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飞

作品数:9 被引量:53H指数:5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兵团青年科技创新资金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水利工程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灌区
  • 4篇干旱
  • 3篇需水
  • 3篇生态需水
  • 2篇多目标优化
  • 2篇生态
  • 2篇主成分
  • 2篇主成分分析
  • 2篇旱灌
  • 2篇干旱灌区
  • 1篇地表水
  • 1篇地下水
  • 1篇地下水埋深
  • 1篇调度
  • 1篇信息熵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用水结构
  • 1篇优化配置
  • 1篇运营管理
  • 1篇蒸发法

机构

  • 9篇石河子大学

作者

  • 9篇彭飞
  • 7篇何新林
  • 7篇刘兵
  • 7篇张叶
  • 6篇张少博
  • 2篇吉磊
  • 1篇刘洪光
  • 1篇叶建威
  • 1篇唐凯

传媒

  • 2篇节水灌溉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长江科学院院...
  • 1篇石河子大学学...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年份

  • 2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玛纳斯河下游灌区地下水埋深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被引量:18
2015年
根据新疆玛纳斯河下游莫索湾灌区具有代表性的14个长期观测井多年(1998—2010年)地下水位数据,运用水量均衡法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分析了灌区地下水埋深动态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研究区除147团地下水埋深略有减小外,其他各区地下水埋深均呈增大趋势,其中150团地下水埋深增大最为明显。灌区地下水埋深变化存在时空差异,并且在2004年之后的不同年份出现了变化趋势转折,其根本原因是受到了灌溉入渗和地下水开采的影响。灌区地下水埋深年际、年内变化基本都呈现出人工-自然双重影响下的变化特征,年内变化最为明显,且不同区域影响地下水位变化的主次因素有所不同。总体而言,人类活动已经成为玛纳斯河下游灌区地下水埋深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其次是自然因素,其中灌溉入渗、地下水开采和潜水蒸发是影响研究区地下水埋深变化的主要因素。
吉磊刘兵何新林唐凯彭飞张叶
关键词:地下水埋深突变检验影响因素
新疆山区水库参与调度后平原水库废弃可行性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新疆山区水库参与调度后部分平原水库可不再承担原有任务,使平原水库废弃成为可能。以玛纳斯河灌区夹河子水库为例,对比分析夹河子水库废弃前后灌区种植业与水库群联合调度方案的变化,确定平原水库废弃的可行性及对灌区种植业与水库群联合调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夹河子水库废弃可以降低水库群年蒸发(980.9万~1 884.0万m^3)与渗漏(135.7万~878.2万m^3)损失;丰水年与平水年增加水库群弃水量(分别增加3 474.4万,1 360.1万m^3),枯水年减少弃水量(2 140.1万m^3);显著提高灌区种植业产值(30.8%~43.9%)与种植面积(17.4%~29.9%)。故山区水库参与调度后夹河子水库废弃可行,而新疆其他类似地区也可以有选择地废弃部分水深浅、库容小、安全状态差的平原水库。
张少博何新林刘兵彭飞张叶
关键词:种植业水库群联合调度
干旱灌区用水结构演变及驱动力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干旱灌区的用水结构均衡度关系到整个区域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选择位于新疆天山北坡的兵团大型垦区——石河子垦区为研究典型区,根据垦区1988-2011年的各用水情况,利用信息熵理论分析了垦区用水结构演变规律,并进一步利用及Hurst系数判断其趋势持续性,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灌区用水结构的主要驱动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垦区的用水结构熵值总体处于均衡度较低水平,其用水结构信息熵值均不超过0.5,这与兵团垦区农业用水比重过高,行业间用水不均衡的现实情况相符合;(2)垦区用水结构信息熵值呈持续稳定的上升趋势,表明其近30年来新疆兵团垦区水资源分配农业用水进一步下降,工业、生活用水、生态用水比例进一步提高,用水结构向趋于均衡的结构发展,符合新疆绿洲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针;(3)以节水技术及产值为主的社会经济因素对其用水结构演变过程起主导作用,且社会经济因素、气候变化因素及水资源因素对灌区用水结构变化的综合贡献率都达到了80%。基于上述驱动因素,最终提出调整种植结构、控制种植规模规模及调整产业结构相结合以提高垦区用水均衡度,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刘兵何新林张少博彭飞张叶
