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安平

作品数:6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北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十堰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血压
  • 2篇医案
  • 2篇中医
  • 2篇疗效
  • 2篇高血压
  • 1篇新型冠状病毒
  • 1篇虚证
  • 1篇阳虚
  • 1篇阳虚证
  • 1篇药疗
  • 1篇药疗法
  • 1篇医案研究
  • 1篇医药疗法
  • 1篇抑素
  • 1篇阴虚
  • 1篇阴虚阳亢
  • 1篇阴虚阳亢型
  • 1篇张学文教授
  • 1篇症状

机构

  • 6篇湖北中医药大...
  • 3篇十堰市中医医...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十堰市人民医...
  • 1篇东风公司总医...
  • 1篇湖北中医药高...
  • 1篇十堰市太和医...
  • 1篇十堰市妇幼保...
  • 1篇十堰市太和医...

作者

  • 6篇刘安平
  • 2篇刘安平
  • 1篇刘先军
  • 1篇范海斌
  • 1篇徐鹏
  • 1篇黄斌
  • 1篇于琦
  • 1篇周琴
  • 1篇刘吉善
  • 1篇李军
  • 1篇张春霞
  • 1篇陈刚
  • 1篇曹阳

传媒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陕西中医
  • 1篇中国中医药图...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张学文教授辨证论治高血压病经验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整理大师辨证论治高血压病的一般规律及遣方用药特点。方法:本文从跟师三年期间记录的老师门诊医案中收集整理出高血压病案609例,统计发现"肝热血瘀"是老师用于高血压病的常见证属诊断,而与主证为肝热血瘀相对应的主方是清肝活血功效的变通天麻钩藤汤或脑清通汤。另外若兼证为肝热血瘀则合方会出现变通天麻钩藤汤的药物组成。即使在证属诊断中未出现肝热血瘀的高血压病案中,配药中亦会出现清肝热潜肝阳、活血化瘀的药对。结论:"肝热血瘀"为贯穿高血压病病程始终的基本病机;病证、方证、药证、量证四证结合是立法遣方用药的一般规律。
刘安平李军
关键词:中医师
贯煎方治疗阴虚阳亢型难治性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贯煎方配合西药常规疗法治疗阴虚阳亢型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8年6月在湖北省十堰市中医医院刘吉善专家门诊就诊的阴虚阳亢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160例,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方法进行观察,研究过程中原用西药降压药不变。安慰剂对照阶段:以1∶1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贯煎方组和安慰剂组,观察2组治疗1周的血压变化。自身对照阶段:安慰剂组患者治疗1周后改服贯煎方中药汤剂,与原贯煎方组一样均服用4周,观察中药治疗前后血压、症状、血浆内皮素-1(ET-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及其比值、血清胱抑素C(Cys C)和β2-微球蛋白(β2-MG)变化。结果治疗1周后,安慰剂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而贯煎方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下降(P均<0.05)。自身对照阶段:中药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下降(P均<0.05),收缩压平均降幅为41.3 mmHg(1 mmHg=0.133 kPa),舒张压平均降幅为18.78 mmHg;症状积分显著降低(P<0.05),症状显效率为75.6%(121/160);ET-1、Cys C、β2-MG水平及ET-1/CGRP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CGRP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贯煎方内服治疗阴虚阳亢型难治性高血压能进一步降低患者血压,改善临床症状,并对肾脏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中药复方调节ET-1与CGRP水平,平衡二者对血管的舒缩作用有关。
刘安平刘安平刘吉善黄斌范海斌徐鹏张春霞王熙陈刚
关键词:难治性高血压内皮素-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
基于数据分析的衰老相关医案研究
1研究的目的及意义通常情况下,人们认为年过六十,症见发白、齿脱、目昏、耳聋,方为衰老。实际上衰老是个广义的概念,现代研究已经发现,人类衰老的进程自胚胎发育期已经启动[1]。衰老主要出现在六十岁以后,但即便是在婴幼儿时期也...
刘安平
关键词:衰老医案数据分析肾阳虚证
文献传递
加味桑菊饮治疗风热犯肺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评价加味桑菊饮治疗风热犯肺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2月11日—3月8日在十堰市新冠肺炎第二定点救治医院治疗的风热犯肺证新冠肺炎确诊患者30例,为轻型和普通型,近3 d无发热。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5例和治疗组15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味桑菊饮干预,观察记录2组患者治疗10 d后主要症状消失率、症状评分、肺损伤程度评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淋巴细胞计数、核酸转阴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0 d后,治疗组咳嗽、胸闷、纳差、便溏消失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症状评分、肺损伤程度评分及血清hs-CRP水平均较入组时明显降低(P均<0.05),淋巴细胞计数均较入组时明显升高(P均<0.05),治疗组症状和肺损伤程度好转幅度和hs-CRP水平、淋巴细胞计数好转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治疗后核酸转阴率为40.0%(6/15),治疗组为66.7%(10/1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药联合加味桑菊饮治疗风热犯肺证新冠肺炎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小肺部感染范围,并能促使hs-CRP及淋巴细胞计数趋向正常,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但对核酸转阴率影响不明显。
刘安平刘安平廖军委汪雪琴刘先军刘先军曹阳曹阳
关键词:淋巴细胞超敏C反应蛋白
中药内服外用结合光子嫩肤技术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
目的:中药内服、中药外敷、光子嫩肤技术三者结合(以下称综合治疗组)治疗黄褐斑,并通过与中药治疗、光子治疗的单独应用做对照比较,观察色斑面积及颜色变化,采用评分法研究他们治疗黄褐斑疗效的差别,筛选治疗黄褐斑的优化治疗方案,...
刘安平
关键词:黄褐斑中药治疗光子嫩肤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中医呕吐症状术语规范化探究
2024年
目的对古今医案中呕吐症状描述进行规范,为呕吐症状术语规范化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古今医案云平台2.3.5、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收集古今医家治疗呕吐的医案,对医案内容进行标注,收集古今医家对呕吐症状描述的原始资料,采用复合症状拆分、有效症状提取、逻辑关系保留3种方式进行预处理,运用症状分类将处理后的资料分为呕吐物质、呕吐发作时间、呕吐发作程度3类,采用首选术语制定、逻辑类化、量化分级3种方法对呕吐症状进行规范化。结果得到呕吐症状术语37条,其中呕吐物性质类术语25条、呕吐发作时间类术语10条、呕吐发作程度类术语2条。结论本研究初步形成了中医呕吐症状规范化术语,解决了呕吐症状内容繁杂、归类不明确等问题。
谭海锋刘安平于琦吕倩倩陈泽禄
关键词:呕吐症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