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敏

作品数:25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8篇抗体
  • 10篇克隆
  • 9篇免疫
  • 8篇细胞
  • 6篇淋巴
  • 6篇淋巴细胞
  • 6篇抗原
  • 5篇体外
  • 4篇单克隆
  • 4篇单克隆抗体
  • 4篇杂交瘤
  • 4篇人淋巴细胞
  • 4篇体外免疫
  • 4篇基因
  • 3篇多克隆
  • 3篇多克隆抗体
  • 3篇催化
  • 2篇单链
  • 2篇单链抗体
  • 2篇蛋白

机构

  • 23篇中国科学院上...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25篇叶敏
  • 11篇季永镛
  • 4篇杨炳辉
  • 3篇江子卿
  • 2篇胡允金
  • 2篇吴毓林
  • 2篇李宗东
  • 2篇赵河
  • 1篇费俭
  • 1篇黄勤
  • 1篇林国妹
  • 1篇卢步峰
  • 1篇陆建华
  • 1篇严缘昌
  • 1篇徐燕萍
  • 1篇郭礼和
  • 1篇余允华
  • 1篇张劲松
  • 1篇麻孙恺
  • 1篇周筱刚

传媒

  • 4篇实验生物学报
  • 3篇中国免疫学杂...
  • 3篇细胞生物学杂...
  • 2篇科学通报
  • 2篇生物工程学报
  • 2篇单克隆抗体通...
  • 1篇生命科学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化学学报
  • 1篇有机化学
  • 1篇上海免疫学杂...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年份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5篇1997
  • 2篇1996
  • 3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 4篇1992
  • 4篇1991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淋巴细胞的体外抗体诱发及其在杂交瘤中的应用被引量:1
1991年
本文应用手术切除的人扁桃体或外伤脾为材料,在体外诱发了针对不同类型抗原的抗体应答,其中包括羊红细胞、卵白蛋白、破伤风类毒素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抗体应答,并应用破伤风类毒素体外激活的人B淋巴细胞制作杂交瘤。根据多次融合的结果表明其融合率平均为52.1%,抗体阳性率为15.6%,分泌IgM和IgG抗体的阳性集落孔的比例接近1∶1。我们还研究了体外诱发人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条件,发现细胞类群(在本研究中是采用不同的细胞分离方法)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值得进一步研究。目前所建立的体外免疫实验系统,主要是应用尼龙毛柱法富集B细胞,在96孔培养板上加上一定剂量范围的抗原刺激。为了协助淋巴细胞反应,可再加10%的T细胞条件培液或少量丝裂原混合物(LPS0.1μg/ml+PWM1μg/ml)。
叶敏孙佩芳季永镛桥爪秀一龟井优德
关键词:体外免疫淋巴杂交瘤
一种适用于筛选半抗原单克隆抗体的放射免疫方法
1991年
设计了一种简便的检测抗半抗原抗体的放射免疫方法(RIA)。它的特点是:可以用免疫原(半抗原—载体)标记^(125)I作抗原,通过载体的竞争结合,能特异地检测以半抗原—载体免疫的抗血清中的抗半抗原抗体。这样免避了检测抗半抗原抗体的一般方法所要求的必须有两种不同载体的半抗原—载体复合物,分别用于动物的免疫和抗半抗原抗体的检测。因此,本设计省略了一种半抗原—载体的制备,对偶联方法繁复的半抗原、载体来说尤有意义。本检测方法也具有RIA的一般特点,即对标记的半抗原—载体的需求量远比ELISA所需求的量少,这对来源稀少,价格昂贵的半抗原来说,尤其对样品数大的筛选杂交瘤中的应用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实验还表明本检测方法可以特异地检测杂交瘤培养物上清液中的抗半抗原抗体,方法的灵敏度甚高。
季永镛许河生林国妹叶敏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半抗原放射免疫
用噬菌体肽库筛选天花粉蛋白的模拟抗原决定簇
天花粉蛋白是一种有效的中药成份,在国内已有很好的研究基础,其晶体结构已经阐明。由于天花粉蛋白显示了较强的过敏原性,我组过去制备了抗天花粉蛋白的多株单抗和两株噬菌体IgE Fab, 用分子模拟方法研究了天花粉蛋白分子上的I...
朱忠玉孙兵季永镛叶敏
关键词:天花粉蛋白抗原决定簇噬菌体肽库
文献传递
人-鼠嵌合Fab片段的温度诱导表达
1997年
