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饶志敏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安理工大学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电子电信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3篇气溶胶
  • 3篇激光
  • 2篇信噪比
  • 2篇生物气溶胶
  • 2篇雷达
  • 2篇激光雷达
  • 1篇多波段
  • 1篇性能分析
  • 1篇荧光
  • 1篇数值仿真
  • 1篇双波长
  • 1篇系统仿真
  • 1篇颗粒物
  • 1篇雷达性能
  • 1篇激光诱导
  • 1篇激光诱导荧光
  • 1篇光诱导
  • 1篇仿真
  • 1篇波长
  • 1篇波段

机构

  • 4篇西安理工大学

作者

  • 4篇何廷尧
  • 4篇华灯鑫
  • 4篇饶志敏
  • 3篇乐静
  • 1篇王强

传媒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物理学报
  • 1篇光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双波长荧光雷达探测大气生物气溶胶的性能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生物气溶胶在大气中扩散极易传播和发生各种流行疾病,也是生物武器投放的主要形式,实现生物气溶胶实时、远距离的探测显得尤为重要。构建了一台双波长荧光雷达用于大气中生物气溶胶的预警和识别。该雷达系统采用Nd∶YAG固体激光器作为激励光源,基频1 064nm、四倍频266nm作为工作波长。基于激光诱导荧光雷达探测原理,对红外波段的弹性散射信号和紫外波段诱导的荧光信号进行数值分析。结果显示,在探测误差小于10%的情况下,距离为1.0km时,单激光脉冲测量得到白天和夜晚细菌孢子的最小探测浓度分别为15 100个颗粒·L^(-1)和8 386个颗粒·L^(-1);当脉冲数累加到10 000时,白天和夜晚的细菌孢子最小探测浓度显著改善,分别为144个颗粒·L^(-1)和77个颗粒·L^(-1)。分析结果还表明,通过红外波段确定细菌孢子云团位置后,为了提高系统对细菌孢子的探测性能,可增加紫外激光脉冲数量,延长荧光信号采集时间。
饶志敏华灯鑫何廷尧王强乐静
关键词:双波长信噪比
基于本征荧光的生物气溶胶测量激光雷达性能被引量:10
2016年
为研究本征荧光对生物气溶胶粒子探测精度的影响,本文在阐述生物气溶胶荧光光谱信号探测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台紫外激光诱导荧光雷达.该雷达选用波长为266 nm的四倍频固体激光器作为激励光源,基于本征荧光波长、探测距离等主要参数,对生物气溶胶荧光光谱回波信号的信噪比及粒子浓度的最小分辨率进行数值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探测误差小于10%的情况下,距离为1.5 km时,系统对生物气溶胶荧光波长的有效探测范围为300—800 nm;而在距离为2.1 km时,荧光波长的有效探测范围为300—310 nm.此外,在探测距离定义为0.1 km,荧光波长为350和600 nm时,系统对物气溶胶粒子浓度的最小分辨率分别为2个颗粒/L和4个颗粒/L,最小分辨率的差值为2个颗粒/L.仿真结果有利于了解荧光波长变动时激光雷达系统的探测准确度,进而实现大气生物气溶胶更加有效的探测.
饶志敏华灯鑫何廷尧乐静
关键词:生物气溶胶激光雷达
多波段激光雷达颗粒物质量浓度探测方法被引量:7
2018年
为了获得大气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廓线,提出一种基于多波段激光雷达回波信号的大气气溶胶消光系数与颗粒物质量消光效率相结合的新型算法。该方法利用覆盖紫外到近红外波段的激光雷达作为遥感探测工具,获取气溶胶的消光与后向散射系数,反演得到气溶胶粒子谱分布;同时,根据米散射理论算出气溶胶消光效率,结合粒子谱分布,提出颗粒物质量消光效率模型,从而建立基于消光系数与质量消光效率相结合的反演颗粒物质量浓度的新型数学模型与算法。采用该算法对两组不同天气条件多波段激光雷达实测数据进行反演,并与地表采用的颗粒物浓度对比,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为实现颗粒物质量浓度空间分布的探测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论。
饶志敏何廷尧华灯鑫陈若曦
关键词:气溶胶
激光诱导生物气溶胶荧光雷达的设计与数值仿真被引量:2
2015年
为了评估激光诱导荧光雷达对生物气溶胶粒子的有效探测距离及随生物气溶胶浓度变化的敏感性,在阐述生物气溶胶探测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台激光诱导荧光雷达。该雷达选用波长为355 nm的二极管抽运的Nd:YAG固体激光器作为激励光源,基于脉冲能量、脉冲数量、滤光片带宽、望远镜口径、接收视场角以及生物气溶胶粒子荧光非弹性散射截面积等主要参数,对生物气溶胶荧光回波信号的信噪比进行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生物气溶胶粒子的质量分数为10-12时,在探测误差小于10%的情况下,系统在白天和夜晚的有效探测距离分别可达1.0 km和7.8 km;而在探测距离定义为0.5 km时,系统对生物气溶胶质量分数的最小分辨能力,白天和夜间分别为1.8×10-13和1.0×10-14。仿真结果有利于了解激光诱导荧光雷达系统的最优参数设定和最佳的实验环境,进而实现对生物气溶胶的有效探测。
饶志敏华灯鑫何廷尧乐静
关键词:激光诱导荧光生物气溶胶系统仿真信噪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