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敏
- 作品数:6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TA联合CTP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脑血管痉挛与迟发性脑缺血的相关性探讨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利用CT血管造影(CTA)联合CT灌注成像(CTP)方法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所致脑血管痉挛(CVS)与迟发性脑缺血(DCI)的相关性。方法利用CTA与CTP技术分析116例SAH病人,CTP指标包括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等,在病人入院时、病情恶化时间段及入院后14 d记录CTA图像显示的脑血管痉挛程度和迟发性局灶脑缺血的发生情况,评估发生痉挛的脑血管支配区域与脑灌注图上血流灌注面积间的相关性及不同程度脑血管痉挛导致脑血流灌注和DCI发生之间的差异。结果 45例病人无脑血管痉挛,占38.8%;51例病人发生中等程度脑血管痉挛,占44.0%;20例病人发生严重脑血管痉挛,占17.2%。61.2%脑血管痉挛病人,最少的脑缺血灌注区域与痉挛严重血管的血流区域一致,无血管痉挛区域与严重脑缺血区域CBF明显不同。20例发生严重脑血管痉挛病人中14例出现迟发性局灶脑缺血;51例发生中等程度的脑血管痉挛病人中7例出现迟发性局灶脑缺血;45例无脑血管痉挛病人中4例出现迟发性局灶脑缺血。血管痉挛降低脑血流灌注,但只有66.67%病人脑血管痉挛与乏血供的灌注区域相一致,33.33%严重脑血管痉挛的病人无迟发性脑缺血。结论虽然严重脑血管痉挛能降低脑血流的灌注水平,但血管痉挛不会直接导致迟发性脑缺血。
- 郎胜坤马铁柱郝芊芊孙艳王慧敏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CT血管造影CT灌注成像脑血管痉挛迟发性脑缺血
- 磁共振灌注成像评估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价值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 观察磁共振灌注成像(MR-PWI)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 SAH)后脑血管痉挛(CVS)脑血流动力学的评估价值。方法 2014年1-12月收治a SAH 80例,根据CVS程度分为无血管痉挛组(23例),轻度痉挛组(19例),中度痉挛组(19例)和重度痉挛组(19例),选取同期收治的颅内未破裂动脉瘤20例作为对照组。均进行DSA和磁共振灌注成像检查,MR-PWI检测的区域包括大脑前动脉(ACA)供血区、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以及基底节区(BSGL),分析MR-PWI相对脑血容量(r CBV)、相对脑血流量(r CBF)、平均通过时间(MTT)以及达峰时间(TTP)等参数与CVS的相关性。结果 重度痉挛ACA供血区、MCA供血区以及BSGL的r CBF、r CBV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而无血管痉挛组、轻度痉挛组、中度痉挛组BSGL的r CBF以及ACA供血区的r CBF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中度痉挛组ACA供血区、MCA供血区、BSGL的TTP以及MTT均明显高与对照组(P〈0.05),且随着痉挛程度的加重,变化更加明显(P〈0.05)。CVS程度和r CBV、r CBF呈负相关(P〈0.05),但是其相关度较低(r〈0.4);CVS程度与TTP、MTT呈正相关(P〈0.05),为中度相关(0.308〈r〈0.744)。结论MR-PWI检查能够定量提供脑组织血流灌注的信息,指导CVS的临床诊疗。
- 郎胜坤许厚银董月青马铁柱孙艳郝芊芊王慧敏
- 关键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磁共振灌注成像
- 一例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致重型颅脑创伤术后颅内感染的救治体会被引量:3
- 2017年
- 颅内感染是急性重型颅脑创伤的常见严重并发症,致死、致残率高,显著影响预后。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病原菌的耐药率逐年上升,可供选择的敏感抗生素越来越少,有时甚至陷入无药可用的困境。本文回顾了1例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致重型颅脑创伤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救治经过,旨在总结临床经验。
- 商崇智涂悦赵明亮孙世中王慧敏周星张赛
- 关键词:克雷伯菌感染
- 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观察及其对患者血清CRP、S100水平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其对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S100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7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两组疗程均为两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一疗程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3d、7d、14d患者血清CRP与S100的水平,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随访3个月后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显著高于对照组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S100水平及对照组血清CRP均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均于治疗第7d上升至峰值,而观察组CRP一直呈降低状态,其中观察组治疗后3d、7d、14d的CRP及S100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预后情况比较观察组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疗效显著,同时能有效抑制患者血清CRP及S100水平的上升,并且安全可靠、预后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郎胜坤马铁柱郝芊芊孙艳王慧敏
- 关键词:依达拉奉尼莫地平蛛网膜下腔出血CRPS100
- 神经重症模式下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神经重症模式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入院后采用常规内科药物治疗,治疗组收住神经重症科在多参数监护下应用内科药物治疗。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定,并评定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BI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3.5%优于对照组7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神经重症能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显著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重症在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上具有优势。
- 马铁柱孙艳郝谦谦王慧敏张赛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