构建了具有λPRPL启动子高效表达人鼠嵌合Fab片段的温度诱导表达型载体pHZ01,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三种嵌合Fab片段:抗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嵌合Fab,抗溶菌酶(HEL)的嵌合Fab和抗破伤风类毒素(TT)的嵌合Fab,三种表达的可溶性嵌合Fab都具有特异结合抗原的能力,嵌合Fab的CH1和CK区均为人源的。
昝虹叶敏
关键词:基因工程抗体
用体外免疫的人淋巴细胞研制抗HBsAg单克隆抗体
1995年
应用抗HBsAg抗体阳性供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和随机取样的人扁桃体和外伤脾细胞,经乙型肝炎疫苗体外免疫后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制作杂交瘤。在以12例人外周血、扁桃体和脾来源的淋巴细胞为亲本细胞制作的杂交瘤中,共获得了抗HBsAgIgM抗体阳性的孔38个,IgG抗体阳性的孔16个。经比较,细胞融合率和杂交瘤分泌抗体阳性率均以扁桃体来源的细胞最佳。抗体阳性的杂交瘤细胞经克隆化后,只获得了3株分泌抗HBsAgIgM抗体的杂交瘤克隆。对这3株杂交瘤克隆分泌抗体的特异性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人源单克隆抗体交叉反应的可能原因。
孙佩芳江子卿叶敏龟井优德桥爪秀一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体外免疫淋巴细胞HBSAG
人多反应性抗体重链V区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
1993年
近年来,对 CD5 B 淋巴细胞的研究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最早发现小鼠中有两种 B 细胞世系。其中 Ly-1/CD5^+B 细胞(现称 B-la细胞)是自身抗体和天然抗体的产生者,主要分泌 IgM 型多反应性抗体(polyreactive anti-body)。其 V_H 和 V_L 部分一般不发生体细胞突变。人免疫系统中也存在相应的 CD5^+B 细胞。
张劲松叶敏
关键词:抗体基因克隆
对映选择性催化萘普生乙酯水解的多克隆抗体被引量:2
1997年
根据酶的活性中心能专一性地结合反应的过渡态,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催化反应进行的原理,模拟反应的过渡态,设计并合成一有机分子(其空间结构和电荷分布方面都与反应的过渡态相类似)作为半抗原联接载体蛋白后免疫动物,经细胞杂交技术,成功地获得具有催化功能的抗体。这种把抗体的极其多样性和酶的巨大的催化能力等特性结合在一起的催化抗体,为传统的化学和免疫学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方向。自报道第一例能催化酯水解的抗体以来,催化抗体己显示能催化多种反应,包括了酶催化的所有反应类型,如水解反应、基团转移反应、异构化反应、裂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以及一些双分子反应等。因此,设计具有特异性的催化抗体,在化学、生物学、医学等领域无疑将显示巨大的应用潜力。
胡允金杨炳辉赵河吴毓林季永镛叶敏
关键词:对映选择性水解催化多克隆抗体
抗体酶催化Oxy-Cope重排反应的研究被引量:1
2000年
经七步反应合成了Oxy-Cope重排反应的过渡态类似物-2-对羧丙氧基苯基环已醇(3),并以此为半抗原联接载体蛋白BSA制成抗原后免疫动物,从动物血清中分离纯化得到多克隆抗体。在200mmol/L的MES(4-吗啉乙磺酸)和200mmol/L的NaCl缓冲液中(pH=6.0),底物和抗体的摩尔比为100:1及37℃条件下,该抗体能催化3-对甲氧苯基-4-羟基-1,5-已二烯(1)重排生成6-对甲氧苯基-5-烯-已醛(2),v_(max)=15μmol/L·min,K_M=1025μmol/L,K_(cat.)=10min^(-1)。
杨炳辉赵菁菁陈国南季永镛叶敏
关键词:抗体酶催化多克隆抗体
抗体可变区基因结构研究的应用
1998年
抗体可变区的研究工作是免疫学中的重要领域。对抗体可变区基因结构的研究已经成为阐明免疫学研究领域中诸多重要免疫过程和机制的重要入口。根据近年来这方面的最新研究报道对抗体可变区基因结构研究应用的主要方面作了详细的分析与讨论。
李宗东叶敏
关键词:抗体可变区基因结构
催化2-(对甲氧苯氧基)-四氢吡喃缩醛键水解的抗体研究
1998年
以2-[对-(3-羧基)-丙基氧苯]-亚氨基哌啶(2)为半抗原,联接载体蛋白后免疫动物,并经杂交瘤技术获得十株单克隆抗体,其中一株单抗1D_1在pH=5.6,37℃条件下能催化2-(对-甲氧苯氧基)-四氢吡喃(1)缩醛键水解。
杨炳辉宋建峰赵菁菁孔黄宽季永镛叶敏
关键词:催化抗体水解半抗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