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龙
- 作品数:22 被引量:76H指数:7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西藏改则东仲岗洋岛岩组火山-沉积建造
- <正>仲岗洋岛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西段,由西藏区调队创名,创名地在改则县洞错乡北侧仲岗一带,主要岩性为以中—基性岩及火山角砾岩为主的玄武岩、结晶灰岩和大理岩,表现为下部的玄武岩和整合其上的灰岩(或大理岩),局部为灰岩...
- 解龙朱利东杨文光陶刚
- 文献传递
- 成都金沙遗址区全新统震积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
- 2016年
- 震积岩是灾变性事件岩的典型代表,是具有震积构造和震积岩序列有一定成因联系的一组岩石的总称。成都金沙遗址区全新统地层中首次发现震积岩,该地层自下而上为底部砾石层、中部暗色(含炭)泥质层、上部褐黄色土壤层,整体属河流冲积物。通过野外观察,研究区发育一组走向SE120°的正断层,断层两盘的底部砾石层顶界面有明显的错断。构成地垒构造;在IT6511、IT6610层位中的断层带中见明显阶梯状断裂,其以张性正断层为主,断距约为10-90cm。在靠近阶梯状断裂的IT6512、IT6613-6614层位中发现一系列地震成因的软沉积物变形标志及破裂构造,包括砂土液化(脉)、液化卷曲变形构造、负载构造、微断裂、地裂缝、震塌岩等。分析认为这些软沉积物变形标志及破裂构造是由同期地壳活动引起的地震作用形成的。金沙遗址区震积岩的发现,对研究四川盆地全新世以来的古环境有重要意义。
- 何碧朱利东杨文光付顺张擎陶刚李超李杜文田光龙解龙
- 关键词:金沙遗址震积岩
- 羌塘地体南缘改则格列戈阿尔辉长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被引量:9
- 2016年
- 改则格列戈阿尔辉长岩侵入于羌塘地体南缘木嘎岗日群,为研究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在改则地区的演化提供新的强有力的约束。本文对辉长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格列戈阿尔辉长岩锆石UPb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22.9±1.6Ma,表明该辉长岩体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中晚期。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区早白垩世辉长岩具有高Al2O3(15.39%~16.83%)、低Ti O2(0.78%~0.92%)、贫P2O5(0.09%~0.17%)和低碱(Na2O+K2O=3.93%~4.41%)的特点。稀土元素总量(ΣREE)为63.37×10^-6~73.76×10^-6,平均为68.84×10^-6,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右倾型,(La/Yb)N介于2.43~3.09之间,δEu=0.89~1.03,表现弱的负铕异常,具有明显的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特征。岩石微量元素总体上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Ba、Th、U等,显著亏损高场强元素(HFES)Nb、Ta、P、Ti等,Nb/Ta、Zr/Hf比值接近或略低于原始地幔组成。根据地球化学特征和微量元素构造判别图结果表明,该辉长岩源区为被俯冲改造的岩石圈地幔源岩浆,岩浆在演化过程中遭受了上地壳物质的同化混染,并经历一定程度的结晶分异作用。格列戈阿尔辉长岩形成于班公湖—怒江洋向北俯冲构造环境下的岛弧环境,表明至少在122.9±1.6Ma期间班公—怒江洋盆正在向北俯冲。结合区域资料,研究区班公—怒江洋盆闭合时间应介于110~85Ma之间。
- 陶刚李智武朱利东张玉修杨文光陈顺解龙杨珍和源刘和李超
- 关键词:辉长岩地球化学岛弧环境羌塘
- 西藏冲尼中二叠世岛弧玄武岩的发现及意义被引量:7
- 2020年
- 最近在西藏直孔地区冲尼村附近识别出一套二叠纪岛弧玄武岩。本文报道了其岩相学、全岩地球化学及锆石U-Pb年代学数据,探讨了其岩石成因和构造背景。锆石U-Pb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分析显示,玄武岩浆结晶年龄为270.8±2.1 Ma,时代属中二叠世;全岩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冲尼玄武岩为钙碱性系列,轻稀土元素(LREE)富集,重稀土元素(HREE)相对亏损,无Eu异常,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冲尼玄武岩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综合区域地质调查研究成果,中二叠世冲尼岛弧玄武岩形成于直孔-松多古特提斯洋向北俯冲消减的构造背景下,由俯冲板片之上经流体交代的地幔楔部分熔融形成。
- 李楠朱利东杨文光解龙张洪亮钟摇
- 关键词:锆石U-PB测年
- 羌塘盆地土门地区中侏罗统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盆地地处青藏高原中北部,由北向南可分为羌北拗陷、中央隆起带、羌南拗陷三个次级构造单元,是一个具有前奥陶系结晶基底的大型含油气残留盆地.针对该地区勘探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从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及有机质成熟度三个方面对中...
