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英
- 作品数:16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周口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布托啡诺对自发性脑出血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观察应用布托菲诺对自发性脑出血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为临床镇痛镇静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21-07—2022-07周口市中心医院神经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脑出血行开颅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布托菲诺组患者给予布托啡诺联合右美托咪定镇痛镇静,舒芬太尼组患者给予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治疗。监测2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腹内压水平,并搜集2组相关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布托菲诺组在用药后48 h的腹内压水平均显著低于舒芬太尼组[(11.62±2.81)vs(13.34±3.12)mmHg(1 mmHg=0.133kPa)]vs 72 h[(7.88±1.42)vs(12.78±2.69)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托菲诺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55.97±7.64)h vs(89.60±17.64)h]、恶心及呕吐发生率(13.3%vs 43.3%)均显著低于舒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托菲诺组肠内营养耐受情况则优于舒芬太尼组(76.7%vs 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较于舒芬太尼,布托菲诺对自发性脑出血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影响较小。
- 陈苗苗井延涛刘俊英岳新灿
- 关键词:自发性脑出血胃肠功能
- 细胞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对HF和HCC发生发展的影响
- 刘俊英于彦章李涵范桂丽高建刘洋孔鑫王玲慧梁祖兰张
- 一、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该项目属临床医学内科学消化病学技术研究领域,名称为:细胞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对HF和HCC发生发展的影响。
二、主要科技内容:最新研究显示,RGN、PHB、SGK2、XTP4、TP53INP1...
- 关键词:
- 关键词:蛋白表达
- 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联合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胆汁淤积性黄疸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联合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胆汁淤积性黄疸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胆汁淤积性黄疸患者6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统计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AST、TBil、ALT、DBi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 05)。结论:对胆汁淤积性黄疸患者联合采用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刘洋刘俊英李涵孔鑫邵建营
- 关键词:胆汁淤积性黄疸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
- 黑老虎根提取物调控微小RNA-193对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 探讨黑老虎根提取物对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 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进行该研究。将肝星状细胞HSC-T6分为实验组(1、2、3组)、过表达微小RNA(miR-NC)组、过表达微小RNA-193(miR-193)组、实验3+抑制物miR-NC(anti-miR-NC)组、实验3+抑制物miR-193(anti-miR-193)组。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情况;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活化胱天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miR-193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2、3组HSC-T6细胞G0-G1期比例[(34.03±2.66)%比(42.60±2.74)%、(50.37±3.42)%]、细胞凋亡率[(7.40±0.88)%比(15.56±1.30)%、(21.75±1.62)%]、cleaved caspase-3(0.23±0.01比0.43±0.02、0.66±0.03)表达、miR-193(0.92±0.04比1.65±0.05、2.69±0.07)表达升高,S期细胞比例、细胞存活率、Ki67表达降低(均P<0.05)。与miR-NC组相比,miR-193组miR-193表达水平、G0-G1期细胞占比、细胞凋亡率、Cleaved caspase-3升高,S期细胞比例、细胞存活率、Ki67表达降低(均P<0.05)。与实验3+anti-miR-NC组相比,实验3+anti-miR-193组细胞存活率、S期细胞比例、Ki67水平升高,细胞凋亡率、G0-G1期细胞比例、Cleaved caspase-3表达降低(均P<0.05)。结论 黑老虎根提取物可抑制HSC-T6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可能通过上调miR-193实现。
