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铭
- 作品数:9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胰腺癌患者血浆中microRNA-100水平的测定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检测microRNA-100(miR-100)在胰腺癌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3例胰腺癌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浆,采用定量茎-环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血浆中miR-100的表达水平,统计分析正常对照组与胰腺癌组血浆中miR-100表达差异及其表达水平与胰腺癌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胰腺癌患者血浆中miR-100水平(0.61±0.24)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38±0.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腺癌患者血浆中miR-100水平在不同性别、年龄、吸烟、临床分期、局部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CA199浓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腺癌患者血浆中miR-100水平增高,miR-100可能参与了胰腺癌的发生过程。
- 张铭赵朝李晓利许君望黄蓉吉亚红张娜娜李娜
- 关键词:胰腺癌临床病理参数
- 生长分化因子5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hGDF5的构建、鉴定及其活性检测
- 2016年
- 目的构建生长分化因子5(growth/differentiation factor 5,GDF5)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 DNA3.1(+)/h GDF5,并对其进行鉴定和活性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中人GDF5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以p CA350-h GDF5质粒为模板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获得GDF5基因,并与pc DNA3.1(+)质粒连接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 DNA3.1(+)/h GDF5。pc DNA3.1(+)/h GDF5经限制性内切酶消化、PCR扩增进行鉴定。将pc DNA3.1(+)/h GDF5分别转染MC615细胞及293细胞,利用PCR、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荧光法检测GDF5 m 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真核表达质粒pc DNA3.1(+)/h GDF5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PCR扩增表明构建成功,PCR、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真核表达质粒pc DNA3.1(+)/h GDF5能在MC615细胞及293细胞中稳定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c DNA3.1(+)/h GDF5,为进一步研究GDF5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 杨治张铭刘林彭侃许鹏
- 关键词:生长分化因子5质粒活性
- 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浆和关节滑液中microRNA-365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 探讨膝骨关节炎(KOA)患者血浆和关节滑液中micro RNA-365(mi R-365)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住院治疗的5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和43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患者血浆和关节滑液中mi R-365的表达水平,并统计分析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浆和关节滑液中mi R-365的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浆、关节滑液中mi R-365水平分别为(1.69±0.42)、(1.44±0.36),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血浆、关节滑液中mi R-365水平分别为(1.28±0.27)、(1.25±0.19),二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浆中mi R-365水平与关节滑液中的水平之间呈正相关(r=0.631,P〈0.05)。结论 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浆、关节滑液中mi R-365水平增高,提示mi R-365可能参与了膝骨关节炎的病理过程。
- 杨治张铭刘林彭侃许鹏
- 关键词:骨关节炎微小RNA血浆关节滑液
- 结肠癌患者血浆中microRNA-100的检测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血浆中microRNA-100(miR-100)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茎环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检测40例结肠癌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血浆中miR-100的表达水平,统计分析miR-100表达水平与结肠癌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结肠癌患者血浆中miR-100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39±0.14 vs 0.65±0.21,P<0.01);结肠癌患者血浆中miR-100水平在不同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肿瘤的淋巴转移、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明显相关(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血浆中miR-100水平降低,miR-100可能参与了结肠癌的病理过程。
- 张铭李晓利许君望黄蓉吉亚红张娜娜李娜
- 关键词:结肠癌微小RNA病理特征
- 达格列净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通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不同时间点急性给药达格列净,探讨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0只大鼠进行同等程度的心脏I/R刺激。将大鼠分为四个干预组:对照组、预处理组、缺血组、再灌注开始时组,快速给予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1 mg/kg)。监测各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大小、左室功能和心律失常情况。结果:缺血前给予达格列净可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的频率、减小心肌梗死面积,使心肌I/R损伤后左室功能得到改善,从而达到最大程度的心脏保护作用。缺血期间给予达格列净也显示出心脏保护作用,但效果较缺血前给药降低。结论:心脏I/R损伤时急性给药达格列净可通过减少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左室功能和减少心律失常而发挥心脏保护作用。
- 张铭张娜娜余信周国琼李静
-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功能
- 生长分化因子5转染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5(GDF5)基因转染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大鼠BMSCs,pc DNA3.1(+)/h GDF5重组质粒转染大鼠BMSCs后,利用免疫荧光法、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GDF5蛋白及mRNA的表达,利用3H-TdR检测细胞DNA合成,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生长周期比例;利用甲苯胺蓝染色、阿辛蓝染色及PCR法检测Ⅱ型胶原的表达。结果:pc DNA3.1(+)/h GDF5重组质粒转染大鼠BMSCs后可以稳定表达,转染pc DNA3.1(+)/h GDF5重组质粒的BMSCs cpm值明显高于未转染BMSCs组(P<0.05);转染pc DNA3.1(+)/h GDF5重组质粒的BMSCs的G1期和G2期细胞的比例下降,S期细胞的比例上升;转染pc DNA3.1(+)/h GDF5重组质粒的BMSCs的Ⅱ型胶原的表达水平增高。结论:pc DNA3.1(+)/h GDF5重组质粒可以成功转染大鼠BMSCs,促进BMSCs增殖并诱导其向软骨细胞分化。
- 杨治张铭许鹏
- 关键词:生长分化因子5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软骨细胞基因转染
-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表达谱的变化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诱导的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与正常HUVEC中表达谱的差异。方法:采用lnc RNA芯片检测ox-LDL诱导的损伤HUVEC与正常HUVEC中lncRNA及mRNA的表达差异,筛选出HUVEC损伤相关的lncRNA。结果:相对于正常HUVEC,在ox-LDL诱导的损伤HUVEC中表达上调和下调超过2倍的lncRNAs和m RNAs分别有139种和113种,上调和下调超过4倍的lncRNAs和mRNAs分别有35种和28种。结论:与正常HUVEC比较,ox-LDL诱导的损伤HUVEC中lncRNA的表达谱显著变化,lncRNA可能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 张铭纪玉强谢梅王楠赵朝
-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 结肠癌患者血浆中microRNA-181b水平的检测及意义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检测结肠癌患者血浆中microRNA-181b(miR-181b)的水平变化,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茎环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42例结肠癌患者及42例健康人血浆中miR-181b的水平,并分析miR-181b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0.38±0.13)相比,结肠癌患者血浆中miR-181b水平(0.64±0.22)明显升高,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肠癌患者血浆中miR-181b水平在不同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同淋巴转移、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血浆中miR-181b水平增高,miR-181b可能参与了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 张铭李晓利许君望黄蓉吉亚红张娜娜李娜
- 关键词:结肠肿瘤微小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骨折术后并发创伤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髋臼骨折术后并发创伤性关节炎(TA)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髋臼骨折术后并发TA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THA治疗。记录患者随访2年内影像学检查结果的变化情况、THA后1年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髋臼假体外展角、髋臼前倾角、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HHS)]和生活质量评定简表(SF-12)评分,以及术后1年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2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25例患者末次随访时影像学检查结果均提示髋臼假体位置良好,1例患者发生髋臼侧假体无菌性松动合并髋臼钢板断裂,1例患者发生髋臼陶瓷内衬碎裂。术后1年,患者的髋臼假体外展角为(40.49±4.07)°,髋臼前倾角为(13.70±4.94)°,伤口均愈合良好,均未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关节感染、假体周围骨折、关节脱位等并发症,且患者的HHS,以及SF-12评分中的生理评分和心理评分均高于术前(均P<0.05)。结论THA是髋臼骨折术后并发TA的有效治疗手段,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高航杨治张铭胡守业
- 关键词:创伤性关节炎全髋关节置换术髋臼骨折髋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