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化疗
  • 4篇穴位
  • 4篇细胞
  • 4篇化疗后
  • 4篇甲状腺
  • 3篇注射
  • 3篇注射治疗
  • 3篇足三里
  • 3篇足三里穴
  • 3篇足三里穴位
  • 3篇细胞减少
  • 3篇放化疗
  • 3篇放化疗后
  • 3篇白细胞
  • 3篇白细胞减少
  • 2篇性病
  • 2篇胸腔
  • 2篇胸腔灌注
  • 2篇穴位注射
  • 2篇弥漫性病变

机构

  • 9篇河北省沧州中...
  • 4篇沧州医学高等...
  • 4篇沧州中西医结...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李卫
  • 5篇马新杰
  • 4篇刘博
  • 4篇孙金鹏
  • 3篇王猛
  • 3篇刘杰
  • 2篇白振霞
  • 2篇屈会云
  • 2篇张金彪
  • 2篇迟秀娥
  • 2篇王斯蓓
  • 2篇马远新
  • 2篇张玉
  • 2篇鲁金乐
  • 2篇高峰
  • 2篇何明
  • 2篇王庆海
  • 1篇卢越
  • 1篇潘磊
  • 1篇刘玉枝

传媒

  • 1篇河北中医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中医药临床杂...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护理学报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穴位注射减轻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副反应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在减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GP或PC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实施GP或PC方案方案的同时给予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实施3周期化疗后,参照WHO抗癌药物毒副作用评定标准作毒副作用并比较。结果 2组患者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血液系统的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减少,消化系统的恶心、呕吐;2组毒副反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白细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可有效减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副反应。
张宝昕刘博孙金鹏李卫段胜刚白振霞张玉马新杰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穴位注射
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放化疗后Ⅱ度白细胞减少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观察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患者应用地塞米松足三里穴位注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口服利血生,并应用地塞米松5 mg,双侧足三里注射,对照组口服利血生,观察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变化。结果:治疗前试验组白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白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地塞米松可有效治疗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
张宝昕李卫段胜刚刘博孙金鹏马新杰白振霞王斯蓓
关键词:足三里白细胞减少放化疗
炎性标志物对COPD患者死亡风险的评估作用
目的:探讨血液炎性反应标志物用于预测COPD死亡风险的作用. 方法:以2018年2月-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0例老年COPD患者为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划分为治疗前组、治疗中组、治疗后组,所有患者均...
张金彪李卫马飞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液检测炎性标志物
DC-CIK生物治疗联合胸腔灌注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水的疗效观察
2016年
目的观察DC-CIK生物治疗联合胸腔灌注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水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8月就诊于医院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38例,按病情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17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并观察DC-CIK生物治疗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06%;观察组治疗前后KPS评分改善>10分的为16例(7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例(4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CIK生物治疗联合胸腔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水安全,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刘杰鲁金乐李卫屈会云史晓熠王庆海马新杰何明
关键词:DC-CIK卡铂胸腔灌注化疗恶性胸腔积液
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对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患者给予地塞米松足三里穴位注射的疗效。方法:对本院所收治的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患者148例,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76例,双侧足三里注射地塞米松;对照组72例,给予利血生治疗,15d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2.9%,对照组为31.9%。2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地塞米松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见效迅速,有效率高。
张宝昕李卫段胜刚刘博孙金鹏张玉王思蓓
关键词:足三里白细胞减少放化疗
超声联合BRAF V600E在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2024年
目的:探究超声联合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基因V600E突变在甲状腺弥漫性病变(DTD)变合并甲状腺癌(T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就诊的120例DTD患者,根据病理组织结果分为DTD组(n=34)和TC组(n=86),超声诊断仪进行超声诊断,BRAF V600E试剂盒检测BRAF V600E的表达,Kappa进行一致性比较;四格表法分析诊断的准确度。结果:TC组低回声及Ⅱ型血流信号所占比例、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末血流速度较高,搏动指数、阻力指数较低(P<0.05);超声、BRAF V600E检测与病理诊断具有一致性(P<0.05);超声和BRAF V600E检测与患者TNM分期、淋巴结状态、血管侵犯等临床病理特征相关(P<0.05);超声联合BRAF V600E检测准确率、敏感度及阴性预测值更高(P<0.05)。结论:超声与BRAF V600E检测与病理诊断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联合诊断价值更高。
郑斌高峰刘杰李卫魏玮马远新迟秀娥
关键词:超声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甲状腺癌
