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筱
- 作品数:7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 高立式阻沙网的阻沙效果对比被引量:3
- 2016年
- 设计了高120cm的4种结构HDPE阻沙网:均匀结构阻沙网(a)、大条带上疏下密式阻沙网(b,60cm宽条带)、小条带疏密相间式阻沙网(c,20或10cm宽条带)和中条带上密下疏式阻沙网(d,40cm宽条带),布设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垄间平地。阻沙试验结果表明:(1)4种结构阻沙网积沙纵断面的蚀积形态均呈单峰,但积沙宽度和高度不同,3种非均匀结构的阻沙网积沙高度均高于均匀结构阻沙网,积沙高度c>b>d>a。(2)4种结构阻沙网积沙量c>a>b>d,积沙量均集中在下风侧分布,但b和c阻沙网积沙在上风侧的积沙量高于a和d阻沙网。(3)不同结构阻沙网积沙量及其空间分布差异主要与阻沙网结构的特殊风场结构有关。
- 马学喜李生宇何志辉王海峰冯筱武新成
- 固沙网沙障积沙凹曲面特征及其固沙效益分析被引量:14
- 2016年
-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垄间平沙地布设了3种固沙网沙障试验,6个风季后对沙障内积沙和破损状况进行了测量和调查。结果表明:在地形平坦、主风向明显的区域,这3种布设模式的固沙网沙障均发挥了良好的固沙效益,在沙障内发育了积沙凹曲面,凹曲面的纵横断面基本呈光滑的抛物线形,积沙厚度和水平距离符合二次函数,蚀积系数k均小于1/12,k值1 m×1 m>2 m×2 m>2 m间距行列式;3种固沙网沙障的固沙能力1 m×1 m>2 m×2 m>2 m间距行列式,固沙成本2 m间距行列式<2 m×2 m<1 m×1 m,破损率2 m×2 m>m×1 m>2 m间距行列式。研究结果可为固沙网沙障在防沙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 马学喜李生宇王海峰孙娜俞祥祥冯筱袁鑫鑫
- 关键词:塔克拉玛干沙漠
- 不同结构尼龙网防风效应的风洞模拟被引量:8
- 2017年
- 为对比不同结构尼龙网不同风速下的防风效应,开展对均匀型(A)、上密下疏型(B)、上疏下密型(C)3种不同结构尼龙网在6 m·s^(-1)、9 m·s^(-1)、12 m·s^(-1)指示风速下的风洞模拟试验。通过对不同结构尼龙网各风速下加速率等值线图和防风效能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 3种结构尼龙网风场存在相似性但差异明显。B型尼龙网风影区下部存在加速区,A、C型则不存在;C型风影区中心位置较低。2 A、C型尼龙网防风效应随风速增大而降低,B型则相反。3测量范围内C型尼龙网防风效应明显优于A、B型。实际应用中应综合考虑沙障结构、风况等因素,尼龙网栅栏的布设建议选用上疏下密型结构。
- 袁鑫鑫王海峰雷加强李生宇马学喜冯筱康向光
- 关键词:尼龙网结构类型风速防风效应风洞模拟
- 醋酸乙烯酯类固沙剂固沙效果的风洞实验被引量:3
- 2015年
- 通过室内风洞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净风、挟沙风风速和沙面坡度条件下3种醋酸乙烯酯类固沙剂(WGS-3、WGS-4和CS-204)不同喷洒浓度时的土壤风蚀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3种固沙剂均具有较好的抗风蚀能力,相同条件下,固沙剂CS-204的抗风蚀性能稍强于WGS-4,WGS-3的抗风蚀性能相对较差;与净风相比,挟沙风更易使喷施固沙剂后的沙面产生风蚀;挟沙风条件下,沙面累积风蚀量随固沙剂使用量的增加而减小,随沙面坡度的增加而增大;从经济意义上考虑,建议固沙剂WGS-3喷洒浓度稍高于3.0%,WGS-4和CS-204使用浓度为2.0%~3.0%,且喷洒量为1L/m2,能有效固沙。
- 冯筱李生宇徐新文王海峰马学喜袁鑫鑫俞祥祥刘白玲
- 关键词:风洞实验风蚀量
-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沙粒胶结体的粒度特征被引量:3
