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晓华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合作作者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2篇女学
  • 2篇晚清
  • 1篇性别
  • 1篇英文
  • 1篇语言
  • 1篇政治
  • 1篇升华
  • 1篇她者
  • 1篇同源
  • 1篇女士
  • 1篇女性
  • 1篇女性小说
  • 1篇女子
  • 1篇欧亚
  • 1篇中西语言
  • 1篇亡国
  • 1篇小说
  • 1篇两性
  • 1篇男女
  • 1篇男女有别

机构

  • 5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斯坦福大学

作者

  • 5篇曹晓华
  • 1篇王斑

传媒

  • 1篇天津大学学报...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文艺理论研究
  • 1篇现代中文学刊
  • 1篇新文学评论

年份

  • 3篇2017
  • 2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晚清白话报对“男女平权”的多重阐释
2017年
晚清白话报对于"男女平权"思想的鼓吹,其背后是官办女学体制的决策者、引入"天赋人权"思想的上层知识分子以及普通民众对于新女性的不同想象。"男女平权"理论塑造出的"女国民"只存在于抽象的"国民之母"身上,现实中的女性被纳入以培养母仪规范为标准的女学体系,仍以家庭为女学和女德的实践场域。晚清白话报中"男女平权"的提倡以"男女有别"为界,以"分权"代替"平权",也预设了家国革命中的男女角色。女性对自己身体(缠足)和智识(女学不兴)的羞耻感,指向自我和国家现状的双重否定,使她最终成为家国革命中的"她者"。
曹晓华
关键词:女学她者
从“亡国沦种”到“欧亚同种”--论严复《英文汉诂》的语言文化观
2015年
严复编写的英文文法著作《英文汉诂》一直未能受到学界较多的关注。该作通过打通表音与表意两种不同造字原则的界限,为中西语言追根溯源,以"中西言语,本为合一"的参证体系推得"欧亚同种"的结论,实现中西"赏文之秘"的互补,在提高汉语地位的同时证明民族生命力的强度。《英文汉诂》赋予了语法更多的"使命",见证了严复借西语以益国文、借延续古文精气以求民族自强的尝试。
曹晓华
关键词:复古
晚清改良新戏和女学的互动——以《惠兴女士传》和《女子爱国》为中心被引量:3
2017年
20世纪初的晚清戏曲界有过一次戏剧改良的热潮,女学启蒙成为新戏最引人注目的改良题材之一。新戏《惠兴女士传》和《女子爱国》推动了女学官方文件的颁布,同时也为戏剧演员正了名,但隐藏着女性意识萌芽之初依然需要借助男性发声的现象。同时,礼教的束缚并没有立刻消散,相反连提倡女学的新戏中也处处留有向风俗和制度妥协的影子。
曹晓华
关键词:晚清女学
新世纪长篇女性小说两性角色的重构
2017年
小说中男女两性角色的塑造一直都是颇具魅力的话题,它不仅关乎创作技巧,更是性别观念的外化。上世纪末的女性小说提供了许多带有强烈自传性质的颠覆性文本,其中的男女角色立场鲜明、水火不容。然而,这种基于性别对抗的两性角色塑造,在新世纪的女性小说创作中已并非主流,大多数女性小说中的男女角色开始回应性别诗学的呼唤。
曹晓华
关键词:男女两性女性角色性别小说
革命热情与政治:丁玲作品精神分析解读被引量:2
2015年
精神分析话语随着历史进程不断演进,蕴含着彻底社会变革的可能性。通过与精神分析理论中以"性"为中心的模式进行对话,同时回溯丁玲小说中某些歧义丛生的时刻,本文认为私人爱恋也可以成为集体凝聚力的一部分,无意识可以推动社会变革,里比多能量亦可转化为政治热情和集体行为。借助厘清"升华"概念、分析里比多能量如何"正向升华"(positive sublimation)为政治热情,本文试图打破欲望心理活动与社会责任、恋爱与政治以及个体与集体之间的隔阂。
王斑曹晓华
关键词:升华政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