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放化疗后白细胞Ⅰ~Ⅱ减少症临床观察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对放化疗后白细胞Ⅰ~Ⅱ减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观察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病例1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进行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1 mL/次,1次/d,同时口服利血生片20 mg/次,3次/d;对照组给予口服利血生片20mg/次,3次/d。观察治疗前后白细胞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治疗的有效率。结果:治疗后第3、7、10、14 d,两组患者白细胞均值都有上升,两组均在治疗后第7 d达到升高峰值,并且都能维持疗效一定时间,但治疗组白细胞升高优于对照组;在治疗第3、7、10、14 d,治疗组白细胞均值增加值都高于对照组,说明治疗组在促进白细胞上升方面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两组治疗均有良好的疗效,但治疗组在显效例数、无效例数和总有效率上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利血生可以有效促进白细胞上升,疗效确切。
张宝昕李卫段胜刚刘博孙金鹏张玉马新杰王斯蓓
关键词:足三里穴位注射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
皮下植入式胸腔港在新西兰大白兔胸腔灌注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7年
目的分析皮下植入式胸腔港在新西兰大白兔胸腔灌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8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6只。A组采用皮下植入式胸腔港留置胸腔,生理盐水灌注;B组采用中心静脉管留置胸腔,生理盐水灌注;C组采用皮下植入式胸腔港留置胸腔,顺铂灌注。观察新西兰大白兔的机体健康状况、感染率、通畅性、植入物稳定性和胸膜粘连程度。结果 A组白兔治疗前后的血气化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该组白兔的肺泡结构清晰。A组与B组比较,两组均未发生堵管现象,A组大白兔的感染率显著低于B组,且植入稳定性显著高于B组(P<0.05)。A组与C组比较,A组白兔的粘连程度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皮下植入式胸腔港应用于新西兰大白兔胸腔灌注中感染率低,没有明显的全身炎症反应,不产生胸膜粘连作用,不影响肺功能,其操作安全微创,效果肯定,可用于长期给药和引流。
刘杰鲁金乐李卫屈会云史晓熠王庆海马新杰何明
关键词:新西兰大白兔胸腔灌注中心静脉管
超声声脉冲辐射力成像-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基因检测与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中医证型的关系及诊断效能
2024年
目的分析超声声脉冲辐射力成像-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ARFI-VTQ)、B-Raf原癌基因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BRAF)基因检测对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断效能,以及与甲状腺癌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超声医学一科进行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结节检查的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良性组(n=88)和恶性组(n=42),所有患者均行超声ARFI-VTQ检查和BRAF基因检测,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比较良性组与恶性组、恶性组不同中医证型患者常规超声特征、SWV值以及BRAF基因检测阳性率;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分析超声ARFI-VTQ和BRAF基因检测对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良性组与恶性组患者,以及恶性组气滞血瘀证、肝郁痰凝证、气阴两虚证患者常规超声特征的边界、形状、回声和内部血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SWV值高于良性组(P<0.05);恶性组不同中医证型患者SWV值也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气滞血瘀证最高,气阴两虚证最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BRAF基因突变阳性率低于恶性组(P<0.05);恶性组不同中医证型患者BRAF基因突变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WV值和BRAF基因检测结果对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9和0.674,敏感度分别为88.10%和76.19%,特异性分别为90.17%和84.97%,约登指数分别为0.783和0.612。但是联合检测降低了检测的特异性,导致约登指数降低为0.369。结论超声ARFI-VTQ检查、BRAF基因检测对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其中ARFI-VTQ检查对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的辨证分型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高峰郑斌刘杰马远新李卫黄梅迟秀娥
关键词: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甲状腺肿瘤声脉冲辐射力成像辨证分型
自拟桔梗玄参汤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甲状腺术后咳嗽疗效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自拟桔梗玄参汤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甲状腺术后咳嗽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等水平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甲状腺术后咳嗽患者62例,采用随机对照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桔梗玄参汤,两组持续治疗4周。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LCQ-MC评分、咳嗽积分、中医证候评分和SGRQ评分及IL-8、IL-6、TNF-α和lgE水平以及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治疗后两组LCQ-MC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日间、夜间咳嗽积分、中医证候评分和SGRQ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较多(P<0.05);IL-8、IL-6、TNF-α和lgE炎症因子浓度水平方面,两组病人治疗后均降低明显,且研究组病人治疗后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CD_(3)^(+)T、CD_(4)^(+)T细胞比例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上升,CD_(8)^(+)T细胞的比例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具体的改变幅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拟桔梗玄参汤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甲状腺术后咳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其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免疫功能。
刘杰于景超魏雅楠李卫鲁金乐陈雅婷王猛潘磊庞燕李妍
关键词:盐酸氨溴索炎性因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