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2篇急性
  • 1篇动脉闭塞
  • 1篇动脉灌注
  • 1篇动脉灌注治疗
  • 1篇动脉内
  • 1篇动脉狭窄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介入
  • 1篇血管内介入治...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支架内血栓
  • 1篇支架内血栓形...
  • 1篇支架术
  • 1篇支架术后
  • 1篇中动脉
  • 1篇输注
  • 1篇术后
  • 1篇锁骨

机构

  • 3篇武汉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3篇彭小祥
  • 3篇但毕堂
  • 3篇刘文军
  • 3篇万跃
  • 1篇严丹
  • 1篇朱遂强
  • 1篇朱碧峰
  • 1篇林力

传媒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血管内再通结合短时间极低温生理盐水颈动脉灌注治疗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比较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行血管内再通与血管内再通结合短时间极低温生理盐水颈动脉灌注2种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选择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患者20例,根据入选标准及患者家属意愿分为常规治疗组4例、常温组8例(单纯血管内再通治疗)和低温组8例(血管内再通结合短时间极低温生理盐水颈动脉灌注治疗)。对比分析各组患者手术前后各项指标(体温、心率、血压、红细胞压积及血小板计数)和术前、术后1、7、15d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动态变化及发病24h梗死体积。结果 3组不同时间点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临床上未有不良反应发生。低温组术后1、7、14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常规治疗组和常温组明显降低,低温组发病24h梗死体积[(6.41±3.28)cm3 vs(13.65±5.27)cm3,(9.15±4.12)cm3]较常规治疗组和常温组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再通结合短时间极低温生理盐水颈动脉灌注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手段,比单纯血管内再通治疗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在术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梗死体积均有明显改善。
万跃彭小祥刘文军但毕堂严丹朱遂强
关键词:颈动脉
颅内支架术后亚急性期支架内血栓形成一例被引量:2
2016年
患者男,79岁,因"头晕行走不稳2个月伴发作性言语不清15 d"于2015年4月12日就诊于武汉大学中山医院神经内科。2015年2月12日患者出现头晕及走路不稳,并伴发作性言语不清,共发作3次,每次持续30 min-2 h后自行缓解,不伴肢体无力。于当地医院就诊并行头部MRI及MR血管成像(MRA)检查,示双侧基底节及半卵圆中心多发性缺血灶,基底动脉近端重度狭窄[脑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 in cerebral infarction,TICI)分级1级](图1),血栓弹力图示正常。
万跃刘文军但毕堂朱碧峰彭小祥
关键词:血栓形成颅内动脉狭窄
锁骨下动脉闭塞再通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正>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锁骨下动脉闭塞病变患者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女8例;年龄47-80岁,平均57岁;左锁骨下动脉闭塞28例,右锁骨下动脉闭塞...
万跃彭小祥林力刘文军但毕堂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