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为 作品数:22 被引量:124 H指数:7 供职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股骨颈支持带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股骨颈支持带的形态结构特点,为临床股骨颈的安全显露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取新鲜下肢标本4例、红色乳胶灌注固定标本60例,通过显微解剖、铸型标本和股骨颈支持带切片等方法研究股骨颈支持带的位置、形态、分布及中段宽度等。结果 (1)3条支持带的形态结构特点:上支持带出现率100%,恒定出现,走行在11:00~13:00位置,此支持带变异最小;下支持带出现率为100%,走行在06:00~07:30位置,在3条支持带中它最为坚韧;前支持带出现率为60%,变异最大,走行在02:30~04:00位置。(2)组织切片显微镜观察发现血管贯穿于支持带,上、下支持带均有血管、神经支配。(3)股骨颈安全显露的区域:08:00~10:00的位置,此处支持带较少出现。结论上、下支持带恒定出现,走行位置较为恒定,且富含血管、神经,是股骨头血供的重要来源,同时经大转子后内侧切开显露股骨颈,操作更安全、方便。 古丽扎尔.阿布都热西提 谭为 杨洋 刘桂英 黄文华关键词:股骨头 血供 支持带 儿童骨骺损伤的治疗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16年 骨骺是儿童骨骼特殊的结构,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血供、解剖结构及病理基础等特点。骨骺损伤在儿童骨骼损伤中较为常见,骨折、肿瘤、感染等均可引起骨骺损伤,不适当的治疗易导致儿童骨骺生长停滞或生长畸形等。骨骺损伤的治疗一直都十分困难,目前对于儿童骨骺损伤的治疗方案尚未达成共识。现针对儿童骨骺的病理学基础,骨骺损伤原因、机制及临床表现进行综述,总结相关的诊断治疗对策和处理原则,以期为儿童骨骺损伤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谢志勇 谭为 李旭关键词:骨骺损伤 儿童 网络QQ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1年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成像、仿真和互联网相继应用于解剖学领域,解剖学的教学呈现多元化发展,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缺乏实时互动与交流、教学方法多样而效果不佳等。如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辅助教学,提高解剖学的教学效果和质量,成为当代解剖学教师面临的难题。计算机交互训练不仅能显著促进医学生学习解剖学知识, 谭为 陶文强 卢巍 黄文华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 解剖学教学 网络 教学方法 行走年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股骨骨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2014年 [目的]探讨行走年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术后发生股骨骨折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2年1月本科收治的8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5例术后发生患侧股骨低暴力性骨折,其中男1例,女4例,接受手术治疗时患儿年龄为2~6岁(平均3岁5个月)。结合临床深入探讨术后发生股骨骨折的原因,并采用髓内针固定或石膏外固定等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儿均获得随访,时间12—27个月,平均17.6个月。骨折愈合良好。均恢复下肢行走和负重功能。[结论]切开复位手术造成的损伤、长时间的石膏外固定、内固定器械的使用等是造成发育性髋脱位患儿术后股骨骨折的主要原因,术中操作规范,术后循序渐进的进行功能锻炼,避免过早负重等措施是减少或预防术后股骨骨折的重要措施。 史强 李旭 吴伟平 戴双武 谭为 胡超 林雪梅关键词:股骨骨折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手术后并发症 儿童 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微创治疗 被引量:27 2014年 目的探讨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微创治疗的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3年9月我们收治的62例GartlandⅢ型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其中伸直尺偏型42例,伸直桡偏型20例,男43例,女19例,年龄1岁8月~13岁2月,平均6岁3月。高处坠落伤14例,运动中摔伤48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6~48 h,平均13.5 h。均可采用单人操作完成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术后管型石膏外固定。术后3、6、12、24个月时采用Flynn肘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手术时间26.8±15.6 min;术中透视次数9.2±2.6次。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6.5个月(6~30个月),术后3~4周均获骨折临床愈合,拆除管型石膏及克氏针,开始指导主动及被动功能锻炼。按照Flynn肘关节临床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术后3个月优良率为85%(53/62),术后6个月优良率为100%(62/62)。