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小军 作品数:15 被引量:139 H指数:7 供职机构: 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ETN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2010年 目的:观察ETN(Expert Tibial Nail)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疗效及ETN相对于普通胫骨交锁髓内钉的优点。方法:采用闭合复位ETN治疗胫骨远端骨折15例。结果:经术后5~17个月的随访,均骨性愈合,时间为3~13个月,平均3.6个月,术后双下肢均等长,功能恢复按Sanders标准进行评价:优14例,良1例。结论:ETN治疗胫骨远端骨折适应范围更广,是一种更安全方便牢固,创伤小,愈合快的方法。 蒋小军 王生介 刘伟峰 夏才伟关键词:胫骨远端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加长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 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观察加长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对于股骨转子周围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0例有手术适应证的髋部骨折合并股骨上段骨折患者进行加长型PFNA的手术,术中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对其进行随访1~24个月,均在术后3、6个月时根据"Sanders髋关节创伤后功能评分系统"对患者进行评分,将所得结果进行研究。结果:本组10例患者,全部随访成功,手术优良率达到80%,并且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断钉、螺旋刀片脱出等情况,所有患者未出现感染,伤口均Ⅰ期愈合。结论:PFNA几乎适合所有粗隆间骨折,尤其适合不稳定型骨折及合并骨质疏松者,加长型PFNA更加扩展了PFNA的手术适应证,使得PFNA的应用范围更广,但由于缺乏大量的长期随访资料,其安全性及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刘伟峰 王生介 傅斌 蒋小军 厉晓龙关键词:股骨转子周围骨折 股骨干骨折 单侧椎弓根钉固定结合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3 2012年 背景:脊柱双侧内固定广泛应用于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但长期随访发现坚强内固定形成的应力遮挡效应会导致融合椎体的骨量丢失以及临近椎体退变加速。目的:观察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01/2010-01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对45例一侧肢体为主要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经椎间孔后路椎间融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果与结论:4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全部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切口感染。JOA评分和目测类比疼痛评分两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固定后及末次随访与固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45例患者中优36例,良5例,可4例,优良率为91%。6个月后X射线及CT提示椎间融合,椎间融合器无移位,无沉降,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提示单侧神经减压椎间融合和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是可行的脊柱外科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厉晓龙 王生介 夏才伟 刘伟峰 杨雷 蒋小军关键词:椎弓根螺钉 椎间融合 腰椎间盘突出症 内固定 置入 CSC/SBA-15固化材料的体外骨生物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体外CSC/SBA-15固化材料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有序介孔材料SBA-15与硫酸钙骨水泥(CSC)粉末以5%、10%和20%质量比复合制备CSC/SBA固化材料,分为单纯CSC组(CSC组)、5%质量比组(CSC-5S组)、10%质量比组(CSC-10S组)和20%质量比组(CSC-20S组)。四组材料与hMSCs培养12h后,采用MTT测定细胞黏附,1、3、7d后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与成骨诱导液共培养,7、14d后进行碱性磷酸酶(ALP)定量,21d后茜素红染色分析。结果与细胞共培养12h后,CSC-10S及CSC-20S组材料表面黏附细胞数量大于CSC及CSC-5S组(P<0.05)。7d时,CSC-5S组、CSC-10S组和CSC-20S组的细胞增殖率高于CSC组(P<0.05),CSC-10S组和CSC-20S组表面细胞的ALP活性高于CSC组和CSC-5S组(P<0.05)。14d时,随着SBA-15含量增加,CSC/SBA-15材料的ALP活性定量水平逐渐提高;21d时,CSC-5S、CSC-10S及CSC-20S组材料表面矿化结节的茜素红染色增强。结论 CSC/SBA-15固化材料有利于hMSCs的黏附、增殖及向成骨细胞分化,有望应用于骨缺损的修复。 刘伟峰 谭红略 卞晓星 王生介 厉晓龙 蒋小军关键词:骨修复 硫酸钙骨水泥 SBA-15 全髋关节置换中臼杯放置角度对关节屈伸活动安全性的影响 被引量:6 2015年 背景: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为以脱位为表现形式的不稳定,而脱位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与假体特别是臼杯假体的置入角度失误有较大关系。目的:探究全髋关节置换中臼杯置入角度对关节屈伸活动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2月在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的60例患者。利用三维定向监测装置、CT扫描以及图像处理工具,对患者进行臼杯预设角度,设置外展角和前倾角,记录试验数据,并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结论:在外展角45°,前倾角15°;外展角60°,前倾角15°;外展角30°,前倾角15°;外展角45°,前倾角5°;外展角45°,前倾角25°,共5种条件下进行不同臼杯角度置入。根据数据统计,在前倾角均为15°的患者中,当臼杯放入时,外展角越大时,骨盆倾斜角度变化导致的患者臼杯外展角变化的范围也越大。患者骨盆前倾角的增加,臼杯前倾角会减小。随着骨盆后倾的角度增加,患者的臼杯前倾角也会变大。此外,在前倾角均为15°的患者中,让臼杯前倾角均保持一致,当患者的臼杯置放外展角增大时,骨盆倾斜角度变化进而导致的臼杯前倾角变化范围就越小。提示臼杯外展角与前倾角两者之间具有相互制约的关系;在臼杯置入时,以较大的前倾角度置入时[安全范围(15±10)°],才能够对患者股骨头更好的包容,降低脱位的概率,使得关节屈伸活动更加安全。 邵建树 厉晓龙 刘伟峰 朱州 蒋小军 季旭彪关键词:人工假体 全髋关节置换 臼杯 外展角 前倾角 单双侧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初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术治疗L4/L5椎间盘突出症的初期临床疗效及优势。方法 2008年3月~2009年6月行内固定椎体间融合术治疗L4/L5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其中单侧内固定16例,平均随访22.1个月;双侧内固定24例,平均随访20.8个月。