- 范玉梅赵明赵媛刘俊英
- 关键词:五味子属肝星状细胞增殖凋亡
- 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2在肝细胞癌中过表达并介导肝癌细胞中糖原合成酶激酶-3β/β-连环蛋白信号传导
- 2020年
- 目的探讨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SGK2)在肝癌组织与正常肝脏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以及介导肝细胞癌(HCC)细胞中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传导的相关机制。方法收集配对的HCC及正常组织20对,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SGK2 mRNA表达情况。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人肝癌细胞系Huh-7、SMMC-7721以及正常人肝细胞系L02中SGK2蛋白水平。应用SGK2 siRNA转染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Huh-7,然后使用蛋白质印迹方法检测上述转染成功细胞系中GSK-3β、β-catenin的蛋白质表达水平。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统计学方法采用Student t检验。结果与配对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相比,所有20个HCC样品中SGK2 mRNA表达上调。在两种人肝癌细胞系(Huh-7和SMMC-7721)中SGK2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肝细胞系(P<0.01)。在人HCC细胞系SMMC-7721和Huh-7中,SGK2表达下调抑制了未磷酸化GSK-3β表达。另外,在HCC细胞系中SGK2表达下调通过阻止β-catenin蛋白酶体降解来降低β-catenin的去磷酸化。结论SGK2在HCC中过表达并介导HCC细胞中GSK-3β/β-catenin信号传导。
- 刘俊英孔鑫李涵范桂丽刘洋梁祖兰王玲慧张钰赵媛范玉梅吴斌于彦章
- 关键词:糖原合成酶激酶-3Β-连环蛋白
- 121例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 2023年
- 目的:分析采取人工肝治疗的肝衰竭患者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本院2019-2021年采取人工肝治疗的肝衰竭病例。对其一般资料、入院方式、入住科室、住院时间、临床分型、肝衰竭病因、人工肝治疗次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1例人工肝治疗的肝衰竭患者平均年龄49.86±13.17岁,40-50岁年龄组占比最高(24.79%),男女之比3.17:1;肝衰竭的临床分型以慢加急性肝衰竭为主(71.07%),其次为慢性肝衰竭(12.40%)、急性肝衰竭(11.57%)和亚急性肝衰竭(4.96%),其中乙型病毒性肝炎为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主要病因;平均住院时间为23.26±11.71 d,其中慢性肝衰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最长为26.53±12.73 d;平均人工肝治疗次数4.21±3.00次,血浆置换治疗模式使用最多486次,其次为血浆灌流、血液滤过、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和血浆透析滤过。结论:进行人工肝治疗的肝衰竭患者在性别和年龄上存在差异,临床分型上以慢加急性肝衰竭为主,乙型病毒性肝炎仍为主要病因。
- 李涵胡永建刘洋谭浩铅赵明刘俊英
- 关键词:肝衰竭人工肝血液净化病例资料流行病学
- 乙型肝炎病毒下调抑制素表达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与存活
- 2023年
-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对抑制素(PHB)表达的影响及PHB在肝细胞癌(HCC)细胞增殖和存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13对HBV感染肝脏和正常肝脏及HepG2.2.15和HepG2细胞的PHB表达情况。收集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替诺福韦酯)治疗前后的肝组织,采用RT-PCR技术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HB的表达。收集转染了Pcmv6-AC-GFP-PHB和对照载体的HepG2.2.15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DNA的含量。应用细胞增殖测定法检测每个细胞组的增殖水平。将转染了Pcmv6-AC-GFP-PHB的HepG2.2.15细胞和对照载体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培养6 d。采用基于荧光激活细胞分选(FACS)的Annexin-V/碘化丙啶双重染色在指定的时间点检测细胞凋亡。组间比较采用Student t检验。结果与正常肝组织相比,HBV感染肝组织PHB表达下调(P<0.01);与HepG2细胞相比,HepG2.2.15细胞PHB表达显著下降(P<0.01)。抗病毒(替诺福韦酯)治疗后的肝组织PHB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调(P<0.01)。与对照载体相比,转染了Pcmv6-AC-GFP-PHB的HepG2.2.15细胞增殖速率明显低于对照载体,转染了Pcmv6-AC-GFP-PHB载体的HepG2.2.15细胞的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P<0.01)。结论HBV下调PHB表达从而促进HCC细胞的增殖和存活。
- 刘俊英邵建营刘洋李涵孔鑫赵媛范玉梅吴斌赵明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抑制素肝细胞癌
- 河南省健康人群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体水平调查被引量:16
- 2015年
