配制溶有设定量氯化铵的壳聚糖酸溶液,将该溶液注入模具中进行第一次冷冻干燥,再将冻干后的支架浸泡在氢氧化钠溶液中设定时间,用蒸馏水清洗支架,再将支架进行第二次冷冻干...
李琳刘宝林韩宝三李维杰
文献传递
7例胰腺腺鳞癌的临床诊治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总结胰腺腺鳞癌的诊治经验,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2001年10月至2006年10月收治的7例胰腺腺鳞癌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胰腺腺鳞癌病人的肿瘤位于胰头部者5例,胰体尾部2例;肿瘤的平均直径为(3.57±1.48)cm;行胰十二指肠切除5例,其中1例合并部分肠系膜上静脉切除重建,胰体尾切除2例术后病理示2例伴有淋巴结转移,2例合并有神经侵犯,1例侵犯十二指肠,1例侵犯左侧肾上腺包膜,1例胰腺切缘阳性;获随访的6例,死亡4例,术后生存12.5~55个月,平均26.6个月。结论:胰腺腺鳞癌是一种少见的胰腺恶性肿瘤,组织学上肿瘤由导管腺癌成分和鳞状细胞癌成分混合构成,其临床表现与胰腺导管腺癌相似。通过早期诊断与手术结合放、化疗的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
陈泉宁王益林王建承程东峰韩宝三林晓珠袁平彭承宏
关键词:胰腺肿瘤综合疗法
乳腺肿瘤冷冻消融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1年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冷冻消融作为一种新的肿瘤微创技术在国内外发展迅速,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有望成为21世纪临床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本文对乳腺肿瘤冷冻消融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叶萍常兆华韩宝三
关键词:乳腺肿瘤冷冻消融微创
DMSO对肝癌细胞系Bel-7404恶性表型诱导分化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DMSO对肝癌细胞系Bel-7404恶性表型的诱导分化作用。 方法:利用MTT、细胞周期FCM分析、集落形成实验、细胞侵袭力实验和免疫组化的方法从多个方面和层次,探讨DMSO对肝癌细胞Bel-7404...
沈柏用韩宝三王兆海陈泉宁施敏敏程东峰周光文李宏为彭承宏
关键词:肝癌恶性表型细胞周期
文献传递
一种新型生物人工肝膜材料体外激活血小板的实验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体外研究一种新型生物人工肝反应器材料 -丙稀酰胺接枝改性聚丙烯膜 (PP -g -AAm)对血小板的激活 ,并评价其血液相容性。方法 :模拟体内条件将PP -g -AAm膜和对照组未改性的聚丙烯 (PP)膜与富含血小板血浆 (PRP)接触后 ,用ELISA法检测血浆中 β -血小板球蛋白 (β -TG)的表达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活化标志CD6 2P和CD6 3的表达 ,用扫描电镜检测两种膜上血小板粘附情况。结果 :两种膜材料接触PRP 30min后 ,血浆β-TG的表达均高于空白对照组 (P <0 . 0 1,P <0 . 0 5 ) ,两材料组之间差异显著 (P <0. 0 5 ) ;PP -g -AAm膜激活血小板表达CD6 2P、CD6 3的百分率都明显少于PP膜 (P <0. 0 5 ,P <0 . 0 1) ;两种膜材料接触PRP 1h后 ,扫描电镜观察材料表面粘附的血小板都有明显变形 ,但PP -g-AAm膜表面粘附的血小板明显少于PP膜。结论 :PP -g -AAm膜对血小板的激活明显少于PP膜 ,具有较好的血液相容性。
彭承宏赵之明刘宏韩宝三王涌方河清吴育连高长有
关键词:血液相容性生物相容性材料血小板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