- 2017年
- 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沙粒胶结体进行溶蚀分散获取组成沙粒,采用激光粒度仪分析粒度成分,并与区域内沙丘沙、垄间平地沙和风沙流输沙的粒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沙粒胶结体的粒度特征。结果表明:(1)沙粒胶结体中沙粒粒径呈多峰态分布,垄间平地沙呈双峰态分布,而沙丘沙和风沙流输沙呈单峰态分布;(2)沙粒胶结体内沙粒分选性较差,偏度属正偏,平均粒径(3.17Φ)介于沙丘沙(3.10Φ)和垄间地沙(3.28Φ)、风沙流输沙(3.67Φ)之间;(3)沙粒胶结体中沙物质主要组分为细沙和极细沙,与沙丘沙、垄间平沙地沙一致,而与风沙流输沙(极细沙和粉沙)不一致。与沙丘沙、垄间平地沙以及风沙流输沙相比,沙粒胶结体中粉沙、黏土和中沙相对富集,是现代地表物质的混合物;(4)与沙丘沙、垄间平地沙和风沙流输沙相比,沙粒胶结体内沙粒的蠕移-跃移、跃移-悬移截点粒径均偏细,蠕移组分所占比重很高。从组成颗粒的粒度组成来看,沙粒胶结体的形成受局地沙源和风动力的共同影响,是特殊环境条件下现代地表过程的产物。
- 樊瑞静李生宇俞祥祥冯筱马学喜孙娜孙娜
- 关键词:粒度参数形成环境
- 咸水滴灌下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人工绿地土壤水分三维时空动态被引量:3
- 2015年
- 通过对咸水滴灌下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人工绿地的土壤水分进行实时监测,研究了4—7月各灌水周期内土壤水平0-60 cm和垂直0-120 cm空间距离范围内的水分三维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咸水滴灌下绿地土壤水分表现出周期性的动态规律,且在忽略降雨时,这种规律随时间变化未表现出明显差异;非降雨与降雨条件下的土壤水分时空变化差异显著.土壤含水量在4月偏高,7月偏低,在有明显降雨的6月最高;土壤水分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特征不同,但整体随月变化(4—7月)呈下降趋势,随日变化(1-15 d)呈幂函数递减规律,且在周期内先后经历3个不同变化阶段.土壤水分在水平空间距离上呈一元线性递减,在垂直空间上近似表现为双峰曲线,且在20 cm土层处有一个显著峰值;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取决于土壤自身的物理性质.
- 丁新原周智彬徐新文雷加强鲁晶晶马学喜冯筱
- 关键词:咸水滴灌土壤水分动态塔克拉玛干沙漠
- 策勒绿洲-沙漠过渡带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群落的地表蚀积特征被引量:3
- 2016年
- 观测了新疆策勒绿洲-沙漠过渡带不同覆盖度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群落在生长季的地表蚀积特征。结果表明:骆驼刺群落从生长初期到稳定期,密度为0.2株·m-2的群落植被覆盖度由3.09%增长到34.42%,密度为0.18株·m-2的群落植被覆盖度由3.18%增长到22.66%,前者的阻沙效果优于后者,两者在生长初期地表风蚀最为严重,之后各阶段以风积为主,且单位面积净蚀积量随时间的推移逐步增加后趋于稳定;裸沙地以风蚀为主;密度为0.1株·m-2的群落植被覆盖度由0.44%增长到20.30%,与裸沙地相比,局部风蚀现象更为严重,且单位面积风蚀量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加;植被覆盖度较大的群落内部和植株背风区,风积现象明显,群落外围迎风侧和植被覆盖度较小的区域,风蚀较为严重。应重点加强骆驼刺皆伐后生长初期和植被覆盖度较低区域的地表防护作用。
- 冯筱李生宇徐新文马学喜邢文娟袁鑫鑫
- 关键词:植被覆盖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