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
- 作品数:58 被引量:267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重视肝癌转化治疗过程中的预康复治疗
- 2024年
- 经过前期的探索,肝癌转化治疗方案不断丰富,转化治疗效果及成功率也逐步提高。与此同时,转化治疗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也相继暴露,如不良反应导致的患者身心功能恶化、术后并发症增加、术后恢复延缓等。转化治疗期间,进行以运动锻炼、营养支持以及心理干预为核心的多模式预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转化治疗导致的患者身心功能恶化,提高患者手术耐受能力以及改善患者术后结局。同时,转化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也给预康复的实施带来挑战。因此,肝癌转化治疗过程中,应当根据转化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动态调整相应的预康复措施。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团队实践经验,基于肝癌转化治疗面临的难题与挑战,对转化治疗过程中的预康复治疗进行探讨。
- 张磊龙吟
- 关键词:肝肿瘤肝细胞癌
- 中晚期肝癌转化治疗中的几个焦点问题被引量:2
- 2022年
- 我国大部分肝癌患者初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失去了通过手术切除获得长期生存的机会。当前系统治疗的发展、局部治疗技术的进步有望让更多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癌患者从转化治疗中获益。经过初步探索,局部联合系统治疗的多模式、高强度的转化治疗方案展现了可喜的转化成功率。然而,关于如何选择转化治疗目标人群及转化方案、何时序贯手术切除在内的一系列问题尚存在争议。笔者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围绕转化治疗中的几个焦点问题进行探讨。
- 龙吟宋兴东张磊
- 关键词:肝细胞癌手术切除
- 高血压患者不同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比较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比较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组第三次报告(NECP/ATPⅢ)、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以及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代谢综合征(MS)诊断标准在高血压患者中应用的异同。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24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抽取的2 994例高血压患者分别应用NECP/ATPⅢ、IDF和CDS标准进行MS的诊断,比较MS的检出率及诊断的一致性,并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及代谢异常构成的分布特点。结果高血压患者采用NECP/ATPⅢ、IDF和CDS诊断标准MS的检出率分别为37.4%、47.0%、38.6%,3种诊断标准MS检出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CDS诊断标准男性MS的检出率(42.1%)高于女性(36.4%),NECP/ATPⅢ和IDF诊断标准男性MS的检出率(25.8%和39.9%)均低于女性(44.6%和5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血压患者3种诊断标准MS的检出率均随着年龄增长而呈增高趋势(P<0.05);NECP/ATPⅢ和CDS诊断标准一致性最高(Kappa=0.514,P<0.001);NECP/ATPⅢ、IDF和CDS诊断标准在高血压伴1种代谢异常中高血压伴血脂异常检出率均最高,分别为46.5%、23.9%、22.2%,在高血压伴2种代谢异常中高血压伴肥胖和血脂异常检出率最高,分别为11.2%、34.3%、25.3%,在高血压伴肥胖、血脂异常和糖尿病3种代谢异常中检出率分别为2.5%、11.1%、5.4%。结论高血压患者中MS普遍存在;IDF诊断标准在高血压患者中MS的检出率相对较高。
- 张磊李永春王馨王增武张慧英胡继宏
- 关键词:高血压患者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RANK-Fc局部注射促进糖尿病大鼠骨折愈合的可能机制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检测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抗炎因子白介素-10(IL-10)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联合RANK-Fc促进GK糖尿病大鼠骨折愈合过程骨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促炎—抗炎平衡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7—8周龄SPF级雄性GK大鼠40只,喂养高脂饲料糖尿病造模。造模成功后(随机血糖≥11.1 mmol/L)选取大鼠左侧肢体,人为造成股骨中段开放性骨折并给与克氏针复位内固定,随机分为4组(n=10只),其中3组分别在骨折周围肌肉软组织注射培养浓缩的骨髓MSC、RANK-Fc、骨髓MSC和RANK-Fc混合液,于实验后第12周分别行X线摄片、取骨折处骨组织检测TNF-α和IL-10的表达。结果骨折内固定术后第12周摄片对照组骨愈合不佳,断端骨皮质不连续,骨密度较低;MSC组、RANK-Fc组、MSC+RANK-Fc组可见骨密度较对照组高,骨痂生长,连续爬行,骨皮质连续,MSC+RANK-Fc组愈合情况最佳;Western blot结果:对照组促炎因子TNF-α明显高于MSC组、RANK-Fc组、MSC+RANK-Fc组,而抗炎因子IL-10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骨髓MSC联合RANK-Fc局部注射可以抑制GK糖尿病大鼠骨折内固定术后机体的炎症反应,从而促进骨折的愈合。
- 常瑞明张磊陈锦武陈庆瑜王鹏杨涛常建星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折愈合
- 封闭负压引流创面处理技术的应用进展
- <正>负压伤口疗法(NPWT)是将负压吸引装置与特殊的伤口敷料材料连接后,表面覆盖一层生物半透性薄膜,使伤口保持在负压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一种有效促进创面愈合的新型疗法。负压伤口疗法可以有效控制创面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 张磊常瑞明蒋龙元
- 关键词:创面处理封闭负压引流
- 文献传递
-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研究进展
- 2025年
