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辉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馆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5篇教育
  • 3篇科技馆
  • 2篇教育活动
  • 1篇多维信息
  • 1篇知识
  • 1篇实验教育
  • 1篇双螺旋
  • 1篇双螺旋结构
  • 1篇素质教育
  • 1篇抛锚
  • 1篇抛锚式教学
  • 1篇平面布置
  • 1篇系列教育
  • 1篇系列教育活动
  • 1篇里学
  • 1篇螺旋体
  • 1篇科技博物馆
  • 1篇科技展览
  • 1篇科普
  • 1篇科普活动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技术...

作者

  • 6篇袁辉
  • 1篇张彩霞
  • 1篇张磊
  • 1篇张志坚

传媒

  • 2篇中国校外教育
  • 2篇自然科学博物...
  • 1篇求知导刊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一种DNA双螺旋结构纸模型教具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DNA双螺旋结构纸模型教具,用以克服现有技术教授者与学生无法互动,学生不能方便的自己动手操作,不能更好地理解DNA双螺旋结构的特征的问题。所述教具包括4个以上大小形状相同的纸质的双螺旋结构基本单元体,...
张磊袁辉张志坚
文献传递
科技馆里学知识——古代计时工具初探被引量:1
2016年
科技馆作为重要的非正规科学教育场所,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其通过自身的独特性发挥着重要的教育功能。本文通过对常设展品计时工具——日晷及水运仪象台的介绍,初探了古代计时工具的构造及功能,同时以期为了解科技馆的展示方式和教育形式提供参考。
袁辉
关键词:科技馆教育
科技藏品的多维信息与多维传播——以“解密编钟”系列教育活动为例被引量:2
2019年
博物馆越来越重视'教育'目标,关注藏品的'非物质遗产'。科技藏品所承载的知识、过程、方法、态度、价值观以及社会环境等多维信息,是其教育价值所在,是设置和实现其多维教育目标的依据,需要多维的传播和教育形式来实现。中国科技馆基于战国编钟仿制品,开展'解密编钟'系列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多维设计,带领观众探索编钟的乐理发声、青铜冶铸、纹饰内涵、历史文化、社会环境等多维信息,为科技藏品的传播提供了新思路。本教育活动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开发教案,经过实施与评估,证明了多维传播与教育设计框架和案例的有效性。
张文娟袁辉
关键词:科技博物馆多维信息教育活动
浅议抛锚式教学在古代科技展览教育活动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随着现代教育理念和科普事业的发展,科技馆教育活动日趋丰富和多元化,古代科技展览作为我国科技馆的特色展览,如何通过更加科学、多样的教育活动服务大众,更好地完成科技馆教育的使命,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前面临的难题。通过将抛锚式教学引入到展览教育活动中,深入分析教育活动案例,对科普教育建构主义教学进行初探,为充分发挥科技馆教育活动功能提供参考。
袁辉张彩霞
关键词:抛锚式教学教育活动
提升素质教育——论科技馆的青少年科普活动被引量:8
2015年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越来越被重视,如何加强青少年的素质教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科技馆作为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其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有效地配合了学校教育,本文以中国科技馆为例,详细阐述了科技馆中常见的几种科普活动对于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的作用和意义,并对科普活动今后的开发进行了分析,以便能为青少年提供更多有益于提高综合素质的科普活动的建设性意见。
袁辉
关键词:素质教育科普活动科技馆
浅谈馆校结合中科技馆的实验教育
2015年
伴随我国经济的增长与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科技同教育之间的联系也愈发的密切起来。基于社会发展的此种背景,围绕着科学教育的相关问题,就学校与科技馆之间教育合并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进行全面的研究。通过对当前我国科技馆所处的实验教育的转移等进行分析,研究实施科技馆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案,从而透析其在馆校结合中的重要作用。以便能够为我国创新和拓展科技馆目前的实验教育手段提出帮助,为其发展给予建设性参考意见。
袁辉
关键词:科技馆实验教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