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5篇血液
  • 5篇血液透析
  • 3篇动静脉
  • 3篇动静脉内
  • 3篇动静脉内瘘
  • 3篇内瘘
  • 3篇自体
  • 3篇自体动静脉内...
  • 3篇静脉
  • 3篇静脉内
  • 3篇静脉内瘘
  • 2篇血液透析患者
  • 2篇透析患者
  • 2篇护理
  • 2篇插管
  • 1篇导管
  • 1篇血管通路
  • 1篇血压
  • 1篇血压变化
  • 1篇血液透析导管

机构

  • 8篇复旦大学

作者

  • 8篇任崇
  • 6篇曹艳佩
  • 6篇杨晓莉
  • 5篇黄碧红
  • 5篇卢文文
  • 4篇韩新
  • 2篇袁立
  • 1篇唐慧婷
  • 1篇卢惠娟
  • 1篇苏家春
  • 1篇姚瑶

传媒

  • 2篇中国血液净化
  • 2篇护理学杂志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临床肾脏病杂...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单个腹膜透析中心行腹膜透析致腹膜炎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调查单个腹膜透析中心长期随访腹膜透析(PD)患者的数据库,分析和推断致腹膜炎的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08年1月~2016年12月9年间在单个腹膜透析中心进行连续不卧床PD治疗的367例患者,描述PD患者致腹膜炎的相关病原菌情况,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单中心腹膜透析患者致腹膜炎的影响因素。结果:本中心腹膜炎发病率为1∶45~1∶92个患者月,有161例次查出腹膜炎相关病原菌,主要是G+菌96株(47.1%),G-菌62株(30.4%),真菌3例(1.5%)。患者年龄大、透析龄长、白蛋白低、贫血和肠道功能紊乱是腹膜炎的危险因素。结论:单个腹膜透析中心PD患者致腹膜炎的危险因素有,患者年龄大、透析龄长、白蛋白低、贫血和肠道功能紊乱;因为有专职医生和护士门诊,实施滚动式健康教育等措施后,该中心的腹膜炎指标控制不错。但人力资源配备的不足存在很多隐患,建议PD护士专职化、专科化。
杨晓莉曹艳佩葛啸琳卢文文任崇黄碧红袁立
关键词:腹膜炎人力资源
糖尿病与非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变化的探讨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观察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血压变化特点。方法选取我院血液净化中心80例情况稳定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糖尿病组(Diabetic mellitus group,DM组)及非糖尿病组(non-diabetic mellitus group,NDM组),分析两组患者透析过程中血压的差异。结果透析中糖尿病组的最高收缩压(SBP)、SBP最大差值及最大脉压差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最低舒张压(DBP)显著低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透析中两组最低SBP、最高DBP、DBP最大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较非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血压变化更大、更难控制,脉压差更大、血压波动更大(尤其是收缩压)。护理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准确评估干体质量、设置合适超滤量、调节钠浓度、调节透析液温度、指导进食、做好心理护理等措施来减少血液透析中血压的波动。
任崇黄碧红杨晓莉卢文文曹艳佩
关键词:糖尿病血液透析血压变化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4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6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通过自体动静脉内瘘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89例,应用超声检测内瘘是否存在并发症(狭窄和血栓),记录临床及生化检查数据,并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结局指标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超声显示72(80.9%)例内瘘结构正常,17(19.1%)例存在并发症。并发症组与非并发症组性别(t=9.108,P=0.003)、甲状旁腺素(t=-2.456,P=0.016)、白蛋白(t=3.297,P=0.001)、前白蛋白(t=2.068,P=0.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性别[OR=11.474,95%CI(2.388~56.311),P=0.003]为内瘘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白蛋白[OR=0.683,95%CI(0.493~0.947),P=0.022]为其保护因素。结论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与性别、白蛋白水平相关,应增加对女性、低白蛋白患者内瘘的关注,加强健康宣教,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任崇曹艳佩杨晓莉黄碧红卢文文
关键词: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
护士患者安全文化认知及专业实践环境调查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了解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的认知及专业实践环境状况,分析影响因素,为改进护理工作环境和加强患者安全文化建设提供参考。方法汉化患者安全文化量表及专业实践环境量表,对744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安全文化认知12个维度条目均分(3.27±0.54)^(4.52±0.37)分,同意率72.93%,得分最高和最低的维度分别为对错误的非惩罚反应、人员配置;专业实践环境8个维度条目均分(2.34±0.62)^(3.25±0.45)分;护理实践环境、护士工作满意度及护士职称是患者安全文化认知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护理实践环境得分越高、工作满意度及职称越高的护士患者安全文化认知越好。
曹艳佩杨晓莉韩新任崇苏家春
关键词:护士影响因素
