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进

作品数:11 被引量:163H指数:8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陕西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历史地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篇气候
  • 6篇树轮
  • 6篇树轮宽度
  • 4篇太白红杉
  • 4篇气候变化
  • 4篇林线
  • 4篇保护区
  • 3篇牛背梁
  • 3篇气温
  • 3篇自然保护
  • 3篇自然保护区
  • 3篇NDVI
  • 2篇牛背梁自然保...
  • 2篇气候重建
  • 2篇冷杉
  • 2篇巴山冷杉
  • 1篇地气
  • 1篇遥感
  • 1篇有机质
  • 1篇植被

机构

  • 11篇西北大学
  • 2篇宝鸡文理学院
  • 1篇蓝田县农业技...

作者

  • 11篇秦进
  • 10篇白红英
  • 6篇李书恒
  • 5篇王俊
  • 5篇刘荣娟
  • 3篇马新萍
  • 2篇甘卓亭
  • 2篇黄安
  • 2篇程德强
  • 2篇冯林林
  • 2篇苏凯
  • 1篇杜挺
  • 1篇包光
  • 1篇贺映娜
  • 1篇杨联安
  • 1篇王安乐
  • 1篇周旗
  • 1篇何红
  • 1篇邓晨晖
  • 1篇张彬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干旱区地理
  • 1篇地理学报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冰川冻土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地理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秦岭太白山气温直减率时空差异性研究被引量:28
2016年
在评估山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过程中,作为气温要素的重要输入参数,气温直减率(γ)的精确性直接影响到相关科研工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本文基于秦岭主峰太白山(3771.2 m)11个分布于南北坡和不同海拔的标准气象站点2013-2015年连续3年实测日均温资料和25 m×25 m空间分辨率的DEM数据,研究了太白山气温直减率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规律及不同坡向上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 2013-2015年太白山年均γ北坡均大于南坡,北坡为0.513℃/100m,南坡为0.499℃/100m;北坡年均γ随海拔变化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而南坡相对稳定。2年内γ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均存在明显差异,且南北坡变化趋势不一致。在季尺度上,γ最大值北坡为夏季,为0.619℃/100m,而南坡最大出现在春季,为0.546℃/100m,最小值均为冬季,南北坡分别为0.449℃/100m和0.390℃/100m;春季和夏季,北坡γ均大于南坡,而冬季相反,北坡小于南坡,秋季几乎无差异。在月尺度上,气温相对高的月份γ亦较高,北坡γ变化幅度大于南坡;年始和年末(11-12月、1-2月)北坡γ小于南坡,而5-9月北坡大于南坡,且南北坡γ相差较大。3经数据可信度分析,所获得的γ可较为客观地反映太白山气温随海拔变化的规律性,将为山地气温空间分布规律及其生态系统响应等定量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翟丹平白红英秦进邓晨晖刘荣娟何红
关键词:山地气候
太白山南北坡高山林线太白红杉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差异被引量:34
2016年
气候变化对秦岭植被生长的影响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相同的立地条件下,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会因坡向不同而产生差异,秦岭的分水岭太白山尤为典型,为更进一步揭示不同坡向太白红杉(Larix chinensis)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差异,以树木年代学为依据,利用采自太白山南、北坡相同海拔的太白红杉树芯样本分别建立了树轮年表,并分析了两者的年表特征,探讨了树轮宽度指数与气候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及逐步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太白山南、北坡太白红杉年表的平均敏感度、样本间平均相关系数、样本总体代表性等特征值较高,表明两个不同坡向年表中皆含有丰富的环境信息,相对而言,北坡样地植被对气候的响应较南坡样地敏感;由相关性分析可知,南北坡太白红杉差值年表对气温和降水响应显著的月份有所差异,北坡样地轮宽指数与当年和前一年1—6月平均气温皆为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南坡样地轮宽指数仅与当年5—6月平均气温通过显著性检验。南、北坡太白红杉径向生长都明显受到前一年6月降水"滞后效应"的一致影响,但北坡仅与当年8月的降水呈显著正相关,南坡与当年1—4月的平均降水量存在十分显著的负相关;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显示,气温因子对回归方程的贡献最大值均大于降水因子的贡献最大值,表明气温因子的变化更易引起太白红杉树轮宽度的变化,另外,气温因子对北坡样地回归模型的贡献值比气温因子对南坡样地回归模型的贡献值大,表明北坡样地处树轮宽度指数对气温因子更敏感,并且与相关分析结果一致。
