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志林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武警浙江省总队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软组织
  • 4篇软组织缺损
  • 4篇皮瓣
  • 4篇缺损
  • 4篇组织缺损
  • 3篇前外
  • 3篇外侧皮
  • 3篇外伤
  • 3篇股前外侧
  • 3篇股前外侧皮瓣
  • 2篇游离股前外侧...
  • 2篇皮肤软组织
  • 2篇皮肤软组织缺...
  • 2篇足部
  • 2篇足部外伤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穿支
  • 1篇移植手术
  • 1篇引流
  • 1篇软组织损伤

机构

  • 4篇武警浙江省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4篇吴志林
  • 1篇章卓铭
  • 1篇陈长松
  • 1篇李蕾
  • 1篇陈洋

传媒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6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患者足部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对足部外伤患者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分析 方法 收集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足部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17例,患者均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术进行修复治疗,评价在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时足部缺损修复区质地色泽、形态、排汗和感觉功能的恢复情况,随访时间定为术后的6至18个月.结果 数据分析可得术后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患者修复区的质地、排汗情况均良好;有1例患者皮瓣颜色与周围组织差异较大,其余较好;有3例患者在外形方面不满意,臃肿需要二次整形;所有的患者感觉功能恢复较好,都达到了S2水平,平均水平为S3.结论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临床上是修复足部外伤软组织缺损的吻合度较好游离皮瓣,术后不影响供区的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吴志林
游离微型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7例
2022年
目的探讨游离微型腓动脉穿支皮瓣在手部小面积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应用游离腓动脉穿支微型皮瓣移植修复手部小面积软组织缺损7例。缺损范围:2.5 cm×1.5 cm~4.5 cm×2.5 cm。根据损伤的部位、面积和形状设计皮瓣,皮瓣切取范围:3.0 cm×2.0 cm~5.0 cm×3.0 cm。定期随访,观察记录皮瓣外观、感觉、疤痕和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7例皮瓣全部成活,供区和受区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10~22个月,平均12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形满意,感觉恢复良好。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手指功能优5例,良2例。结论游离微型腓动脉穿支皮瓣适合于修复手部小面积软组织缺损,具有皮瓣薄,供区损伤小,可行性高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吴志林陈长松章卓铭吴澄斌陈洋李蕾付勇强陈燕花
关键词:手外伤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患者足部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对足部外伤患者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分析。 方法:收集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足部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17例,患者均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术进行...
吴志林
关键词:足部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手术临床疗效
VSD技术联合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观察研究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联合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我院骨科收治的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6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应用VSD技术联合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对照组患者仅采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皮瓣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缺损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下肢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技术联合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皮瓣成活率,缩短缺损愈合时间,加速下肢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吴志林
关键词:VSD股前外侧皮瓣负压封闭引流软组织缺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