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
- 作品数:8 被引量:54H指数:5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生物学更多>>
- 广州市河涌生态修复方略—以丹山分洪河为例被引量:1
- 2009年
- 针对广州市河涌污染、水质恶化、严重影响河涌生态系统和城市经济发展的现状,以丹山分洪河为例分析了造成河涌现状问题的原因,讨论了河涌生态恢复的目标,并结合广州地区的水系特征,推荐了几种河涌污染生态修复方法。
- 高峰郑国栋李虎成顾立忠张广传
- 关键词:污染水质生态系统生态修复
- 溶藻放线菌改性制剂对铜绿微囊藻的控藻能力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了一种溶藻放线菌粉剂,此粉剂按1∶10 000的质量比投加4 d后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效率可达90%,该粉剂经过壳聚糖改性处理后,在1∶20 000的质量投加比下,0.5 h即可絮凝去除90%的藻细胞,4 d后的溶藻效率仍可达80%。由于既能快速絮凝除藻,又能长效溶藻,使得改性溶藻放线菌粉剂具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 唐晨赵以军肖慈琼程凯高峰
-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
- 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溶源性浮游细菌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1
- 2009年
- 2006年5月—2007年1月期间,在夏冬两季分别对湖北省不同营养程度的淡水富营养化水体进行了采样,通过丝裂霉素C诱导后,对其进行溶源性浮游细菌的检测和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富营养化水体中,全年夏冬两季的可诱导率并无显著差异,但重富营养水体中的可诱导率(74%~78%),显著高于轻度富营养水体(21%~66%).可诱导率分别与TLI营养指数和COD极显著正相关(p<0.01).可诱导率与浮游生物总量并无相关性,水体总营养水平是决定富营养化水体中可诱导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季节变化(水温)也不是决定可诱导率的关键.
- 刘妮程凯邓敬轩赵以军高峰
- 关键词:富营养化浮游细菌环境因子
- 一种施工期间堤防稳定性分析方法被引量:7
- 2009年
- 在Hilf分析法的基础上,对Hilf分析法进行了改进。将孔隙气压力和孔隙水压力作为独立变量,推导了孔隙气压和孔隙水压计算表达式。给出了考虑强度随孔隙气压和孔隙水压力变化的填土堤防强度随固结度增加而增长的饱和土堤防稳定性分析方法。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基质吸力的增加,计算所得的稳定安全系数随之增加,忽略孔隙气压的作用所得的软土堤防的稳定安全系数偏大。当φb等于φ′时,孔隙气压对抗剪力没有影响,此时计算所得的安全系数相同。因此施工期间软土地区堤防既要考虑孔隙气压和孔隙水压对堤防稳定性的影响,同时也要考虑地基固结提高对堤防稳定性的影响。
- 高峰
- 关键词:孔隙气压力孔隙水压力防洪大堤稳定性
- 泵站测试数据采集系统开发研究被引量:10
- 2006年
- 数据采集是进行泵站现场测试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结合现代计算机技术开发的针对旋浆式流速仪的泵站测试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实现在泵站现场测试中对流速、水位、压力、压差等量的实时采集。系统由工控机、光隔离脉冲记数定时接口卡,模入接口卡等组成,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同时实现30个数字量和8个模拟量的实时采集,并且可方便的存入数据文件,以备与之配套的流量计算软件调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测试成本,减少了测量误差,并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 刘德祥杨扬邹大江高峰
- 关键词:数据采集旋桨式流速仪ISA总线
- 滨海软基上膜袋围堰稳定性分析及沉降预测研究被引量:18
- 2010年
- 根据软土地基上膜袋围堰自身特性,考虑土工膜袋纵向抗拉强度的影响,建立了膜袋围堰整体稳定性分析模型,定量研究了土工织物膜袋抗拉力、袋内填充土体强度参数以及膜袋充填厚度对围堰整体安全系数的影响。对膜袋围堰场地进行了现场沉降观测,根据室内软土的固结试验和渗透性试验,结合观测数据对常值参数灰色模型预测方法进行修正,利用修正模型对围堰的长期沉降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围堰整体安全系数随着土工织物膜袋抗拉强度及袋内填充土体强度参数的增大显著增加;随着膜袋充填厚度增大,围堰整体安全系数先迅速降低,后趋于稳定。软土地基的固结特性与其长期沉降有紧密关系,实际预测时应根据不同软土的固结性质选取沉降预测模型,以提高预测精度。
- 高峰
- 关键词:稳定性安全系数沉降预测
- 顺德上僚泵站装置模型试验研究
- 2006年
- 按照相似理论建立顺德上僚泵站进出水流道的装置模型,测试运行特性。测定模型泵在指定叶片角度(+1°)下运行时的装置综合特性曲线,并换算成原型泵相应叶片角度下的综合特性曲线(Dp=1 400 mm;np=375r/min)。观察模型泵在不同工况下运行时的气蚀状况及进出水流道的流态,提出改善流态的相应措施。
- 高峰杨扬李兆增
- 关键词:双向流道水力特性模型试验
- 藻类对造纸废水中COD的去除效率研究被引量:11
- 2010年
- 实验比较了绿藻(栅藻、小球衣藻、莱因衣藻、普通小球藻、蛋白核小球藻、实球藻、空球藻),硅藻(小环藻、舟型藻),中型裸藻,纤细裸藻,牟氏角毛藻(海洋硅藻)对造纸废水COD的去除能力。结果表明,硅藻中的舟形藻和小环藻对造纸废水COD的去除效率最高,培养18d后,其去除率分别达到87.09%和88.18%。此外,还研究了不同初始藻浓度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发现初始藻浓度为106cells/mL的去除率最佳,上述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造纸废水的藻类处理工艺奠定了基础。
- 董芳芳程凯许敏赵以军高峰
- 关键词:藻类造纸废水C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