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轶夫
- 作品数:20 被引量:197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基于管道模型理论的长白落叶松叶生物量与径向生长关系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为了解长白落叶松单木叶生物量与径向生长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小兴安岭地区长白落叶松为研究对象,结合管道模型理论,研究单木个体水平和单木内不同方位区间水平上的叶生物量与径向生长的关系,分析树冠分布与径向生长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叶生物量与胸高处和枝下高处树干直径、断面积、边材面积,近1、2、3、5年断面积生长量均呈显著正相关,使用胸高断面积作为预测因子的叶生物量模型拟合效果最好。单木株内不同方位区域的叶生物量与对应的胸径处和枝下高处的树干半径、断面积,近1、2、3、5年断面积生长量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估测单株叶生物量时,使用胸高断面积作为预测因子的预测精度最高。株内不同方位叶生物量与对应方位的树干半径、断面积及断面积生长量均呈显著正相关,树冠偏冠与髓心偏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 潘磊王轶夫孙钊乔晶晶邱思玉孙玉军
- 关键词:径向生长长白落叶松
- 生态环境曲面建模基本定理及其应用被引量:9
- 2020年
- 在高精度曲面建模方法和地球表层系统建模基本定理研究结果基础上,演绎提出了生态环境曲面建模基本定理.以京津冀地区为案例,对基于生态环境曲面建模基本定理的空间升尺度、空间降尺度、空间插值、数据融合和模型-数据同化等算法进行了实证研究,与传统算法精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基于生态环境曲面建模基本定理的各种算法综合了外蕴量信息和内蕴量信息,同时运用了理论上完善的信息综合方法,使海拔高度曲面的升尺度均方根误差至少降低了9m,年平均气温未来情景的降尺度精度至少提高16%,年平均气温过去变化趋势的数据融合精度至少提高70%,年平均降雨量过去变化趋势的空间插值精度至少提高0.2%,碳储量的模型-数据同化精度提高了40%.文章最后讨论了生态曲面建模基本定理亟待解决的五大理论问题和四大应用基础问题.
- 岳天祥赵娜赵娜王轶夫张斌王轶夫张斌杜正平范泽孟赵明伟史文娇王世海陈传法赵明伟李启权王世海宋印军闫长青王薇孙晓芳马胜男田永中卢毅敏王英安王晨亮黄宏胜卢毅敏王情王晨亮尹笑哲王宗包正义赵苗苗赵亚鹏王宗Ufra NASEER范斌李赛博杨阳John P.WILSON
- 关键词:空间插值
- 基于多功能经营的森林资源评价被引量:17
- 2013年
- 基于将乐县国有林场研究区的数据资料,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在小班层次水平上分析了11个林分指标因子间的相关性。综合研究区生态环境的特征和福建省县市域生态功能区划的要求,将研究区的森林主要功能确定为防风固沙、风景游憩、木材生产、水土保持等。同时根据所构建的功能模型计算研究区域内1 039个小班的综合多功能得分F值,将F值标准化后得到评价指标F b值。研究结果表明:森林多功能经营状况划分为优、良、中、差、极差5个等级,各等级所占小班个数依次为2个、17个、53个、241个、726个,其百分比依次为0.19%、1.64%、5.10%、23.20%、69.87%;针对将乐县国有林场的森林多功能经营评价结果符合实际,较理想。研究结果能较精确地定量反映森林生长和多功能经营效益状况,为森林多功能经营提供决策性信息。
- 魏晓慧孙玉军梅光义王轶夫
- 关键词:森林资源评价主成分分析
- 机载LIDAR数据的树高识别算法与应用分析被引量:9
- 2014年
- 利用机载激光雷达数据提取天然次生林的树高,旨在探索影响树高提取精度的主要因素。首先,采用高精度曲面建模平差算法(Adjustment Computation of High-accuracy Surface Modeling,HASM-AD)生成研究区不同空间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Model,DEM)、数字地表模型(Digital SurfaceModel,DSM)和冠层高度模型(Canopy Height Model,CHM);其次,用树顶点识别算法提取林木树高,设置不同树高识别范围,对比分析不同CHM分辨率和不同树高识别范围对树高提取精度的影响;最后,以天涝池流域30个实测样地数据为样本,对提取精度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提取的样地平均树高与实测值具有明显线性相关关系,线性回归系数为0.694;树高识别范围是影响树高提取精度的重要因素,CHM分辨率对其影响较小。研究表明,采用高采样密度的雷达点云数据、正确选择CHM生成方法和改进树顶点识别算法是提高天然次生林树高提取精度的有效途径。
- 王轶夫岳天祥赵明伟杜正平刘向锋刘爽宋二非孙文正张彦丽
- 关键词:机载激光雷达树高天然次生林
- 一种林木树高参数提取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林木树高参数提取方法,包括:预处理;获取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将点云数据转化为DEM和DSM,得到最终数据CHM;拟合;对于训练样本中的每个样地,采用不同的参数进行林木株数、树高提取,确定每个样地的最优参数,...