- 目的 了解河南省健康人群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抗体水平,为制定水痘和带状疱疹的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在河南省郑州、漯河、周口地区抽取的654名1-70岁健康人群进行血清标本采集,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VZV-Ig G抗体。结果 河南省健康人群中血清VZV-Ig G抗体阳性率为70.64%,抗体平均滴度为(1 834.05±246.71)m U/m L;1-3、4-6、7-13、14-20、21-35、36-45、46-60和61-70岁健康人群VZV-Ig 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3.44%、35.89%、70.73%、88.75%、95.40%、97.78%、80.68%和56.47%,抗体平均滴度分别为(90.11±24.37)、(168.64±50.19)、(700.18±193.55)、(1 275.77±352.78)、(2412.48±591.76)、(2 795.21±644.25)、(3 116.35±610.57)和(2 537.84±551.40)m U/m L,抗体阳性率和抗体平均滴度均随年龄增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均P=0.000);各年龄组不同性别人群抗体阳性率和抗体平均滴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郑州、漯河和周口地区健康人群VZV-Ig 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5.64%、72.42%和60.43%,抗体平均滴度分别为(2 436.15±847.76)、(2 294.03±645.58)和(1 538.37±306.84)m U/m L,不同地区健康人群抗体阳性率和抗体平均滴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结论 河南省健康人群血清VZV-Ig G抗体水平较高,〈7岁儿童和〉60岁老年人是水痘-带状疱疹的高危人群。
- 赫欣刘畅崔明辰李宁霞刘国良张晓明刘俊英
- 关键词:抗体水平
-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反式激活基因4在HepG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 2019年
- 目的探讨在肝母细胞瘤HepG2细胞凋亡中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反式激活基因4(XTP4)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在HepG2细胞中瞬时转染XTP4的表达质粒pcDNA3.1/myc-His(-)A-XTP4及XTP4基因的小干扰RNA及各自的阴性对照,48h后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在HepG2细胞中XTP4的过表达和干扰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HepG2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HepG2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P53、Bcl-2、Bax、Caspase-3表达水平,并计算Bcl-2/Bax比值;化学发光法检测HepG2细胞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活性。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在HepG2细胞中成功实现XTP4蛋白的过表达和干扰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在HepG2细胞中过表达XTP4可以使凋亡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Bcl-2/Bax比值增高(P<0.05),P53蛋白表达降低(P<0.05),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Caspase-3活性下降(P<0.05);而在HepG2细胞中用干扰RNA抑制XTP4表达可以使凋亡细胞数显著增加(P<0.05),Bcl-2/Bax比值降低(P<0.05),P53蛋白表达增加(P<0.05),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Caspase-3活性上升(P<0.05)。结论在HepG2细胞凋亡中XTP4具有抑制作用,其抑制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Bcl-2/Bax比值实现,P53蛋白可能参与其中。
- 刘俊英李涵刘洋时朝辉梁祖兰王玲慧张钰赵媛范玉梅吴斌于彦章
- 关键词:细胞凋亡HEPG2细胞BCL-2/BAX
- 人工肝血液净化技术治疗肝衰竭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 2023年
-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液净化技术治疗肝衰竭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周口市中心医院行人工肝血液净化技术治疗的113例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人工肝血液净化技术治疗肝衰竭患者的近期疗效,并对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13例肝衰竭患者经人工肝血液净化治疗后,临床好转70例(61.95%),临床恶化43例(38.05%);临床好转者与临床恶化者的性别、病毒性肝炎、腹水、合并感染、人工肝血液净化技术治疗次数,以及凝血酶原活动度、血红蛋白、血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好转者与临床恶化者的年龄、入院途径、入住病房、肝衰竭分型、肝性脑病占比和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急性肝衰竭、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高、白蛋白水平低是人工肝血液净化技术治疗肝衰竭患者近期疗效差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年龄大、急性肝衰竭、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高、白蛋白水平低是人工肝血液净化技术治疗肝衰竭患者近期疗效差的独立危险因素。
- 李涵胡永建刘洋刘怡晗赵明刘俊英
- 关键词:人工肝血液净化技术肝衰竭近期疗效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