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相虎
- 作品数:44 被引量:539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鄱阳湖流域水文气候变化及极端干旱成因研究
- 刘元波张奇李相虎吴桂平
- 所属科技领域:地球科学/自然地理学-陆地水文学-水文图学领域。 主要研究内容:本世纪来鄱阳湖区极端干旱事件频发,水域面积趋于萎缩,湿地生态面临威胁,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针对"流域水量平衡要素的不完整性"、"气候变化与人类...
- 关键词:
- 关键词:流域水文模型遥感方法
- 鄱阳湖流域气象干旱的区域性特征及干旱过程演变被引量:1
- 2024年
- 基于1960—2020年鄱阳湖流域及周边29个国家气象站的连续观测资料,通过计算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SPEI)并结合游程理论,研究分析了气象干旱的区域性特征及干旱过程演变。结果表明:①鄱阳湖流域月尺度气象干旱的发生频率为31.7%~34.8%,不同等级干旱发生频率的空间格局差异明显;②春、秋季节流域尺度SPEI呈现微弱下降趋势,干旱影响范围呈不显著的增加趋势,夏、冬季节情况与此相反;③就干旱区域性特征而言,鄱阳湖流域季节性气象干旱以全流域性干旱和局域性干旱为主(发生频率分别为29.5%和23.4%),区域性干旱和部分区域性干旱的发生频率(分别为10.7%和5.7%)相对较低;④游程理论揭示在过去的61 a间共发生50次流域尺度气象干旱事件,干旱事件的发生频次随干旱历时的增加显著减少,其中干旱历时最长的可达49个月;⑤流域尺度气象干旱事件的历时、峰值烈度以及总烈度的演变呈现较强的年代际波动特征;⑥干旱历时与总烈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与峰值烈度之间存在显著的幂函数关系,与平均烈度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明显。这些研究结果明晰了鄱阳湖流域气象干旱的区域性特征与干旱过程演变,为合理开展流域气象干旱影响评估和制定防范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 叶许春袁燕萍刘婷婷段红鑫李相虎
- 关键词:气象干旱鄱阳湖流域
- 石羊河流域近50a来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被引量:24
- 2008年
- 用主成分回归法对石羊河流域径流及进入红崖山水库水量的各影响因素进行耦合关系分析,得到三个主成分,其方差贡献率达92.79%。根据各自对应的特征向量特点,以人为因子、温度因子和降水因子代替原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方程相关系数为0.865,对各系数进行t检验,结果都已通过,影响作用显著,回归方程有显著意义。根据回归方程,近50a来人为因子在水资源变化过程中起主导负作用,其影响力占总影响力的-58.46%,大大超过了降水因子22.35%的正作用,而温度因子虽其影响力不是很大,只占总影响力的-19.19%,但却使水资源减少的趋势进一步加剧。
- 李金标王刚李相虎马金珠
- 关键词:主成分回归法气候变化石羊河流域
- 鄱阳湖典型湿地土壤含水量与地下水位变化分析
- 鄱阳湖湿地植被空间分布受地形高程、湖泊水位、土壤含水量、地下水位、气象等多种环境因子影响。为了研究鄱阳湖典型湖泊湿地植被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土壤含水量和地下水位的关系,本文采用现场自主观测先行对气象要素、土壤含水量和地下水位...