- 李超朱利东杨文光陶刚解龙
- 关键词:油气勘探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成熟度
- 冈底斯南缘唐加地区早侏罗世辉长岩成因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2
- 2021年
- 冈底斯南缘发育的早侏罗世岩浆岩对于讨论新特提斯洋早期的俯冲消减演化具有重要约束意义。在详尽地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基础上,本次研究对唐加地区辉长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年龄、全岩地球化学组成的研究。结果表明,唐加辉长岩形成于早侏罗世(183.9±0.9 Ma);样品w(SiO2)(46.77%~48.48%)较低,较高的w(MgO)含量(平均为7.71%),Mg#为42.0~67.6。此外,轻稀土元素富集[(La/Yb)N=4.33~12.02],具有略右倾的配分模式和弱的Eu异常(δEu=0.69~0.79);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 Ta, Zr, Hf, Ti)。综合区域数据全面分析,认为唐加早侏罗世辉长岩可能为新特提斯洋北向俯冲消减的背景下典型的岛弧岩石,是俯冲流体交代地幔楔部分熔融的产物。
- 童霞杨文光朱利东麦源君解龙钟摇李楠周豫
- 关键词:辉长岩早侏罗世冈底斯
- 祁连地块西段硫磺矿北花岗闪长岩的岩石成因及其地质意义:年代学、地球化学及Hf同位素证据被引量:11
- 2017年
- 祁连地区与Rodinia超大陆汇聚有关的新元古代岩浆活动越来越受到地质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对硫磺矿北花岗闪长岩体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显示岩体锆石U-Pb年龄加权平均值为926±4Ma,表明其形成时代新元古代早期.花岗闪长岩的SiO_2为59.47%~62.96%,P2O5为0.12%~0.14%,铝饱和指数(A/CNK)为1.01~1.15,主要为一套弱过铝质的高钾钙碱型系列,具I型花岗岩的特征.稀土元素总量在118.80×10-6~253.07×10-6之间,(La/Yb)N为7.87~16.17,明显富集轻稀土,具有中等-强Eu负异常(δEu=0.33~0.68),稀土元素配分图呈右倾型特征;微量元素上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不相容元素(Rb、Th和U),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Sr和P的特征;Nb/Ta、La/Nb、Nb/U及Sm/Nd比值整体反映花岗闪长岩壳源特点;硫磺矿北花岗闪长岩体εHf(t)主要在0~7之间,二阶段地壳模式年龄主要在1 247~1 801Ma之间.结合区域新元古代岩浆活动认为硫磺矿北花岗闪长岩体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而硫磺矿北花岗闪长岩为中元古代增生的年轻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经历一定程度分离结晶,可能也有古老地壳部分熔融成分参与该岩体形成.同时,该时期岩浆活动可能为祁连地块在中新元古代时期对全球Rodinia超大陆聚合事件的响应,进一步为祁连地块属性提供可信研究资料.
- 陶刚朱利东李智武欧阳慧子欧阳慧子解龙杨文光
- 关键词:花岗闪长岩LU-HF同位素罗迪尼亚超大陆地球化学
- 羌塘盆地拉雄错地区上二叠统热觉茶卡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气潜力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羌塘盆地上二叠统热觉茶卡组烃源岩主要为一套深灰色—灰黑色薄层—极薄层泥岩,通过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该套烃源岩的有机碳含量为0.31%~0.72%,并以差—中等烃源岩居多,有机质类型主要为II2型,有机质母质形成于具有一定盐度的还原环境,主要来源于海相浮游类和菌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并伴有一定量高等植物的输入,有机质热演化程度已达到高成熟阶段。羌塘盆地上二叠统热觉茶卡组烃源岩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古生界烃源岩具有良好的生烃潜力,为羌塘盆地油气资源评价提供了基础地质资料。
- 欧阳慧子杨文光解龙陶刚李超何碧李超
- 关键词:羌塘盆地上二叠统烃源岩地球化学
- 西藏唐加地区卓隆普斜长角闪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
- 2022年
- 本文以西藏唐加地区卓隆普斜长角闪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组成分析,探讨了其岩石成因以及对松多古特提斯洋演化的地质意义。结果显示,卓隆普斜长角闪岩原岩形成于264.7±1.3 Ma(n=28,MSWD=0.88),属中二叠世。全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该套岩石呈钙碱性,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HREE=4.69~4.88),弱铕异常(δEu=0.81);样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具有强烈的Nb-Ta负异常,表现出岛弧玄武岩亲缘性。多种判别图解显示斜长角闪岩原岩形成于俯冲相关的岛弧环境,原岩岩浆由俯冲大洋板片和洋壳物质融熔体以及其脱水过程中形成的俯冲流体交代上覆地幔楔形成,岩浆上升过程中可能受到轻微的地壳物质混染。结合区域资料,本次研究认为唐加-松多古特提斯洋在265 Ma(中二叠世)之前已经发生俯冲。
- 钟摇朱利东杨文光解龙麦源君张洪亮李楠周豫
- 关键词:中二叠世岛弧斜长角闪岩地球化学
- 西藏北冈底斯扎独顶A型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7
- 2015年
- 西藏北冈底斯早白垩世花岗岩分布广泛;扎独顶岩体作为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其分布广泛,呈岩基型式产出,在岩性上属二长花岗岩。在岩石化学上扎独顶岩体具有富Si O2(70.05%~74.97%)和K2O(4.09%~5.35%),贫Ca O(0.93%~2.19%)、Ti O2(0.22%~0.52%)和Al2O3(12.81%~14.24%)的特征;属于准铝质-弱过铝质(A/CNK=0.99~1.0)高钾钙碱性系列。岩体稀土元素总量偏高(∑REE=199.36×10-6~247.91×10-6),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HREE=5.82~6.88),Eu负异常明显(δEu=0.30~0.45),球粒陨石标准化分布模式呈向右缓倾的V型。微量元素显示其富集Rb、Th、K、Zr和Hf,亏损Nb、Ta、Sr、Ba、P和Ti,(Zr+Nb+Ce+Y)平均值为427.63。全岩锆石饱和温度(828~838°C)表明岩浆形成温度高。上述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扎独顶岩体为A型花岗岩。扎独顶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03.8±1.0)Ma,表明其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在构造判别图解上位于碰撞后的A2型花岗岩区,是在碰撞后岩石圈伸展背景下,由于软流圈物质上涌导致岩石圈地幔与壳源熔体部分熔融并经历过一定程度的混合作用而形成的。
- 解龙顿都朱利东尼玛次仁杨文光陶刚李超何碧和源
- 关键词:A型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