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翀
- 作品数:8 被引量:42H指数:3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高流量硬脊膜脑脊液漏致自发性低颅压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分析6例高流量硬脊膜脑脊液漏致自发性低颅压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2021年2月至2022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诊治的6例高流量硬脊膜脑脊液漏致自发性低颅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6例患者均表现为体位性头痛,头颅磁共振成像均显示硬脑膜强化和脑下坠,水成像均显示长节段硬脊膜外积液,经动态造影证实为高流量脑脊液漏,活动性漏口均位于上胸段。经保守治疗后2例患者头痛缓解,4例患者仍有残余头痛症状,经1~2次靶向硬膜外血贴治疗后最终头痛缓解。结论依据高流量硬脊膜脑脊液漏所致自发性低颅压患者的典型体位性头痛表现、头颅磁共振成像和水成像结果诊断并不困难,但活动性漏口的准确定位需结合动态造影检查,保守治疗效果差,靶向硬膜外血贴治疗效果良好。
- 戴艳芳王震王征刘腾达王康沈翀李岩吴洁齐得州夏田芯瑜叶红李军杰武力勇
- 关键词:高流量
- 脑脊液静脉瘘致自发性低颅压1例被引量:1
- 2024年
- 本文报道1例70岁老年男性自发性低颅压(SIH),主要表现为体位性头痛,头增强磁共振符合SIH表现,但脊髓影像学检查未见脑脊液(CSF)漏,最终数字减影脊髓造影(DSM)发现CSF静脉瘘(CVF),经保守治疗,头痛缓解,随访11个月头痛未复发。本例患者的临床经过提示SIH患者常规检查无法找到CSF漏时,应警惕CVF。
- 王震李军杰高冉王征刘腾达沈翀李岩戴艳芳武力勇
- 关键词:颅内压自发性低颅压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双源CT大螺距非门控心脑联扫的图像质量优化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评估双源CT不同螺距自由呼吸非门控条件下心脑联合扫描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应用中的图像质量差异,以优化扫描方案。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在我院就诊拟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行急诊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联合头颈部血管CT造影(CT Angiography,CTA)检查患者作为实验组,并按照扫描时螺距不同随机分为A组(螺距2.0)和B组(螺距3.2)。以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于门诊常规预约行心脑联合CTA检查患者作为对照组(C组)。采用西门子公司第三代双源CT Force扫描,比较3组图像质量。结果A组共纳入患者24例,B组共纳入患者22例,C组共纳入患者26例。3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心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图像客观评价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主观评价中运动伪影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A组图像质量最差,B组与C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使用3.2螺距进行自由呼吸非门控心脑联扫时,可在不增加患者辐射剂量和不影响头颈CTA质量的前提下,提供心脏结构解剖信息,为心源性梗死的鉴别提供影像学解决方案。
- 刘佳宾王臣祝小莲李岩沈翀禹烜杜祥颖李坤成李坤成
- 关键词:多排螺旋CTCTA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 CT引导下注射医用胶在肺部小结节胸腔镜术前定位中的应用被引量:33
- 2015年
-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注射医用胶在肺部磨玻璃影和小结节胸腔镜手术前定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收治单纯肺部磨玻璃影(pure ground-glass opacity,p GGO)患者10例和肺孤立性小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患者15例,术前在CT引导下向病灶旁注射医用胶后行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或肺段切除术。结果 25例病灶均定位成功,平均操作时间为(17.1±6.1)min,穿刺后出现气胸1例(4%),胸痛5例(20%),刺激性咳嗽6例(24%),手术p GGO组10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23.1±5.6)min,病理结果肺腺癌7例(70%),非典型腺瘤样增生2例(20%),子宫内膜异位1例(10%),SPN组15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20.4±5.9)min,病理结果肺腺癌9例(60%),转移癌1例(6.7%)良性结节5例(33.3%),全部手术无中转开胸及重大合并症。结论 CT引导下注射医用胶是一种安全、简便并且准确的定位方法,对胸腔镜肺部磨玻璃影和小结节的术中定位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 钱坤支修益张毅李岩胡牧李京凯沈翀
- 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医用胶电视胸腔镜手术
