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亮
- 作品数:15 被引量:8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宝山区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 白术内酯3抗血小板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26
- 2016年
- 目的观察白术内酯3在体外对人血小板活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体外血小板聚集实验,采用比浊法测定不同浓度白术内酯3对血栓烷类似物(U46619)诱发的人血小板聚集的影响;运用荧光素酶检测白术内酯3对血小板ATP分泌的影响;运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分子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蛋白激酶B(Akt473)的磷酸化水平。结果白术内酯3可抑制U46619诱导下人血小板的体外聚集,其抑制效果具有浓度依赖性,各个浓度的实验组与DMSO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白术内酯3可抑制人血小板在U46619诱导下ATP的分泌且具有浓度依赖性,各个浓度的实验组与DMSO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白术内酯3处理后人血小板活化信号通路中的Akt473、Erk1/2分子的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与DMSO对照组相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白术内酯3对U46619诱导的人血小板聚集及分泌均能产生显著抑制作用,并影响其血小板活化过程中MAPK和PI3K-Akt信号通路。提示白术内酯3是一种有效的抗血小板化合物,有望成为新型抗血小板药物。
- 陈一竹杨文龙郭玲玉张明亮刘俊岭张俊峰
- 关键词:血小板血栓心血管疾病
- 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准确性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 分析影响平板运动试验(TET)诊断冠心病准确性的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疑似冠心病且最终行CAG的448例患者,研究患者性别,冠脉病变部位和狭窄程度,心肌桥,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史对TET诊断冠心病准确性的影响.结果 TET对不同性别患者及不同病变位置(冠脉狭窄程度>50%)的检出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冠状动脉狭窄程度>70%的患者中,TET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T对不同冠脉狭窄程度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行TET诊断冠心病,其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预测准确性均大于非糖尿病、非高血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脂血症、伴有侧支循环、血管闭塞是TET产生假阴性结果的独立影响因素,高血压、吸烟史是TET产生假阳性结果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TET诊断冠心病结果的准确性受患者冠脉狭窄程度、病变位置及多种临床病史及危险因素的影响,充分了解TET假阳性和假阴性产生的原因,并结合患者临床特征和其他合并症,可有效提高TET评估的准确性和预测能力.
- 田丁谢倩倩韦小未郭玲玉张明亮张俊峰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影响因素平板运动试验
- 辅酶Q_(10)对大鼠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辅酶Q_(10)对Wistar大鼠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变程度和斑块内胶原含量的影响。方法 38只Wistar大鼠随机选7只为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余31只大鼠给予高脂饲料+维生素D3腹腔注射+卵清白蛋白腹腔注射制备动脉粥样硬化模型,13周后随机选取3只大鼠行主动脉组织病理检查HE染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为造模成功。造模成功后将余28只大鼠随机分为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模型组)、辅酶Q_(10)治疗组(辅酶Q_(10)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阿托伐他汀组)、辅酶Q_(10)+阿托伐他汀治疗组(联合组),每组各7只。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其余3组分别给予辅酶Q_(10)30mg/(kg·d),阿托伐他汀5mg/(kg·d),辅酶Q_(10)30mg/(kg·d)+阿托伐他汀5mg/(kg·d),连续8周。取主动脉弓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运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检测各组斑块面积、胶原面积,血管横截面积,计算校正斑块面积(斑块面积/血管横截面积)与校正胶原面积(胶原面积/血管横截面积)。结果联合组主动脉弓校正斑块面积为(0.04±0.01),低于阿托伐他汀组(0.10±0.02)、辅酶Q_(10)组(0.09±0.02)和模型组(0.17±0.05)(P<0.05),辅酶Q_(10)组和阿托伐他汀组低于模型组(P<0.05),辅酶Q_(10)组与阿托伐他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主动脉弓校正胶原面积为(0.33±0.03),高于阿托伐他汀组(0.27±0.03)、辅酶Q_(10)组(0.29±0.04)和模型组(0.18±0.03)(P<0.05),辅酶Q_(10)组和阿托伐他汀组高于模型组(P<0.05),辅酶Q_(10)组与阿托伐他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辅酶Q_(10)可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增加斑块内胶原含量而增强斑块稳定性。
- 孙姬陈一竹郭玲玉韦小未张明亮张俊峰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辅酶Q10斑块稳定性
- KRT8、ANK1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 2016年
- 目的验证经内皮微粒蛋白组学筛选出的差异蛋白细胞角蛋白8(keratin8,KRT8)和锚蛋白1(Ankyrin 1,ANK1)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0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以20例造影阴性患者为对照组,收集其外周静脉血,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KRT8、ANK1浓度,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程度使用Gensini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分组。结果 KRT8、ANK1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浓度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在冠心病亚组中,Gensini评分高分组与低分组之间KRT8、ANK1浓度差异对比分析,其均P<0.05,且ANK1、KRT8浓度差异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KRT8、ANK1与冠心病有关联,且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 韦小未郭玲玉陈一竹周瑶瑶张明亮张俊峰王长谦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角蛋白锚蛋白GENSINI评分
- ANGPTL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梗死相关动脉自发性再通的关系
- 张明亮杨文龙周旋孙垭娉张俊峰
- 白术内酯Ⅱ抗血小板作用及对血小板中蛋白激酶B磷酸化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0
- 2016年
- 目的观察白术内酯Ⅱ在体外对小鼠和人血小板活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体外血小板聚集实验,采用比浊法测定不同浓度白术内酯Ⅱ对胶原诱发的小鼠及人血小板聚集的影响;通过血小板的铺展实验,检测白术内酯Ⅱ对人血小板铺展的作用;运用Western blot检测人血小板中蛋白激酶B(Akt473)的磷酸化水平。结果白术内酯Ⅱ可抑制胶原刺激下小鼠和人血小板的体外聚集(P<0.01);经白术内酯Ⅱ处理后的人血小板铺展面积缩小(P<0.01);人血小板中Akt473分子的磷酸化水平降低(P<0.01)。结论白术内酯Ⅱ对胶原诱导的小鼠和人血小板聚集能产生显著抑制作用,对人血小板的铺展也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血小板活化过程中的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提示白术内酯Ⅱ是一种有效的抗血小板化合物。
