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秋明

作品数:19 被引量:89H指数:5
供职机构:广州市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5篇蛋白
  • 5篇原发性
  • 4篇血清
  • 4篇克雷伯菌
  • 4篇肺炎克雷伯
  • 4篇肺炎克雷伯菌
  • 3篇血清标志
  • 3篇血清标志物
  • 3篇原发性肝细胞
  • 3篇原发性肝细胞...
  • 3篇生物膜
  • 3篇细胞癌
  • 3篇肝细胞
  • 3篇肝细胞癌
  • 3篇标志物
  • 3篇肠癌
  • 3篇大肠
  • 3篇大肠癌
  • 2篇氧氟沙星

机构

  • 18篇广州市中医医...
  • 5篇广州医科大学
  • 2篇广州市番禺区...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作者

  • 19篇李秋明
  • 17篇邱芳华
  • 10篇梁冬艳
  • 5篇吴清
  • 4篇刘道利
  • 3篇刘丽芳
  • 3篇龙华婧
  • 2篇周伟青
  • 2篇肖洪广
  • 2篇夏阳
  • 1篇高东华
  • 1篇王修银
  • 1篇江桂英
  • 1篇余琳
  • 1篇徐雯
  • 1篇陈舒颖
  • 1篇林佳
  • 1篇陈小玲
  • 1篇吴爱武
  • 1篇闵玲