- 王轶夫徐佳煜谢运鸿孙钊孙玉军
- 基于改进人工神经网络的植物叶面积测定被引量:26
- 2013年
- 叶面积作为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指标,是研究作物及林木生产力的基础。采用L-M算法和贝叶斯规则相结合的网络训练模式,以毛竹叶面积为研究对象,综合优化其人工神经网络结构,构建最优的叶面积预测模型。研究结果显示,模型的最佳预测变量为叶片宽度和叶片长度变量组合,而增加叶片形状指数未提高叶面积预测模型精度;所建神经网络模型性能好、预测精度高,决定系数达0.992,平均相对预测误差为4.28%,可以准确估测毛竹叶面积。
- 郭孝玉孙玉军王轶夫林静媛
- 关键词:毛竹叶面积人工神经网络贝叶斯规则
- 长白落叶松树冠半径分布特征及其对竞争的响应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研究林木树冠形态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可塑性机理。[方法]以小兴安岭地区的长白落叶松为研究对象,利用详细的树冠半径调查数据,研究长白落叶松的树冠偏冠现象,分析树冠偏冠与林木大小和竞争之间的关系。[结果]在单木水平上,不同林龄样地中林木的树冠变异系数的平均值均大于20%,大部分林木的树冠半径变异系数较大,只有不到1/5的林木的树冠半径变异系数小于15%。不同林龄样地中长白落叶松偏冠距离的平均值在0.35~0.51 m之间,各样地中林木偏冠距离的最大值均在1.2 m以上,其中成熟林中林木偏冠距离的最大值达到1.73 m。树冠的偏冠方向没有特定的方向偏向,是均匀分布的。在幼龄林中,林木的偏冠距离与胸径、冠长、平均树冠半径呈显著正相关,树冠偏冠距离随树木增大而增大。在中龄林和近熟林中,偏冠指数与胸径、树高和平均树冠半径呈显著负相关,与高径比呈显著正相关,树冠偏冠程度随树木增大而减小。在成熟林中,偏冠程度与林木大小的相关性不显著。在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中,树冠偏冠与竞争压力呈显著正相关,在成熟林中树冠偏冠与竞争压力的相关性不显著。基于树冠中心坐标计算的林分平均竞争指数均小于基于树干坐标计算的林分平均竞争指数。[结论]长白落叶松树冠偏冠距离一般随着林龄的增大而变大,在不同发育阶段受到不同程度竞争的影响,树冠偏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林分平均竞争指数,减少了林分竞争压力。
- 潘磊王轶夫孙钊乔晶晶邱思玉孙玉军
- 关键词:长白落叶松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马尾松立木生物量模型研究被引量:32
- 2013年
- 以马尾松为例,探索并验证BP神经网络模型在立木生物量估测上的适用性。通过12种算法的筛选、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的确定以及隐层节点数的选择,确定最优的模型拓扑结构,构建单隐层BP神经网络模型;对比单输入变量与多输入变量模型、单输出变量与多输出变量模型,并分析模型的输入变量数和输出变量数对模型估测精度的影响;将优选BP模型与传统相对生长模型进行对比以验证BP模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最优BP模型LM-DH-8-WtWaWr的训练算法为Levenberg-Marquardt算法,输入变量为D、H,输出变量为Wt、Wa、Wr,隐层节点数为8。2)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的增加不会降低BP神经网络模型的精度。3)模型LM-DH-8-WtWaWr能够精确地估测马尾松立木生物量,其精度高于传统的相对生长模型。该模型能够一次性地引入多个解释变量,并可以同时估测多个量,从而简化了生物量建模和估测工作,对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意义。
- 王轶夫孙玉军郭孝玉
- 关键词:BP神经网络LEVENBERG-MARQUARDT算法马尾松
- 基于ANP的杉木风景游憩林评价指标体系被引量:11
- 2013年
- 网络分析法是使用很广的评价方法,该方法考虑了评价对象定量和定性指标之间相互影响,准确性更高。目前还没有学者利用网络分析方法(ANP)建立杉木风景游憩林林内景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网络分析模型。在查阅国内外风景游憩林一致性结论的基础上,以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运用网络分析法建立风景游憩林林内景观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森林美学指标在主指标中权重是最大的,其余依次是林木测树、林分空间结构、地被物层特征、森林健康;二级指标中,权重从大到小依次是:坡度、平均树高、通视距离、林分平均直径、生活型组成、郁闭度、冠幅、乔木株数、树干显示度、灌木高度、针阔比、绿量、枯倒木株数、草本高度、盖度、灌草分布方式、干形、色彩多样性、乔木分布方式、枯枝落叶分布方式、活枝下高。为杉木风景游憩林林内景观评价和改造提供基础数据。
- 梅光义孙玉军林方王轶夫
- 关键词:杉木风景游憩林
- 基于红松树轮重建小兴安岭南麓过去140年6月份平均温度变化被引量:1
- 2023年
- 基于建立的小兴安岭南麓红松树轮宽度标准年表,分析红松径向生长与该地区温度和降水间的关系以及1982年升温突变对此相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6月平均温度与树轮宽度年表在变暖前后始终呈极显著负相关,是该地区红松径向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基于此构建的区域1843—1982年6月平均温度重建方程稳定可靠。重建温度序列的偏暖时期和偏冷时期分别持续7年和29年,偏暖时段为1915—1921年,偏冷时段为1880—1891年和1932—1948年。小波分析结果显示6月平均温度存在2—7a周期变化。空间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重建温度序列能很好的代表小兴安岭南麓及附近区域的温度变化。本研究拓展了研究区现有的气候数据,可为掌握小兴安岭气候变化规律和科学预测未来气候提供数据支撑。
- 乔晶晶王轶夫孙玉军邱思玉谢运鸿
- 关键词:树轮宽度年表气候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