术后患儿均未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血管损伤等并发症;3例患儿术后出现一过性尺神经损伤症状,术后3个月均逐渐恢复。结论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的微创方法治疗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确切。该方法操作相对简单,手术时间短,对患儿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有利于肘关节功能早期恢复,值得推广。 吴伟平 李旭 史强 戴双武 谭为 胡超关键词:儿童 髁上骨折 微创 闭合复位 青少年双侧股骨头骨骺滑脱1例报告 被引量:1 2014年 股骨头骨骺滑脱(slipped capital femoral epiphysis,SCFE)是一种股骨头骨骺经生长板移位为特征的青少年髋关节疾病,多发生于11~16 岁之间,具体原因至今仍不明确,常伴有肥胖、内分泌、代谢异常(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垂体功能减退)等.双髋同时滑脱较少见,约占25%~40%,双髋发病间隔通常为6~18个月. 史强 李旭 吴伟平 戴双武 谭为关键词:股骨头骨骺滑脱 青少年 垂体功能减退 髋关节疾病 代谢异常 生长板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伴或不伴转子下短缩截骨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法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探讨截骨与不截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以全髋关节置换术、髋关节发育不良、截骨为检索词并制定检索策略,检索Pub Med、Embase、CNKI、The Cochrane Library(2016年第1期)、Wan Fang Data和VIP数据库,时限为1996年1月~2016年1月间,筛选评价文献,提取相关研究数据,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5个研究,共计260例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截骨组与未截骨组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1,P=0.07),截骨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未截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0,P=0.04)。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可显著改善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患肢长度,但术前需严格评估患者关节状况,选择是否行转子下短缩截骨术。 卢巍 谭为 李建平 蒋振东 杨琳关键词:髋关节 全髋关节置换术 截骨 META分析 儿童桡骨颈骨折的治疗策略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015年 桡骨颈骨折是儿童桡骨近端骨折中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常伴发桡骨头骨折。目前对不同分型的儿童桡骨颈骨折治疗方案仍存在争议。如何早期选择合适有效的治疗方案,减少骨折治疗不当引发的后遗症,并提高治疗效果,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桡骨颈骨折的发生机制、局部解剖及不同分型,总结相应的治疗方案和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儿童桡骨颈骨折的治疗提供帮助。 谢志勇 谭为 李旭关键词:儿童桡骨颈骨折 骨折分型 足支撑时相跟腱不同拉力负荷时足底压力的分布 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足支撑时相跟腱不同拉力负荷过程中足底前、后部压力分布的变化。方法将6个新鲜足标本置于Bose材料试验机上,保持足标本中立位,调整垂直压力350 N不变,通过砝码分别给予跟腱0~80 kg不同级别(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 N)的拉力;分别放置两个秤在足底前、后部,记录足底前、后部在不同跟腱提拉力下的压力值。结果在跟腱不同提拉力下,前足底的压力值不断增加,后足底的压力值不断降低,前足底和后足底压力值占整个足底压力值的百分比与跟腱拉力呈线性关系(P<0.01,R2=0.996)。结论本研究模拟了人活体状态下足的支撑时相,探讨了支撑期足底前、后部压力值的变化趋势,为临床上一些由于跟腱收缩紊乱引起足底压力变化而导致的疾病(如糖尿病足底溃疡、跖骨痛)提供理论基础。 张伟 荀福兴 谭为 孙超 赵卫东 张美超关键词:足底压力 生物力学 三维可视化重建展肌上缘动脉弓为蒂的可移植岛状皮瓣 2013年 背景:目前以展肌上缘动脉弓为蒂的岛状皮瓣设计依赖于临床医生的抽象思维,难以定量分析和交流学习,使其在临床上的推广使用受限。目的:对展肌上缘动脉弓为蒂的岛状皮瓣进行三维可视化重建,建立该皮瓣动脉的可视化模型。方法:选取新鲜成人标本1具,经胫前动脉与胫后动脉行明胶-氧化铅混悬液灌注后,足部64排CT扫描,并通过mimics10.0软件重建内踝前动脉、跗内侧动脉、足底内侧动脉浅支及其吻合支,观察展肌上缘动脉弓的形成、走形与分布情况。根据解剖结构的特点,对皮肤及其血管进行重建,获得立体形态的动脉皮瓣结构。结果与结论:三维重建的各部位层次分明,展肌上缘动脉弓显示良好、实体感强、皮肤和动脉的相互关系一目了然,在三维重建的图像中清楚的观察各解剖结构的形态,特别是展肌上缘动脉弓的形成及其体表投影得到了很好的显示。结果表明展肌上缘动脉弓为蒂的岛状皮瓣三维重建对基础研究、临床试验及手术规划具有重要价值,为临床个性化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直观的参考,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 谭为 李东生 李旭 黄文华关键词:器官移植 岛状皮瓣 数字化 三维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