- 自发性低颅压患者118例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总结自发性低颅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治疗以及转归。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22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诊治的自发性低颅压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118例自发性低颅压患者,男女比例约为4∶5,年龄为17.00~71.00[39.00(34.00,46.75)]岁,以30~49岁年龄段患者最为多见。其临床表现多为体位性头痛(117/118,99.2%),常伴随恶心(90/118,76.3%)、呕吐(70/118,59.3%)、颈部僵硬(88/118,74.6%)、耳鸣(57/118,48.3%)、耳闷/耳堵塞感(57/118,48.3%)。头颅增强磁共振成像可见硬脑膜均一弥漫性强化(97/113,85.8%),静脉窦增宽(88/113,77.9%),硬膜下积液/血肿(46/113,40.7%),鞍上池变窄(86/113,76.1%),桥前池变窄(86/113,76.1%),乳头体脑桥距离变窄(80/113,70.8%);磁共振脊髓水成像发现107/118例(90.7%)存在脑脊液漏,而CT脊髓造影和脊髓钆造影分别发现25/46例(54.3%)和20/38例(52.6%)存在脑脊液漏。腰椎穿刺结果显示脑脊液压力低于60 mmH2O(19/103,18.4%;1 mmH_(2)O=0.0098 kPa)、红细胞计数增多(44/87,50.6%)、白细胞计数增多(39/87,44.8%)、蛋白水平升高(50/87,57.5%)。31/118例(24.6%)患者经保守治疗头痛完全缓解,78/87例(89.7%)患者经单次靶向硬膜外血贴头痛完全缓解;58/87例(66.0%)患者硬膜外血贴术后发生反跳性头痛。结论自发性低颅压主要表现为体位性头痛,对体位性头痛患者推荐行头颅增强磁共振成像和脊髓水成像检查协助诊断,不推荐常规行腰椎穿刺查脑脊液压力;靶向硬膜外血贴治疗自发性低颅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较好。
- 王震夏田芯瑜叶红吴洁齐得州王征刘腾达沈翀李岩戴艳芳陈忠云李军杰武力勇
- 关键词:颅内低压脑脊髓液头痛脊髓造影术
- CT扫描用模拟负重检查支架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CT扫描用模拟负重检查支架,包括肩部支撑壳体、弹力带和脚踏,所述弹力带套接贴合在肩部支撑壳体上端并向下方延伸,所述弹力带下底端两头分别固定安装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下底部固定连接有插头,所述插头外端插接有滑...
- 刘佳宾卢洁沈翀祝小莲李岩
- 心律不齐患者自适应前瞻性心电触发窄窗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扫描的可行性
- 2024年
- 目的分析心律不齐患者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中采用前瞻性心电触发扫描的应用效果。资料与方法前瞻性选择2017年5月—2020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诊的心律不齐患者12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检查;研究组66例采用前瞻性心电触发扫描,比较两组诊断结果、图像质量评分、对比剂用量和辐射剂量情况。结果两组诊断准确率均在95%以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与对照组一致,平均主观评分分别为4.16比4.07、3.98比4.22、4.03比4.01,但对比剂用量、有效辐射剂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减少29%和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811、9.119,P=0.001)。结论对于心律不齐患者,前瞻性心电触发扫描窄窗技术保证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与常规回顾式扫描诊断准确性相当,同时能提高检查安全性,减少辐射剂量。
- 禹烜李岩沈翀祝小莲郝俊琪卢洁
- 关键词:CT血管造影术冠状血管造影术可行性
- 宽体探测器非门控心脑联合CT血管成像的可行性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应用宽体探测器CT行自由呼吸、非门控心脑联合CT血管成像(CTA)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招募具有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志愿者24例纳入研究组,采用宽体探测器CT(GE revolution CT)行自由呼吸、非门控心脑血管联合扫描。同期纳入行心电门控宽体探测器冠状动脉CTA患者21例作为对照。分别测量所有研究对象升主动脉根部平均CT值、对比噪声比(CNR)及各心腔的平均CT值。采用4分法行冠状动脉节段评分评估两组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计算两组辐射剂量。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冠状动脉主观图像质量评分(3.10±0.79对3.28±0.71;Z=1.366,P>0.05)、升主动脉CT值[(502.25±115.02)Hu对(464.68±93.86)Hu;t=1.19,P>0.05]及CNR(21.68±6.14对24.81±6.86;t=1.613,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升主动脉噪声以及左心房、右心房、右心室平均CT值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71±3.21对19.62±4.73,t=3.438,P<0.05;(515.06±105.31)Hu对(429.98±108.00)Hu,t=2.672,P<0.05;(397.39±229.50)Hu对(137.55±33.67)Hu,t=5.480,P<0.05;(436.10±200.36)Hu对(152.52±49.11)Hu,t=6.707,P<0.05]。冠状动脉有效辐射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3±0.96)mSv对(2.83±0.97)mSv,P>0.05]。结论宽体探测器CT自由呼吸、非门控心脑联合CTA具有可行性,并可提供良好的图像质量用于心脑血管联合评估。
- 张怡梦刘佳宾沈翀汪爱丹杜祥颖卢洁
- 关键词:冠状血管脑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