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蓓 作品数:8 被引量:16 H指数:3 供职机构: 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育部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更多>> 发文基金: 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化学工程 轻工技术与工程 理学 更多>>
含氢苯基硅树脂的制备及其在涂层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6年 在固体酸催化下,以苯基三乙氧基硅烷(PTES)、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DMES)、四甲基环四硅氧烷(D4^H)、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六甲基二硅氧烷(MM)和四甲基二硅氧烷(D2^H)为主要原料,通过水解缩聚法合成了一系列Si—H键、D链节含量分别不同的含氢苯基硅树脂HPSR。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 H NMR)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将所制的HPSR与乙烯基硅橡胶VPS以n(Si—H)∶n(Vi)=1.2∶1.3的摩尔比混合,并加入剂量的络合铂催化剂、铂抑制剂,以及占总质量10%的白炭黑和钛白粉,在160℃下固化10-15min即制得透明的耐高温硅橡胶涂层,并对其耐热性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HPSR分子中Si—H键含量为5mmol/g,MD∶MR=10%时,对应制备的涂层耐热性、柔韧性以及力学性能最佳。 王婷婷 安秋凤 张蓓 潘家炎关键词:硅树脂 耐高温 柔韧性 力学性能 涂层 超支化聚氨酯氟代聚丙烯酸酯的合成与应用 以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聚乙二醇(PEG-600)、三乙醇胺(TEOA)、丙烯酸羟乙酯(HEA)等为原料,合成以双键封端的超支化聚氨酯(HPU),再与全氟己基乙基丙烯酸酯(C6F)、甲基丙烯酸十八酯(SMA)、丙... 贾磊 安秋凤 潘家炎 张蓓 康少冉 马立博关键词:合成工艺 织物整理 文献传递 纳米杂化SiO_2织物防水涂层研究 被引量:2 2015年 以含氢硅油(PHMS)、十六烯(HDE)和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S)为原料,通过硅氢化加成反应制得长碳链/烷氧基共改性硅油(PHV)。用红外光谱(FTIR)对PHV进行结构表征。采用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氨基改性纳米硅溶胶和PHV依次对棉织物进行处理,制备防水涂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涂层的膜微观形貌,用静态接触角测量仪、白度仪和柔软度仪测定了织物应用性能。结果表明,整理后织物表面存在大量疏水杂化纳米微突体,随PHV用量的增加,织物的柔软度降低,白度的变化较小,织物表面水的静态接触角达到142.1°,有较好的防水性。 张蓓 安秋凤 潘家炎 王婷婷 贾磊关键词:纳米杂化 硅氢加成 硅溶胶 防水涂层 纺织染整助剂 超支化聚氨酯氟代聚丙烯酸酯的合成与应用 被引量:4 2015年 以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聚乙二醇(PEG-600)、三乙醇胺(TEOA)、丙烯酸羟乙酯(HEA)等为原料,合成以双键封端的超支化聚氨酯(HPU),再与全氟己基乙基丙烯酸酯(C6F)、甲基丙烯酸十八酯(SMA)、丙烯酸羟乙酯(HEA)、丙烯酸丁酯(BA)等,通过自由基聚合,合成超支化聚氨酯氟代聚丙烯酸酯(HPUFA)。通过红外光谱(FTIR)、场发射扫描电镜(SEM)、接触角测量仪等对产物结构、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当n(NCO)/n(OH)=1.4时,HPUFA用量1.5 g/100 g乙酸乙酯时应用效果较佳;经HPUFA处理的织物接触角达到137.5°,静态吸水时间达9.5 h,疏油等级6级。 贾磊 安秋凤 潘家炎 张蓓 康少冉 马立博关键词:超支化 聚氨酯 氟代聚丙烯酸酯 防水 纺织染整助剂 封闭型水性聚氨酯改性氟代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与应用性能研究 以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乙二醇(PEG-600)、三乙醇胺(TEOA)、丁酮肟(MEKO)等为原料合成封闭型水性聚氨酯(WPU).再与全氟己基乙基丙烯酸酯(C6F)、甲基丙烯酸十八酯(SMA)、丙烯酸羟丙酯(... 贾磊 安秋凤 张晓荣 张蓓 马立博 王婷婷关键词:织物整理剂 氟代聚丙烯酸酯 纳米杂化二氧化硅防水涂层的制备与应用 以含氢硅油(PHMS)、十六烯(HDE)和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S)为原料,通过硅氢化加成反应制得长碳链/烷氧基共改性硅油(PHV)。用红外光潜(FT-IR)对PHV进行结构表征,采用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 张蓓 安秋凤 潘家炎 王婷婷 贾磊关键词:织物整理 防水涂层 文献传递 封闭型聚氨酯氟代聚丙烯酸酯的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4 2016年 以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乙二醇(PEG-600)、三乙醇胺(TEOA)、丁酮肟(MEKO)等为主要原料,合成了封闭型水性聚氨酯(WPU),再与全氟己基乙基丙烯酸酯(C6F)、十八烷基丙烯酸酯(SMA)、丙烯酸羟丙酯(HPA)、苯乙烯(ST)等,经乳液聚合,制备了封闭型聚氨酯氟代聚丙烯酸酯乳液(WPUFA),并采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仪、场发射扫描电镜及接触角测量仪等对产物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与分析。将WPUFA用于涤纶织物疏水性整理,测试并探讨了整理后织物的疏水、疏油等性能,并与氟代聚丙烯酸酯进行对比。结果表明,WPUFA乳液有较好的物化性能,其乳胶膜的热稳定性较好;WPUFA乳液用量为25 g/L时应用效果较佳,其静态接触角可达到138.5°,疏水性达到90分,疏油等级达到5级。 贾磊 安秋凤 张晓荣 张蓓 马立博 王婷婷关键词:性能分析 涤纶 疏水性 疏油性 纳米杂化氟硅防指纹剂的制备及涂层性能研究 被引量:5 2016年 将正硅酸乙酯(TEOS)、1,2-双(三乙氧基硅基)乙烷(BTESE)以及全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POTS)通过水解缩合反应,制得纳米杂化氟硅防指纹剂TBF—SiO2。通过红外光谱(FT-IR)、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计、热重分析仪(TG)、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等仪器对其分别进行了结构表征、透光率及热性能分析和微观形貌观察等。结果表明:当TBF—SiO2涂层的应用温度在25-200℃之间、n(POTS):n(TEOS)=3:10、TBF-SiO2的质量分数为0.6%、喷涂层数为2层时,得到的涂层热稳定性和透明度良好、附着力强且疏水疏油性最佳,其水和油接触角分别达到了121.6°、101.7°。经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可观察到规则且粗糙不平的类似于荷叶表面的微纳米级结构,实现了无机粒子和低表面能材料在玻璃表面的有机结合。 乔变莉 安秋凤 潘家炎 张蓓 李晓璐关键词:水解缩聚 纳米杂化 氟硅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