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菁
- 作品数:7 被引量:5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土地经营规模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基于中国十三个粮食主产区农户调查数据的分析被引量:40
- 2016年
- 本文构建规模经营与粮食单产、"非粮化"之间的分析模型,利用国家统计局农村住户调查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和小麦的经营规模与单产之间呈U形曲线,但曲线拐点超过绝大多数农户的实际经营面积,样本位于拐点左侧,达不到最优规模,因此单产是随经营规模增加而递减的。玉米的经营规模和单产之间呈倒U形曲线,存在最优规模,而且最优面积为400亩左右。从经营规模与"非粮化"的关系来看,播种面积与种粮比例虽然呈倒U曲线关系,但是样本点位于曲线顶点左侧,即规模越大越倾向种粮。
- 陈菁孔祥智
- 关键词:农地流转土地经营规模粮食单产非粮化
- 经济增长与农村扶贫绩效的区域差异被引量:4
- 2015年
- 为解释农村扶贫绩效的区域差异,本文构建了政府、市场和贫困的分析框架,利用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的贫困监测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增长对减贫具有正向作用,但经济增长对低收入群体的贡献率要大于贫困群体,表明收入略高的贫困群体更能从经济增长中获取机会;人均财政收入增长同样有利于减贫,但相比贫困群体,低收入群体从财政增长中受益更多;农村传统救济人数占比对贫困发生率变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于低收入发生率变动的影响有不显著的负向影响;工业增长无论对贫困发生率的变动还是对低收入发生率的变动均为正向影响;更好的基础设施、卫生条件和农业生产条件有利于降低贫困发生率和低收入发生率。
- 陈菁贺达水
- 关键词:经济增长农村扶贫开发扶贫绩效
- 我国粮食主产区农户种粮状况分析——基于13个粮食主产区农户调查的数据被引量:3
- 2016年
- 粮食主产区农户的种粮行为体现在劳动力配置、土地配置、粮食产出、粮食收入四个维度。通过对不种地农户、不种粮农户、农户粮食播种面积、农户种植结构、户均粮食产量、粮食单产水平、户均粮食出售价格、粮食收入在家庭经营收入中的比重、粮食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的比重等指标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对策启示:第一,相对于非粮食主产区,13个粮食主产区的农户具有一定的同质性;第二,粮食主产区具有同质性,但差异性更应该得到关注;第三,粮食主产区农户家庭内部出现"工农二元结构"的兼业经营体系,家中青壮年外出务工,其余成员承担农业生产,不放弃土地成为普遍现象,这对粮食安全微观基础影响深远,值得高度重视;第四,农民种粮意愿成为粮食生产激励政策的首要着力点;第五,粮食主产区农户种粮行为有一定的"韧性",特别是在户均粮食播种面积上表现尤为明显;第六,重视各项激励政策在农户层面的落实。
- 陈菁孔祥智
- 关键词:粮食主产区
- 经济增长与国农中村贫困:基于交易权利的分析
- 2016年
- 一般认为,经济增长通过推动农外就业、促进农产品消费、提高农业生产要素价格而使农村贫困人口收益。
- 陈菁孔祥智贺达水
- 关键词:农村贫困人口经济增长权利生产要素价格农产品消费
- 中小企业培训问题及对策研究
- 目前,我国各类中小企业已超过800万家,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是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同时,中小企业也是安置社会就业的主体,我国的中小企业吸纳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人口。任何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是...
- 陈菁
- 关键词: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 经济增长与中国农村贫困:基于交易权利的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文章构建了一个分析经济增长和贫困关系的理论框架,将亚马蒂亚·森提出的"交换权利"概念进行扩展,分析不同阶层交易权利对其占有经济增长成果能力的影响,得出了关于增长与贫困关系的若干推论:贫困是交易权利的函数,而不是经济增长的函数;由制度、技术、市场等因素构成的整个权利关系,决定着某些阶层是否有能力分享足够的经济增长成果以避免贫困;贫困既可以由资源禀赋的匮乏引起,也可以由交易权利的恶化引起。文章的政策含义是:有利于穷人的经济增长政策的调整方向应该是扩大穷人的交易权利,使其能获得经济增长的好处。
- 陈菁孔祥智贺达水
- 关键词:经济增长贫困
- TPP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被引量:7
- 2015年
- 本文采用GTAP模型,建立三个模拟方案,量化分析我国应对TPP不同策略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我国而言是最优方案:加入以TPP为核心的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方案是次优方案:如果以TPP为核心的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顺利实现,而我国被排除在其外,则会对我国产生巨大的贸易转移效应,对我国是最为不利的方案。
- 陈菁李彦杰陈传波
- 关键词:TPP农产品国际贸易GTAP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