秦进白红英李书恒王俊甘卓亭黄安
关键词:气候变化不同坡向树轮宽度太白红杉气候响应
近144年来秦岭太白山林线区3—6月平均气温的重建被引量:17
2017年
秦岭太白山林线植被因海拔较高且受人为扰动较轻,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尤为敏感,为获取过去气候变化信息提供了可靠代用资源。然而,结合树木年代学方法及Arcgis空间插值功能进行秦岭林线气候变化重建的工作至今仍处于空白。利用采自太白山林线地带太白红杉(Larix chinensis)所建立的树轮宽度资料,与提取自太白山保护区气温栅格数据中的采样点位置气象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太白红杉与3—6月平均气温相关性最显著,采用线性回归建立了两者的拟合模型,剔除重建方程中的1997、1998年之后,方差解释量达57.2%(调整自由度后为55.5%);重建气温序列显示偏冷时段平均跨度(16年)较偏暖时段平均跨度(10.8年)长,偏冷时段有:1870—1881年、1903—1918年和1977—1996年;偏暖的时段有:1882—1892年、1919—1929年和1997—2013年;在1931—1978年这一时期,气温相对稳定,1988年之后升温强烈;周期分析显示近144年以来3—6月气温存在22—31 a,18—22 a以及10—13 a的3个振荡周期,可能与大尺度气候驱动及太阳活动存在联系。以上结果均得到历史记录以及周边重建结果的支持。
秦进白红英刘荣娟翟丹平苏凯王俊李书恒
关键词:林线太白红杉树轮宽度气候重建
基于太白红杉树轮宽度重建近172年太白山自然保护区7月NDVI被引量:12
2018年
利用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南北坡采集的太白红杉树轮数据、气象数据和区域NDVI数据进行相关分析,重建太白山自然保护区近172年NDVI变化序列.结果表明: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的NDVI年内变化规律与植被生长周期具有一致性,生长季的水热条件是控制NDVI值的主要因素;树轮宽度与植物生长季的NDVI呈显著正相关,7月相关性最强.利用长时间序列的树轮宽度指数重建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历史时期7月的NDVI变化序列,发现重建的历史时期7月NDVI变化序列存在5个低值时段和5个高值时段,这些时段与秦岭地区的气候变化趋势及旱灾发生记录相对应.重建的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南北坡7月NDVI变化序列存在60年左右的准周期变化.
朱显亮李书恒白红英侯丽陈兰秦进
关键词:太白红杉树轮宽度NDVI气候变化
秦岭牛背梁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对气温的时空响应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揭示牛背梁保护区植被覆盖变化特征及其对区域气温的响应机理,为牛背梁地区的生态建设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基于秦岭1975—2013年气温数据和2000—2013年NDVI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以及相关检验和回归分析方法。[结果](1)近40a来牛背梁地区年均温增加速率为0.30℃/10a,1999年增温趋势达到显著水平。(2)2000—2013年研究区植被变化呈不显著的减少趋势,且季节和区域差异较大。(3)年尺度上,植被NDVI与气温整体呈正相关关系。季尺度上,春季植被NDVI与气温均呈显著正相关;夏季NDVI与气温呈不显著正相关;而秋季主要呈负相关。月尺度上,随植被生长阶段的变化,不同月份植被NDVI对气温的响应程度也有差异。[结论]牛背梁地区NDVI与气温关系密切,一年之中,5月植被对气温反应最敏感,且中高海拔地区的植被对气温的响应比低海拔植被更加敏感。
冯林林白红英马新萍刘荣娟程德强秦进
关键词:牛背梁保护区NDVI气温
太白山保护区气温变化及其空间差异性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根据太白山保护区周边15个气象站1959-2013年以及保护区内11个高山气象站2012-2014年的数据,采用Kriging插值法、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等,结合Arc GIS分析太白山保护区的气温变化趋势和突变特征,并对比保护区南北坡和高海拔区域(海拔≥2800m)与保护区整体的气温变化差异。结果表明:(1)1959-2013年太白山保护区的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线性倾向率为0.329℃·10a-1(P<0.05)。气温变化空间差异明显,东南部和西部地区气温上升趋势显著(P<0.05或P<0.01),最高达0.383℃·10a-1;四季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冬季升温最快,春季最慢。(2)M-K检验表明,1998年前后保护区整体气温发生增温突变。突变后气温上升加快,上升趋势达显著水平的区域为86.76%。(3)空间差异分析显示,55a来太白山保护区北坡年平均气温和升温速率明显低于南坡,北坡和南坡年平均气温线性倾向率分别为0.247和0.291℃·10a-1。高海拔区域的年平均气温线性倾向率为0.244℃·10a-1,低于保护区整体,其气温突变发生在2001年,突变前东南部升温最快,突变后西部升温速率降低,中部地区升温明显加快。