关键词:用水结构信息熵主成分分析
干旱灌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地下水作为干旱区的主要水源,研究其变化规律及其驱动因素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玛纳斯河流域典型灌区147团1996-2010年的地下水位监测资料,采用水均衡法对灌区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影响地下水位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该地区地下水动态处于正均衡状态,均衡差为246.322万m3/a,地下水年内、年际变化的趋势都逐渐减小。人为因素的影响占64%,比自然因素对该地区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大,其中灌水量和开采量是影响该地区地下水埋深的主要因子,它们的荷载分别为0.945和0.930。
张叶刘兵何新林张少博彭飞
关键词:水均衡主成分分析干旱灌区
基于生态的新疆干旱灌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被引量:5
2017年
针对新疆干旱灌区水资源匮乏、降雨稀少、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本文建立了基于生态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原则、优化配置模型流程图和以生态需水满足度最大为生态目标、区域经济效益最大为经济目标、各子区域人均净效益变化率的均方差最小为社会目标的多目标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在此基础上以阿拉尔灌区为研究区,建立灌区节点图,并根据数学模型进行归一化处理,加权求得综合配置目标,采用MATLAB软件计算出该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最后得到阿拉尔灌区的供水及配水方案:灌区地表水、地下水、其他可利用水供水比例为92.1∶6.4∶1.5,生态、生产、生活配水量比例为27∶71.1∶1.9。计算结果与实际值基本吻合,表明上述优化配置模型可靠可为同类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及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参考。
彭飞刘兵张少博张叶何新林
关键词:干旱灌区生态需水多目标优化
定深活塞式水样采集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地表水体如江河、湖泊及海洋等不同深度水样采集的定深活塞式水样采集器。一种定深活塞式水样采集器,包括一筒体,其特征在于在筒体的上端设置有缆线,所述筒体上部设有内外相连通的上通孔,在所述的筒体内部设置有...
吉磊何新林刘兵刘洪光张少博叶建威彭飞张叶
文献传递
面向生态的阿拉尔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水资源是维持人类生存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性物质资源,是一切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塔里木河流域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其水资源的短缺及水资源使用不合理问题较为突出,此外,塔河上游地区大力发展农业,且种植规模不合理...
彭飞
关键词:生态需水优化配置多目标优化生态环境
中船重工海为(新疆)公司运营管理提升策略
随着外部环境不断变化,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推进,虽然行业监管标准不断提高,管理方法、技术不断创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也大大提高,但是,与此同时发电企业管理却面临着新的...
彭飞
关键词:运营管理竞争优势
干旱区荒漠植被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研究被引量:12
2017年
潜水蒸发法和面积定额法是计算植被生态需水量的常用方法,而目前研究中,仅运用一种方法进行干旱区生态需水量的计算,为了解决其计算方法单一、研究结果合理性存在争议,并确定干旱区荒漠植被合理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的问题,研究以2013年塔里木河干流上游区为参考区域,通过遥感技术解译该地区各荒漠植被的面积,运用潜水蒸发法和面积定额法计算该区荒漠植被生态需水量,并计算其相对差值百分比,且与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结果分别为54.33%、41.39%、52.78%,其值皆为50%左右,相差较小,表明了潜水蒸发法及面积定额法计算干旱区荒漠植被生态需水的合理性,并通过均值计算确定干旱区荒漠植被合理的生态需水量,即2.65亿m3,可应用于其他干旱地区荒漠植被合理生态需水量的确定。
彭飞何新林刘兵张少博张叶
关键词:荒漠植被生态需水干旱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