- 从手术室护理角度,基于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技术在腹腔镜肝切除术(LH)中的应用及不良风险并结合临床经验及文献资料综述针对术中发生空气栓塞、重要脏器受损的护理对策,以促进CLCVP技术在LH中的护理安全。
- 潘丽芬付佳娜郑晓霞徐碧敏张磊邱逸红
- 关键词: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腹腔镜肝切除术护理
- 腹腔镜肝切除治疗开腹手术切除后复发性肝细胞癌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 评估腹腔镜肝切除治疗开腹手术切除后复发性肝细胞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 1年1月14例接受腹腔镜再次肝切除的复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例,女性5例;年龄32 ~ 70岁,平均年龄54岁.在施行腹腔镜再次肝切除前,14例患者均因原发性肝细胞癌接受过至少一次开腹肝切除术.结果 14例腹腔镜再次肝切除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大块肝切除6例(切除肿瘤最大径≥3 cm),小块肝切除8例(切除肿瘤最大径<3 cm),无严重围手术期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124±82)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12±43) 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7±4)d.随访14~4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3个月,截至末次随访,11例患者存活(无瘤生存8例,带瘤生存3例).1例患者术后21个月死于肝功能不全,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17、31个月死于肿瘤复发.结论 腹腔镜肝切除治疗开腹肝细胞癌切除术后复发性肝细胞癌是可行、安全和有效的,但病例选择标准应从严把握.
- 余达成商昌珍向青锋曹君李闻达张磊陈亚进
-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肝切除术
- 自体脾移植及食管横断吻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可供选择的一种新疗法的30年观察被引量:7
- 2013年
- 1背景资料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为全球常见病,平均发病率为17.1/10万(WHO),全球每年死于肝硬变者超过75万人,我国慢性乙肝患者最终有25%~40%死于肝硬变等相关病变。因此,对于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向来是全球的热点问题。经过100多年的沧桑演变,
- 张磊陈积圣
-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脾移植自体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 腹腔镜辅助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期肝切除术治疗伴有轻-中度肝硬化的原发性肝细胞癌(附7例报告)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期肝切除术(ALPPS)治疗伴有轻-中度肝硬化的较晚期巨大肝癌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微创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4年10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行腹腔镜辅助下ALPPS治疗伴有轻-中度肝硬化巨大原发性右肝肝癌7例的临床资料。第1期行腹腔镜下门静脉右支结扎+肝实质离断术,待未来剩余肝脏体积(FLR)增生后行第2期开腹肝脏右三叶切除术,并对围手术期结果和近期肿瘤学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7例均行全腹腔镜下的第1期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术,其中4例FLR扩增达标,行第2期开腹肝脏右三叶切除术。第1期平均手术时间(192.9±35.9)min,第2期平均手术时间(210.0±73.9)min,平均FLR增生率35.6%,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发生。术后随访1年,平均至肿瘤复发时间为178.7 d。结论在有经验的肝胆外科中心对选择性病人实施腹腔镜辅助ALPPS是可行的,对轻度肝硬化以下的原发性肝细胞癌病人实施腹腔镜下门静脉右支结扎和肝脏离断能有效刺激FLR明显扩增,并具有相对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围手术期相对安全,为FLR不足的较晚期巨大肝癌病人提供了一个治疗选择。
- 黄泽坚曹君李闻达商昌珍张磊张红卫陈亚进
- 关键词:腹腔镜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硬化
- 瑞芬太尼诱导在加速康复外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 2018年
-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诱导在加速康复外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n=30),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R组给予瑞芬太尼2μg/kg进行麻醉诱导,F组给予芬太尼2.4μg/kg进行麻醉诱导。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麻醉中血流动力学、手术时间、术毕拔管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并随访术后疼痛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R组术毕拔管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缩短,R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F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诱导有利于缩短麻醉恢复时间,减少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提高加速康复外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质量。
- 刘嘉羿洪玉张磊
- 关键词:瑞芬太尼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加速康复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