刘荣娟白红英马新萍冯林林秦进程德强
关键词:气温变化KRIGING插值
秦岭东部牛背梁自然保护区巴山冷杉树轮宽度与气候因子的关系被引量:9
2017年
基于树木年代学方法,通过响应分析与回归分析对秦岭东段主脊牛背梁自然保护区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树轮宽度所蕴涵的气候意义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巴山冷杉年轮宽度标准化年表和差值年表的各项特征值较高,反映树轮资料包含较强的环境信息;归纳相关分析结果,发现春夏季气温是树木径向生长的主导因子,当年1-8月不同时段的平均气温普遍对巴山冷杉生长有促进作用,其中1-2月平均气温对树木生长的影响最为显著,而前一年10-11月平均气温的"滞后作用"不可忽略。降水不是该区巴山冷杉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但当年1-2月的降水过多会导致组织生长减缓;回归模型能较好模拟年轮宽度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据此结合极宽、极窄轮出现年份的气候状况印证了巴山冷杉树轮宽度年际变化是生长季初期气温、降水相互制衡、共同作用的结果,并推测巴山冷杉林带位置有向高海拔迁移的可能。为秦岭植被生长在气候变化过程中的生态模式演变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秦进白红英翟丹平王俊李书恒黎斌
关键词:牛背梁巴山冷杉树轮宽度气候变化
牛背梁自然保护区林线不同海拔巴山冷杉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8
2017年
近年来气候变化对秦岭植被的影响已得到众多研究的证实,牛背梁作为秦岭东部主脊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地区亚高山林线植被对气候变化的生态响应现状尚未得到广泛关注。依照树木年代学原理,进行响应分析并建立回归模型,探讨了牛背梁林线关键树种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年表特征及对气候响应的海拔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随海拔升高,树木生长对气候的敏感性逐渐上升,但轮宽年表的同步性和信号强度呈先下降后上升的特点。(2)不同海拔树轮宽度年表的气候响应结果基本一致,对气温的敏感性均较降水强,敏感时段为当年2~8月,差异主要体现在,高海拔树木受生长季末期8月气温的影响较重,中海拔树木受生长季前期3~4月降水和上年冬季10~11月气温的促进,而低海拔树木受初春1~2月降水的限制作用明显。(3)对比分析低、中、高海拔3个回归模型中显著因子的变化趋势,发现气候变化可以促进巴山冷杉生长季的提前,但不同海拔树木的生长动态各异,说明研究区林线不同海拔巴山冷杉生长对全球变化可能具有不同的响应机制。
秦进白红英周旗王俊李书恒甘卓亭包光
关键词:气候变化巴山冷杉林线树轮宽度牛背梁
基于多元成土因素的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分析被引量:22
2015年
以陕西省蓝田县2013年667份土壤有机质样本为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及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收集整理土壤类型、地形、植被等成土因子,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集成所有成土因子对土壤养分进行空间分布预测。结果表明:通过分级统计均值定权法和像元线性拉伸法将所有成土因子统一为相对度量值,并根据成土因子与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显著程度进行因子取舍,有利于集成各类成土因子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结果定性分析表明:多元线性回归预测结果与kriging法预测结果在宏观上具有一致的空间分布趋势;但多元线性回归预测结果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特征带有各种成土因子的变化特征,从视觉效果上,克服了传统插值法中存在的斑块状分布现象,更精细的描述了本区域内有机质空间分布趋势;MPE和RMS定量精度分析显示,在集成多元成土因素对有机质进行空间分布分析时,本文方法优于常用kriging插值法,该法可作为集成多元成土因子对土壤养分空间分布预测的有效方法。本区域内土壤有机质高值区域主要集中在地势低平、坡度缓和、湿度适中的农耕区,地势较高、坡度陡的山区有机质含量低。
黄安杨联安杜挺张彬宋英强王安乐秦进
关键词:RS有机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近144年以来秦岭太白山林线区3-6月平均气温的重建
秦岭太白山林线植被因海拔较高且受人为扰动较轻,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尤为敏感,为获取过去气候变化信息提供了可靠代用资源。然而,结合树木年代学方法及Arcgis 空间插值功能进行秦岭林线气候变化重建的工作至今仍处于空白。利用采自...
秦进白红英刘荣娟翟丹平苏凯王俊李书恒
关键词:林线太白红杉树轮宽度气候重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