- 陈一竹杨文龙郭玲玉张明亮刘俊岭张俊峰
- 关键词:血小板血栓蛋白激酶B
- 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9
- 2015年
-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TET)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疑似冠心病患者619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为冠心病330例,非冠心病289例;其中448例患者行TET,171例患者行冠状动脉CTA。以CAG作为金标准,观察TET与CTA对冠心病的诊断效能,并分析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狭窄程度及病变位置对两者诊断结果的影响。结果 TET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76.9%,特异度为42.7%,准确率为59.2%;CTA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94.7%,特异度为66.7%,准确率为85.4%。TET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不同病变支数及病变位置(狭窄率>50%)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039、3.452,P>0.05);TET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病变位置(狭窄率>70%)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776、6.599,P<0.05)。冠状动脉CTA对冠状动脉不同病变支数、狭窄程度、病变位置(狭窄率>50%)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121、0.508、0.887,P>0.05)。结论 TET及冠状动脉CTA对冠心病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TET更安全、无创,冠状动脉CTA的诊断效能更高,临床上应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选择。
- 田丁谢倩倩韦小未郭玲玉张明亮张俊峰
- 关键词:冠心病平板运动试验CT血管成像
- 辅酶Q10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脂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辅酶Q10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血脂及主动脉斑块内白细胞介素6(IL-6)、脂蛋白磷脂酶A2(lipoprotein-phospholipase A 2,LP-PLA2)、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 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空白对照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辅酶Q10组、阿托伐他汀组、辅酶Q10+阿托伐他汀组。空白对照组大鼠予常规饲料喂养,其余4组大鼠行动脉粥样硬化建模成功后,辅酶Q10组、阿托伐他汀组、辅酶Q10+阿托伐他汀组大鼠分别给药8周,取动脉血及完整主动脉,检测血脂水平,采用连续法检测血清对氧磷酶1及LP-PLA2活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氧化型高密度脂蛋白(HDL)及丙二醛含量。取主动脉根部,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蛋白印迹法检测IL-6、LP-PLA2及s ICAM-1表达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的血清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B及氧化型HDL、丙二醛水平均明显上升,而HDL水平、血清对氧磷酶1活性下降,LP-PLA2活性增高,斑块内IL-6、LP-PLA2及s ICAM-1表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辅酶Q10处理后,辅酶Q10组大鼠血清三酰甘油、胆固醇及载脂蛋白B较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HDL上升,LDL下降,血清对氧磷酶1活性增加和LP-PLA2活性下降,血清氧化型HDL及丙二醛下降,主动脉斑块内IL-6、LP-PLA2、s ICAM-1表达显著下降(P<0.05),另辅酶Q10可增强阳性对照药阿托伐他汀的效果(P<0.05)。结论:辅酶Q10可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的血清HDL含量,改善其HDL功能,降低其体内的氧化应激水平和影响主动脉炎症因子的表达,从而可能发挥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减少斑块破裂的作用。
- 孙姬陈一竹郭玲玉韦小未张明亮张俊峰
- 关键词:辅酶Q10动脉粥样硬化对氧磷酶1炎症因子
- 对氧磷酶1和脂蛋白磷脂酶A_2与冠心病的相关性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对氧磷酶1(PON1)与脂蛋白磷脂酶A_2(LP-PLA_2)活性与冠脉病变支数及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入选88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组,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排除冠心病的32例患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PON1、LP-PLA_2活性,对PON1、LP-PLA_2活性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斑块稳定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PON1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活性均值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而降低(P<0.05);在斑块不稳定组PON1活性明显低于斑块稳定组(P<0.05)。冠心病患者血清LP-PLA_2活性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而升高(P<0.05),且与患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血清PON1及LP-PLA_2活性与冠心病的发生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有相关性,PON1活性降低可作为冠状动脉斑块趋于不稳定的观察指标。
- 孙姬郭玲玉张明亮陈一竹张田田张俊峰
- 关键词:对氧磷酶1冠心病
- ANGPTL2表达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关联性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样蛋白(angiopoietinlike protein,ANGPTL)2表达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关联性及其意义。方法冠心病患者121例分为2组:ACS组〔88例,其中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48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40例〕和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3例)。收集外周血血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ANGPTL2的浓度;抽吸获得STEMI患者的冠脉血栓,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ANGPTL2在冠脉血栓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ANGPTL2血浆浓度在ACS组显著高于SAP组(P<0.01),并且在STEMI组也显著高于NSTE-ACS组(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ANGPTL2为ACS的独立相关因素(OR=3.15,95%CI,1.64-6.02,P<0.01)。ANGPTL2在STEMI患者的冠脉血栓中高表达。结论 ANGPTL2在ACS患者中高表达是ACS患者的独立相关因素,也可能与血小板成栓有密切关系。
- 郭玲玉陈一竹杨文龙张明亮周璇许盛松张俊峰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血小板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