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少华
- 作品数:12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文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混凝土强度与粘结滑移性能研究
- 2019年
- 材料的破坏过程取决于其性质、内部构造、变形的特点、发展程度、微裂纹的特征和扩展过程,以及内部损伤的积累等。混凝土在不同环境和不同状态下的材料破坏与特性改变一直是工程学科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文章主要对混凝土强度与粘结滑移性能展开了研究,供参考。
- 杨成福史少华
- 关键词:混凝土粘结滑移
- 川东地区建筑方案、动力设计浅谈
- 2018年
- 川东地区由于地理地形原因,发展至今现已形成了具有一定特点的建筑特色。在这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现在国家针对此类问题的解决办法又很少,为了满足建筑物安全性、适用性、舒适性的要求,针对山地建筑方案设计、山地建筑受力特点、动力设计要素以及针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希望能为建筑设计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 曾永林史少华张柳熊勇权唐先棣
- 关键词:山地建筑平整场地风荷载建筑方案动力设计山地建筑设计
- 基于性能的高层结构抗倒塌优化设计被引量:1
- 2019年
-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增高,城市人口的密度也在不断增大,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当前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物,随之未来的是人们对于高层建筑结构倒塌性能的担忧。地震作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其危害的强度和广度都是不可以忽视的,特别是地震引起建筑物连续倒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危险。如何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合理而科学的融入倒塌设计是当前建筑行业的必须解决的难题。文章阐述了建筑结构倒塌概念的内涵,并分析了高层建筑结构倒塌设计的现状,对此提出基于性能的高层建筑结构倒塌的优化设计。
- 杨成福史少华
-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
- 基于ABAQUS的木结构房屋榫卯节点加固--以云南昭通光明村为例被引量:5
- 2022年
- 对光明村木结构房屋的榫卯节点进行分析,根据实际调研结果,以光明村木结构常见节点为研究对象,提出6种加固方式,采用ABAQUS软件建模分析节点加固后的性能提升情况.结果表明:扁钢加固、马口铁加固、扁钢和马口铁组合加固、扒钉加固、钢夹板加固、钢夹板和扒钉组合加固时,榫卯接头根部的最大米泽斯应力分别为1.6,10.8,4.1,2.6,3.0,1.6 MPa,梁最大挠度分别为0.72,1.52,0.36,0.70,0.83,0.67 mm,榫卯节点加固后最大米泽斯应力和最大挠度均得到有效降低,最大米泽斯应力减少率分别为97.04%,86.25%,94.75%,96.70%,96.19%,97.97%,最大挠度减少率分别为81.59%,61.13%,90.78%,82.10%,78.77%,82.86%,双侧弧形软钢加固对节点产生的应力减少最少,马口铁加固对节点产生的最大挠度减少最少.本研究可为类似受损木结构房屋的修缮和抗震预加固提供参考.
- 石若利熊建漓张军史少华李其伦
- 关键词:有限元分析榫卯节点
- 一种高层建筑用铝模板结构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用铝模板结构,包括外框、铝模板、限位槽、卡槽和加强杆,通过在铝模板外侧的外框内侧开设了限位槽和卡槽,且在加强杆左右两侧设置了卡块,对加强杆进行安装时,只需将加强杆与外框的限位槽进行插接,使卡块...
- 史少华
- 文献传递
- 一种便于拼装的墙体框架结构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拼装的墙体框架结构,包括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右上端所设的顶板,顶板下端所设的自由板,自由板下端所设的底板,所述支撑组件的下端设有底座,且在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
- 史少华
- 文献传递
- 新工科下土木专业BIM课程体系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从不同视角分析高校土木工程相关专业在应用BIM教育中的问题所在,并结合土木工程专业的四个课程平台对BIM进行了探讨.通过技术、经济、管理和法律,提出了单一课程到平台框架集成的逐步过渡,结合了BIM高等教育的普及路径,合作引进的组织模式、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技术手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 史少华
- 关键词:高等教育课程BIM
- 浅谈西部地区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被引量:1
- 2015年
- 对西部地区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所涉及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文章从影响高层建筑物抗震性能因素分析、完善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有效对策、高层建筑抗震中结构分析及设计方法三个方面来讨论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并对未来抗震设计提出展望。
- 史少华赵丹龚洁王卫龚泰元袁森林
-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抗震
- 工程结构中支撑减震结构响应及力学性能研究
- 2021年
- 为研究不同支撑方式对钢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利用PKPM对某8层钢结构建筑进行建模,再对模型进行反应谱和Pushover分析,对比分析了四种支撑方案下的用钢量、基底剪力、层间位移等多种评价指标,在分析计算的基础上探讨支撑布置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四种布置支撑的方式均可使结构的抗侧刚度有较大的提高,不同的支撑布置方式对构件的挠度和应力比有一定程度的区别,采用方案一,结构的抗侧刚度提高显著,在小震和大震的作用下侧移均较小,其基底剪力显著大于其他三种方案,需要格外关注结构的基底应力变化;采用方案三和四,可以一定程度地减少结构成本,其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相对较不稳定,但也能保持较大的抗侧刚度,其结构响应的各项指标均能满足规范要求;采用方案二,其结构响应在所选方案中表现最不理想,但其能最大限度地将用钢量的消耗降低,同时地震作用下各结构响应指标均能满足的规范要求,在施工条件用钢量、作业环境等条件受限的情况下,可优先考虑采取此方案。
- 史少华石若利刘涛
- 关键词:支撑方式抗震性能
- 一种抗震型的混凝土短肢剪力墙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震型的混凝土短肢剪力墙,包括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内部所设的碳纤维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的后端设有外L型板,且在固定组件的前端并且在外L型板的对应位置处设有内L型板,所述碳纤维组件的主体呈菱形柱状结构,且在...
- 史少华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