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文俊

作品数:9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颈椎
  • 3篇慢性
  • 2篇咽炎
  • 2篇诊治
  • 2篇证论治
  • 2篇推拿
  • 2篇退变
  • 2篇曲度
  • 2篇中医
  • 2篇疗效
  • 2篇临床疗效
  • 2篇慢性咽炎
  • 2篇颈椎曲度
  • 2篇颈椎曲度异常
  • 2篇颈椎退变
  • 1篇性关节炎
  • 1篇学术经验
  • 1篇咽部
  • 1篇咽部不适
  • 1篇咽喉炎

机构

  • 8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9篇戴文俊
  • 8篇徐文斌
  • 8篇熊俊龙
  • 6篇范炳华

传媒

  • 2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3篇2016
  • 6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物理因子干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被引量:10
2015年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主要的病理因素是由于膝关节的慢性积累性损伤和退行性改变,引起膝关节软骨变性,关节软骨面反应性增生形成骨质增生,导致关节间隙狭窄,进而引发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一系列症状。目前现代医学常选用西药注射疗法、康复疗法、物理疗法、手术治疗以及中药熏洗、推拿、针灸等中医传统疗法。治疗过程中运用仪器产生灯、光、电、磁、冷热等物理因子的干预疗法,在KOA急性期能够很好的缓解症状,并可减少治疗KOA的药物用量,减轻药物对身体的危害,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和社会效应。
徐文斌熊俊龙戴文俊范炳华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物理因子干预治疗
范炳华教授治疗慢性咽喉炎验案1则被引量:1
2015年
范炳华教授,系国家级名中医、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大医精诚”优秀医生,从事中医推拿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笔者在随师临证中,发现许多患有慢性咽喉炎的患者在治疗颈椎病后,其慢性咽喉炎症状明显缓解,甚至消失,现撷1则验案介绍如下。患者,女,25岁,2014年5月初诊。主诉:咽喉部不适并颈部酸痛、活动受限1月余。
熊俊龙徐文斌戴文俊范炳华
关键词:慢性咽喉炎验案
从"颈"论治慢性咽炎探析
范炳华教授临证多年,奉信"有症必有因,凡症皆由因所致"的观点,在"症因相关"理论指导下,发现临床上诸多颈椎退变的患者,除了颈椎退变特征外,常伴有咽后壁钙化征,并且经过详细询问病史后,发现大部份患者曾被诊断为慢性咽炎而疗效...
戴文俊熊俊龙徐文斌
关键词:慢性咽炎辨证论治
颈椎曲度异常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6年
颈椎曲度的异常改变是颈椎病的一种早期表现,一般被列为临床诊断颈椎病的依据之一[1]。正常颈椎曲度是维持身体平衡,并有效地维持机体运动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颈椎过度运动,长期不良的学习、游戏姿势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而造成颈项部软组织劳损,颈椎活动节段失稳,颈椎的稳定性下降,从而引起椎间盘代偿性退变,最终导致颈椎曲度异常。
熊俊龙徐文斌戴文俊范炳华
关键词:颈椎曲度异常
颈椎曲度异常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目的:探讨近十年来临床治疗颈椎曲度异常的进展,为今后更有效的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查阅近十年来临床治疗颈椎曲度异常的相关著作与文献,并对治疗方法归类,总结.结果:研究表明有多种方法可以治疗颈椎曲度异常,现在临...
熊俊龙徐文斌戴文俊范炳华
关键词:颈椎曲度异常牵引疗法推拿疗法临床疗效
椎源性股外侧皮神经炎诊治1例分析
股外侧皮神经炎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易与多种疾病发生混淆.范炳华教授根据其"症因相关"学术思想诊治股外侧皮神经疼痛,疗效明显,对于临床思维有很强的启示.
徐文斌熊俊龙戴文俊
关键词:辩证论治临床疗效
咽部不适与颈椎退变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观察颈椎退变与咽部不适之间的规律及临床特征,进一步明确两者间的关系,为临床诊治咽部不适提供一条新的有效途径。方法收集各年龄段有颈椎退变特征的颈椎病患者32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符合要求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归纳分类颈椎退...
戴文俊
关键词:颈椎退变咽部不适
文献传递
范炳华教授诊治前斜角肌综合征经验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总结范炳华教授诊治前斜角肌综合征的临床经验。方法:对范炳华教授临床诊治前斜角肌综合征的观点及方法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范炳华教授临证奉信"有症必有因,凡症皆由因所致"的观点,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将前斜角肌综合征的症状归纳为"痛、麻、肿、胀、凉、白、紫",并根据其"症因相关"理论在治疗中重点治疗斜角肌部位以及颈臂穴,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结论:范炳华教授临证思路清晰,其"症因相关"学术思想对临床诊疗思维的建立与应用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徐文斌熊俊龙戴文俊范炳华
关键词:名中医经验前斜角肌综合征
范炳华教授从“颈”论治慢性咽炎的经验探析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究范炳华教授从"颈"论治慢性咽炎的临床经验。[方法]从颈椎退变对咽部组织造成影响的角度,分析并整理范炳华教授从颈论治慢性咽喉炎的理论与方法。[结果]范炳华教授认为"症因相关",因此根据患者的颈椎退变程度对咽部的影响,提出了"颈源性咽炎"的观念,并且以"五区五线十三穴"推拿手法、颈椎定位扳法、颈椎拔伸法等方法调整由颈椎病变所引起的颈椎错缝、移位,达到治疗慢性咽炎的目的。[结论]范炳华教授从"颈"论治慢性咽炎的理论有较大创新,开拓了治疗慢性咽炎的新思路,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现实意义,值得学习和推广。
戴文俊熊俊龙徐文斌范炳华
关键词:慢性咽炎颈椎退变推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