传媒

  • 4篇中国热带医学
  • 3篇检验医学与临...
  • 2篇中国微生态学...
  • 2篇广州医药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4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8篇2016
  • 1篇201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绿原酸联合左氧氟沙星对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的体外抑制现象观察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绿原酸联合左氧氟沙星对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的体外抑制现象。方法收集广州市中医医院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株(排除同一患者同一部位重复菌株),应用半定量结晶紫法进行生物膜形成能力测定;选取3株生物膜强阳性的菌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绿原酸、左氧氟沙星用MH肉汤倍比稀释,测定两者的最低抑菌浓度;棋盘稀释法测定绿原酸与左氧氟沙星的协同抑菌浓度;建立体外生物膜模型,经药物干扰,观察药物对生物膜形态的影响。结果在62株菌中共有33株为生物膜阳性,占53.2%,绿原酸对实验菌株的MIC分别是2 048、2 048和2 048μg/mL,左氧氟沙星的MIC分别是32、64和32μg/mL,两药联合作用,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是0.5、0.5和0.5,提示两药呈协同作用,经体外建模及药物干扰,镜下药物组的黑色絮状物较未处理组明显减少。结论绿原酸具有抑制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作用,与左氧氟沙星联合,作用效果更显著。
李秋明吴爱武邱芳华梁冬艳林伟苗黎勇强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绿原酸左氧氟沙星
蛇葡萄素对皮离蛋白过表达的大肠癌LoVo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蛇葡萄素(AMP)对皮离蛋白(DCD)过表达的大肠癌LoVo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质粒瞬时转染使DCD在LoVo细胞中过表达,并以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转染后LoVo细胞中DCD的蛋白表达水平。将细胞分为空载体组、正常对照组、阳性药物组(5-氟尿嘧啶,0.25μg/m L)和AMP组(300μmol/L),除空载体组采用转染空载体的LoVo细胞外,其余组均采用转染DCD的LoVo细胞,以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和划痕实验考察AMP对相应LoVo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以Transwell侵袭实验考察AMP对相应LoVo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和空载体组比较,DCD组细胞中DCD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迁移实验和侵袭实验结果显示,与空载体组比较,正常对照组跨膜细胞数均显著增多,细胞迁移率均显著升高(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阳性药物组和AMP组跨膜细胞数均显著减少,细胞迁移率均显著降低(P<0.01),且AMP对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均显著优于5-氟尿嘧啶(P<0.01)。结论:DCD过表达能够促进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AMP对DCD过表达的LoVo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刘丽芳刘丽芳邱芳华李秋明
关键词:蛇葡萄素大肠癌LOVO细胞迁移
尿液标本的双向电泳技术优化
2015年
目的通过摸索尿液的蛋白制备的实验步骤,总结一套适用于尿液的蛋白制备方案及其双向凝胶电泳技术,提高尿液标本2D gel(Two-dimensional polyacrylamide ge,双向电泳胶)的质量。方法对双向电泳实验中的关键环节如蛋白的沉淀,高峰度蛋白的去除等进行实验优化,热考马斯亮蓝染色后进行凝胶图像比较。结果采用超滤法沉淀蛋白,并结合血清亲和法试剂盒(Albumin and IgG remove kit)去除高峰度蛋白,可以得到分辨率高、约700个蛋白点数的2D胶,质谱鉴定出Tubulin alpha chain-like 3及Tropomyosin beta chain两个蛋白。结论对超滤沉淀后的蛋白,应用血清亲和法试剂盒(Albumin and IgG remove kit),去除尿液高峰度蛋白,可大大提高尿液标本2D胶的质量,质谱鉴定结果也提示所分离的蛋白与肾脏疾病相关。以上为肾脏疾病蛋白质组学研究奠定基础。
林伟苗邱芳华梁冬艳李秋明薛志锋
关键词:尿液双向电泳蛋白组学
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D-二聚体升高1例被引量:2
2016年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XIII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D-二聚体升高见于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提示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在肿瘤因子的作用下,肿瘤细胞内物质激活凝血因子,从而引起继发性纤溶亢进,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有资料显示,在常见的肿瘤中如肺癌、肝癌、大肠癌、卵巢癌均可发现D-二聚体异常升高,而在甲状腺癌患者上发现其持续升高的病例则鲜有报道。笔者特此讨论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D-二聚体升高1例。
李秋明邱芳华黄水才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继发性纤溶亢进纤维蛋白单体纤维蛋白溶解肿瘤因子细胞内物质
一种用于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试剂盒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试剂盒,该试剂盒包括DCD抗体和DCD标准品。DCD作为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血清标志物,具有较高的准确度、较高的可行性和较广的适用性,该试剂盒具有较有较高的准确度。
邱芳华李秋明吴清
文献传递
茵陈蒿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伴糖尿病大鼠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研究茵陈蒿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伴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模型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M组和DM+药物组,对照组予以常规饮食,而DM组和DM+药物组均采用高脂饮食,建立NAFLD合并DM大鼠模型,DM+药物组予以茵陈蒿汤。观察3组大鼠的体质量、肝重、肝体比、空腹血糖、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胆固醇(TC)]以及肝脏组织p38MAPK的表达改变。结果 DM组大鼠的体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而DM+药物组大鼠的体质量则显著降低(P <0.05)。DM组大鼠的肝重及肝体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而DM+药物组大鼠的肝重及肝体比均显著降低(P <0.05)。DM+药物组大鼠的空腹血糖水平亦较DM组明显降低(P <0.05)。DM组大鼠的ALT、AST和TC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 <0.05);而与DM组相比,DM+药物组大鼠ALT、AST和TC水平均显著降低(P <0.05)。DM组大鼠肝脏p38MAPK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DM+药物组的p38MAPK表达水平显著高于DM组(P <0.05)。结论茵陈蒿汤通过调控p38MAPK表达水平减轻NAFLD合并DM大鼠的肝脏损害和糖代谢异常。
周伟青刘道利王修银江桂英李秋明林佳
关键词:茵陈蒿汤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
绿原酸联合左氧氟沙星对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的体外抑制现象观察
背景与目的:  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简称KPN)是导致医院内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可引起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系统感染。根据2013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报道,在肠杆菌科细菌中克...
李秋明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绿原酸左氧氟沙星体外抑制
文献传递
清心泻脾法内外合治对心脾积热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及白细胞分类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观察清心泻脾法内外合治心脾积热型小儿手足口病对心肌酶及白细胞分类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11月广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30例为研究对象,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儿童6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观察组治疗前后以及对照组的心肌酶、白细胞分类。结果 (1)治疗前观察组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百分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和单核细胞绝对值高于对照组,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淋巴细胞百分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观察组LDH、α-HBDH、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百分数、N/L值、单核细胞绝对值和单核细胞百分数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淋巴细胞绝对值和淋巴细胞百分数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经治疗后发热、口腔疱疹、手足部疱疹临床症状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心泻脾法治疗心脾积热型手足口患儿的心肌酶及白细胞分类有较大改善,为该组方疗效提供理论依据。
龙华婧邱芳华范文萃李秋明刘道利徐雯
关键词:手足口病心肌酶白细胞分类
1例甲状腺毒症致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一过性升高的临床分析
2019年
甲状腺毒症是一种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以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美国甲状腺协会在2016年发布的《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其他病因导致的甲状腺毒症诊治指南》中指出,甲状腺毒症的病因包括营养因子过度刺激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的持续激活导致过量甲状腺激素释放,甲状腺中的激素前体被过量释放,额外的甲状腺激素暴露史等[1]。其临床表现为心悸、脱发、胸痛、月经稀少或月经紊乱等,常伴有心动过速、呼吸急促、高血压、震颤、突眼、充血性心力衰竭、甲状腺肿、甲状腺血管杂音、反射亢进等。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例甲状腺毒症致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一过性升高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将诊治过程总结如下。
刘道利周伟青龙华婧李秋明高东华邱芳华
关键词:甲状腺毒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功能亢进
某三甲医院血流感染肠杆菌科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血流感染肠杆菌科细菌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指导临床合理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BDBACTECFX-400全自动血液培养系统对临床血标本进行上机培养检测,应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菌株进行上机鉴定及药敏试验,用WHONET5.6软件整理分析相关数据。结果2011—2015年某三甲医院血流感染患者共分离出肠杆菌科细菌1892株,主要分布在危重症监护室、血液内科,分别占15.5%、11.8%;分离的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49.4%、29.1%;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菌株的分离率分别为55.6%、39.7%;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较低,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产ESBLs菌株对除碳青霉烯类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不产酶菌株。结论医院血流感染肠杆菌科细菌中,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应重视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监测,从而合理、正确选择抗菌药物。
邱芳华林伟苗刘丽芳梁冬艳曾亭亭夏阳李秋明
关键词:血流感染肠杆菌科细菌病原菌分布耐药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