- 许秀丽张奇李相虎李云良邵敏
- 关键词:土壤含水量地下水位降水湿地鄱阳湖
- 文献传递
- 1960-2012年鄱阳湖流域旱涝急转事件时空演变特征被引量:28
- 2020年
- 基于鄱阳湖流域五河7个主要入湖控制站19602012年的实测径流资料,通过短周期旱涝急转指数,结合TFPW-MK趋势检验法及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法,分析了鄱阳湖流域旱涝急转事件的时空分布、演变趋势、强度及周期变化等,并探讨了旱涝急转指数的不确定性及旱涝急转事件的成因.结果表明:鄱阳湖流域旱涝急转事件主要分布在310月,其中36月主要表现为“旱转涝”,710月主要表现为“涝转旱”,且不同年代间存在一定的时空差异;五河以轻度旱涝急转事件为主,重度旱涝急转事件发生频率较低,主要发生在抚河、信江和饶河流域,且多以“涝转旱”事件为主;在年代际上,鄱阳湖流域旱涝急转事件在1990s发生的频率最高,在2000s最低.同时,除饶河外,鄱阳湖流域年最强“涝转旱”事件的发生强度呈减弱趋势,而年最强“旱转涝”事件的发生强度在赣江和修水北支有减弱趋势,在饶河和修水南支有增强趋势.五河旱涝急转的变化存在2个特征时间尺度,分别为1 a和21~35 a,而年最强旱涝急转事件的发生强度具有3 a左右的周期变化特征.这些变化与流域降水的不均匀性及强烈的人类活动等有关.本研究结果有助于全面系统认识鄱阳湖流域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水文事件的发生机制和变化规律,可为鄱阳湖区防汛抗旱减灾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 王容李相虎薛晨阳张丹
- 关键词:鄱阳湖流域径流旱涝急转周期
- 干旱区水资源承载力多目标层次评价——以民勤县为例被引量:48
- 2005年
- 利用多目标层次分析模型 ,对民勤县未来 5 ,10 ,2 0a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分析预测 ,并采用水资源承载隶属度对民勤县未来 2 0a内的水资源承载状况进行评判。结果表明 ,随着节水水平提高、产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还草以及污水处理等措施的实施 ,民勤县的生态与环境有所改善 ,社会经济状况会随经济的发展逐步得到改善 ,最终达到可承载的程度。而水资源短缺将是一个长期问题 ,今后须加大水利工程的投资力度 ,增加跨流域调水 ,扩大退耕还林还草面积 ,逐渐转向牧业经营的发展模式。
- 马金珠李相虎贾新颜
- 关键词:退耕还林还草牧业干旱区节水
- 鄱阳湖湿地水文过程与植被响应研究
- 徐力刚赖锡军王晓龙万荣荣李相虎
- 基于卫星降水的鄱阳湖流域旱涝分析及其可靠性检验被引量:3
- 2013年
- 基于热带测雨卫星(TRMM)3842降水数据,通过z指数方法对鄱阳湖流域1998年1月~2010年12月旱涝的时空分布进行分析,并利用流域内15个雨量站观测降雨数据同样采用z指数方法分析流域旱涝变化,与TRMM结果进行对比,检验其精度和可靠性。结果显示:TRMM降水与地面雨量站观测降雨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能正确反映流域的降水情况;其计算的z指数在1998~2010年以0为中心呈锯齿状增大减小交替变化,所反映的洪涝事件主要发生在4~6月,占全年的60%左右,而干旱主要发生在9月~翌年1月份,其与鄱阳湖流域降水的年内分布特征是一致的;同时,基于TRMM降水反映的流域旱涝等级与降雨量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TRMM降水能够用于流域旱涝的空间分布监测。
- 李相虎张奇李云良
- 关键词:鄱阳湖流域TRMM降水旱涝分析Z指数
- 蒸散发时间尺度转换在日降雨径流过程模拟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0年
- 针对目前研究蒸散发时间尺度转换方面的不足,构建了月蒸散发时间尺度转换模型,对淮河史灌河流域黄泥庄小流域1982-1987年月蒸散发能力进行逐栅格解集,并与改进后的AFFDEF分布式水文模型耦合进行日径流过程模拟.结果显示:解集产生的日蒸散发能力随时间在平均值附近波动变化,能很好地体现日蒸发量的时间变异特点;模拟的日径流过程的精度较高,平均Nash效率系数在80%以上,径流深相对误差都在10%以内,平均泊松相关系数为0.912,模拟流量过程曲线与实测值匹配的较好;经与采用平均解集模式的模拟结果对比发现,耦合蒸散发时间尺度转换模型后的模拟精度与前者大体相当,部分指标略优于前者.蒸散发时间尺度转换模型解集产生的日蒸散发量序列能够反映日蒸发量的时间变异特点,更能满足区域日降雨径流过程模拟的需要,可为解决资料匮乏区域水文模拟提供一个新途径.
- 李相虎任立良张奇王刚
- 关键词:蒸散发水文过程
- 石羊河流域水化学演化与地下水补给特征
- 以地球化学和包气带氯质量平衡技术相结合,通过腾格里沙漠包气带沙芯记录和石羊河流域地下水、地表水地球化学的研究,探讨中国西北旱区地下水补给历史及其气候特征和地下水地球化学演化规律.石羊河流域水化学在天然状态下具有水平分带性...
- 马金珠李相虎黄天明
- 关键词:水化学矿化度地下水补给石羊河流域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