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梅
- 作品数:9 被引量:44H指数:5
- 供职机构:攀枝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15年攀枝花市健康人群风疹抗体阳性率监测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了解攀枝花市健康人群风疹抗体水平,为评估风疹疫情风险,调整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攀枝花市所有5个县(区)分别随机抽取7个年龄组,各组不少于20名健康人群作为抗体监测对象,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风疹IgG抗体。结果共采集有效血清样本681份,风疹IgG抗体阳性率平均71.95%;不同性别、民族、户籍地、居住地类别人群风疹IgG抗体阳性率差异不明显,不同县区、不同年龄段、不同接种情况人群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攀枝花市健康人群风疹IgG抗体水平较低,人群免疫屏障脆弱,输入性病例引起风疹暴发疫情的风险值得警惕;应加强风疹疫苗的基础免疫,并确保MMR的高接种率;育龄妇女感染风疹风险较大,应进一步加强对育龄期女性风疹疫苗接种的推动工作。
- 蓝羲魏小庆周晓莉黄小梅
- 关键词:风疹抗体
- 攀枝花市两起学校风疹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对攀枝花市两起同期发生的学校风疹聚集性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为风疹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两起疫情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两起疫情共报告学生病例27例,年龄13~17岁,均无疫苗接种史;风疹核酸检测阳性率高于IgM阳性率(χ^(2)=9.43,P<0.05);2017年攀枝花市健康人群风疹抗体水平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6,P<0.05);实施风疹防控措施和应急接种疫苗后,新发病例明显减少,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学校的日常防控措施流于形式,专职校医缺乏,疾病监测敏感性低,病例发现和报告不及时使风疹的自然流行未得到有效控制,形成聚集性疫情;在控制聚集性疫情时,接种疫苗依然是最高效、最便捷的防控措施;对风疹疑似患者开展核酸检测,作为风疹IgM抗体检测的补充,可进一步减少漏诊,对控制风疹疫情十分有利。
- 李华蓝羲陈鑫莹封正娟黄小梅周晓莉黄星辉王素芹
- 关键词:风疹疫苗聚集性疫情核酸检测抗体检测
- 四川省攀枝花市18~45岁健康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 2024年
- 【目的】了解18~45岁健康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及可能的影响因素,为预防HPV感染和防治宫颈癌提供科学数据。【方法】将四川省攀枝花市1210名自愿参与检测的健康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反向点杂交法进行23种HPV型别检查,分析HPV各亚型感染状况,分析不同年龄、民族、婚姻史、妊娠史、性伴人数及首次性交年龄者的HPV感染情况。【结果】1210名调查者中共检测出HPV阳性267人,感染率为22.07%;不同年龄组、不同民族HP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者(均P>0.05),婚姻史中对HPV感染影响较大的为离异/丧偶(53.57%),不同婚姻史者HP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16,P<0.05);有妊娠史的1207名女性中,妊娠5次及以上者的HPV感染率高达30.58%,但不同妊娠次数者HP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07,P=0.07);性伴人数越多,感染HPV的可能越大,性伴人数不同者间HP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性交年龄越小,HPV感染率越高,首次性交年龄不同者的HP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7,P<0.05)。【结论】攀枝花市健康女性HPV感染以单一型别感染为主,流行的亚型以HPV52、81、53等型别为主,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婚姻史、性伴人数多、首次性交年龄小为HPV感染的影响因素,提示固定性伴和稳定婚姻关系可减少HPV感染的可能。
- 李华黄婷蓝羲黄小梅
-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婚姻史HPV感染
- 攀枝花市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了解和分析攀枝花市全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及免疫状况;为进一步完善攀枝花市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攀枝花市5个县(区)全人群常住人口,分7个年龄组(<1岁、1岁~、3岁~、5岁~、7岁~、15岁~、≥20岁),每个年龄组抽取约20人,总共706人进行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攀枝花市人群HBs Ag阳性携带率为2.12%,抗-HBs阳性率为79.32%。共监测<5岁儿童301名,HBs Ag阳性携带率为1.33%,抗-HBs阳性率为85.05%。<15岁监测对象共506名,HBs Ag阳性携带率为1.58%,抗-HBs阳性率为82.81%。结论攀枝花市人群HBs Ag阳性携带率低于2012年全省平均水平,低于2006年全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抗-HBs阳性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高于2006年全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人群抵抗乙肝病毒能力相对较高并逐步增强。
- 沈来红黄小梅封正娟
- 关键词:乙肝血清流行病学抗体水平
- 攀枝花市健康人群甲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 2016年
- 目的了解和分析攀枝花市全人群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病毒(HAV)感染情况及免疫状况;为进一步完善攀枝花市甲肝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攀枝花市东区等5个县(区)全人群常住人口,分7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抽取约20人,总共686人,血清标本686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血清中抗HAV-Ig G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攀枝花市人群HAV-Ig G阳性率为93.15%,5~6岁组抗HAV-Ig G阳性率为96.12%,20岁以上组阳性率为95.92%,7~14岁组最低;剔除甲肝疫苗接种史不详者,有免疫史的500人中,甲肝疫苗的接种率为75.40%;抛出未到接种年龄的人群,1.5~2岁组甲肝疫苗接种率最低(58.51%),其次为15~19岁组(62.22%);在有免疫史的500人中,抗HAV-Ig G阳性率为93.20%,7~14岁最低(83.13%),其次为15~19岁组(86.67%);2008年之前出生的人血清抗中HAV-Ig G阳性率(90.1%)低于2008年之后出生的人血清中抗HAV-Ig G阳性率(95.6%);2008年之前出生的人甲肝疫苗接种率(36.4%)明显低于2008年之后出生的人甲肝疫苗接种率(69.5%)。结论既往攀枝花市的甲肝疫苗接种策略显著提高了儿童和青少年人群的甲肝抗体水平,但接种甲肝疫苗产生的抗体滴度存在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消退的可能,需要考虑加强免疫,重视7~14岁年龄组人群甲肝疫苗的补种。应加强甲肝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继续实行以保护易感人群和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防制策略。
- 冯森黄小梅周晓莉沈来红
- 关键词:甲肝血清流行病学抗体水平
- 2005-2014年攀枝花市甲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分析攀枝花市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甲肝预防控制措施的调整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攀枝花市2005-2014年甲肝发病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攀枝花市2005-2014年甲肝平均发病率11.36/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煤矿企业居多的地区和农村地区。2008年甲肝疫苗纳入国家扩大免疫规划(EPI)后,甲肝发病率由2005年的21.39/10万降至2014年3.08/10万,0~14岁病例数构成比由24.62%降低至13.32%,学生、托幼儿童、和散居儿童发病构成比减少9.40%,季节高峰明显削平。结论甲肝疫苗纳入EPI后,攀枝花市甲肝流行强度明显下降,季节性高发不明显,15岁以上人群、煤矿企业地区和农村地区是防控重点。应推进社区健康教育,强化饮食卫生监督,建议开展15岁左右人群甲肝抗体水平测定和甲肝疫苗的补种,以及成人甲肝疫苗接种,将新农村建设和甲肝综合性防控工作相结合。
- 蓝羲魏小庆黄小梅周晓莉
- 关键词: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