比较2种手术患者术前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末次随访时的VAS及ODI评分、融合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2种手术患者术前VAS和ODI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的VAS及ODI评分、融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的功能参数均优于术前,单侧固定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费用方面优于双侧的患者。结论初期临床结果表明单侧内固定能够提供和双侧内固定同样的疗效,且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费用更低,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夏才伟 王生介 厉晓龙 刘伟峰 刘俊 杨雷 蒋小军关键词:腰椎 椎间盘移位 内固定器 脊柱融合术 小切口单髁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观察比较小切口单髁置换术(UKA)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单纯内侧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方法:随访本研究中因患单纯内侧间室KOA接受单髁置换术的患者15例(15膝),和拒绝接受单髁置换术而施行全膝关节置换术19例(19膝)。单髁置换组和全膝关节置换组患者均获得较为完整的临床随访,UKA组采取小切口微创技术,术中再次检查内外侧间室确保手术效果,截骨时保持5°-7°的后倾。TKA组采用等量截骨并适当松解软组织以恢复下肢力线。两种术式均不做髌骨置换,术后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8个月。对两组患者失血量、负压引流量、膝关节屈曲90°所需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进行评估。手术前后均采用HSS(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评分法对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度、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UKA组与TKA组均获得满意疗效,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假体松动,无关节翻修等并发症。UKA组与TKA组比较具有失血量少、负压引流量少,膝关节功能恢复快,创伤小,康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少等优点。结论:对于单纯内侧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UKA可取得与TKA相同的临床疗效,且具有明显的临床优点。 蒋小军 王生介 厉晓龙 赵小灵 王辉 高鑫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全膝置换 氨甲环酸注射液联合吸收性明胶海绵局部用于腰椎手术中的临床研究 2021年 目的探究氨甲环酸注射液联合吸收性明胶海绵局部用于腰椎手术中对患者术后出血、手术结局及术后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7月—2020年7月行腰椎手术患者60例,对照组仅采用吸收性明胶海绵,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氨甲环酸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前3个8 h引流量、总引流量、拔管时间、术后第1、3、7天红细胞比容(HCT)及血红蛋白(Hb)值及术后炎性因子表达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在第1个8 h引流量及总引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且两组第1个8 h引流量与第2、3个8 h的引流量差异显著,第2、3个8 h引流量差异不显著。观察组术后第1天Hb及HCT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7 d的Hb及HCT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IL-6、IL-8、CRP及TNF-α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3 d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高于治疗前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经氨甲环酸注射液联合吸收性明胶海绵治疗后,引流量大大减少,患者出血量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可有效控制患者炎性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季旭彪 蒋小军 恽诚明 厉晓龙关键词:氨甲环酸注射液 吸收性明胶海绵 腰椎手术 髓核摘除单侧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疗效 被引量:24 2011年 目的:比较单侧及双侧内固定联合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初期临床疗效,探讨单侧内固定的可行性。方法:2008年3月~2009年6月在我科行髓核摘除椎体间融合固定术治疗的单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54例,其中行单侧内固定22例,平均随访20.3个月;双侧内固定32例,平均随访19.5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融合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前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手术节段)无统计学差异,术前VAS评分及ODI评分单侧组分别为7.23分和42.36分,双侧组分别为6.96分和41.88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及ODI评分单侧组分别为2.77分和16.82分,双侧组分别为2.91分和18.75分,与术前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单侧组手术时间比双侧组平均减少22min,出血量平均减少57ml,住院费用平均减少6007元,两组住院天数无差异。结论:单侧内固定椎间融合治疗单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达到双侧内固定同样的疗效,且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费用低等优点。 王生介 厉晓龙 夏才伟 刘伟峰 刘俊 杨雷 蒋小军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 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腰椎间盘突出患者60例,采用系统抽样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选用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疗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1个月后、3个月后、6个月后疼痛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腰椎间盘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可以采用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疗法,其治疗效果尤为突出,值得推广。 季旭彪 恽诚明 蒋小军关键词:腰椎间盘切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