枸橼酸盐和肝素钠用于成人血液透析导管封管有效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评价枸橼酸盐溶液在成人血液透析导管封管中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NGC、Cochrane Library、Joanna Briggs Institute Library(JBI)、MEDLINE、EMbase、RNAO、PubMed、CBM、Web of Knowledge、CNKI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关于经中心静脉导管血液透析患者应用枸橼酸盐和肝素钠封管的随机对照实验,同时筛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2名研究者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1项研究(RCT),共1 01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枸橼酸盐封管组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P=0.03)、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P<0.01)显著低于肝素钠封管组;但两者在溶栓治疗次数(P=0.96)、导管功能障碍所致拔管的发生率(P=0.95)、导管内血栓形成的发生率(P=0.94)及导管相关的住院率(P=0.34)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枸橼酸盐溶液封管,可显著降低经静脉导管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出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推荐枸橼酸盐作为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的封管液。
韩新曹艳佩杨晓莉黄碧红袁立任崇
关键词:血液透析导管枸橼酸盐肝素钠封管META分析
气管插管危重患者口腔护理的循证实践被引量:20
2016年
目的将现有的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的最佳证据应用于护理实践,促进护士依据循证进行口腔护理实践的行为,提高口腔护理效果。方法根据JBI的最佳实践手册,基于现有最佳证据,制定4条审查标准,对145名护士及199例患者进行基线审查,依据审查对护士进行培训和将证据应用于259例患者口腔护理实践;3个月后进行第2轮审查。结果第2轮审查,4条审查标准执行率从42.1%~68.3%升至100%。护士理论操作考核成绩从51、43分提高到93、89分;患者口腔卫生评分从16.85分降至13.36分、VAP发生率从21.7例/千机械通气日降至7.4例/千机械通气日(P〈0.05,P〈0.01)。结论基于循证的质量审查项目改善护士应用最佳证据的执行行为,有效提高气管插管危重患者口腔护理效果。
曹艳佩杨晓莉唐慧婷姚瑶韩新任崇卢惠娟
关键词:危重患者口腔护理气管插管氯己定循证实践
首次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的现况调查及插管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调查首次行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成形术的终末期肾病患者现况,分析内瘘术前后行中心静脉插管(CVC)的危险因素,为有计划地选择血管通路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住院并首次行AVF成形术的110例患者,统计患者基本资料、生化检查和选择血管通路类型。根据是否插管将患者分为CVC组和非CVC组,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患者插管的危险因素。结果 110例患者中男72例,女38例,平均年龄(55.4±15.4)岁。首次建立AVF时,单纯建立AVF的有51例(占46.4%),AVF手术期间同时插管的患者59例(占53.6%)。年龄、性别、学历和合并疾病等17个因素参与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无随访、随访时间、腹膜透析史和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导致插管率明显上升。进一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无随访和腹膜透析史是插管的危险因素。结论在首次建立AVF的患者中,插管率较高,无随访和腹膜透析史是插管的危险因素。为计划性建立AVF,患者应进行早期有效随访,医生应及时评估患者全身情况,减少插管率。
卢文文曹艳佩王欣任崇杨晓莉
关键词: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中心静脉插管
上海市首次血液透析血管通路使用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9
2016年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首次透析血管通路的使用情况,分析影响通路选择的因素,为提高首次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使用率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125例进行调查,描述本中心患者首次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使用情况,分析影响其首次血透血管通路选择的因素。结果首次血液透析即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的占53.600%。插管组和内瘘组在合并高血压(24例比43例,x2=6.042,P=0.014)、诊断出肾病到开始透析的间期[1.085(0.000-42.280)年比4.170(0.170-40.112)年,Z=2.314,P=0.021)、首次透析前有肾脏专科随访(23例比53例,x2=19.496,P〈0.001)、医生首次建议建瘘到开始透析的问期方面[0.000(-36.505-13.201)月比4.100(1.000-75.072)月,Z=7.748,P〈0.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本中心患者首次血液透析即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比例虽然相对较高,但仍需提高。首次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选择与是否合并高血压、诊断肾病的早晚、肾科随访及医生建议建瘘的时机有关。
任崇卢文文杨晓莉黄碧红韩新曹艳佩
关键词:血液透析血管通路自体动静脉内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