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成斌 作品数:205 被引量:431 H指数:10 供职机构: 广东省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历史地理 更多>>
胎羊体外循环对胎盘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胎羊体外循环中胎盘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变化。方法8头孕羊(孕120~140d)怀有9头胎羊,随机分为对照组(n=4)和胎羊体外循环组(转流组,n=5)。对照组胎羊开胸,不建立体外循环。转流组应用离心泵和胎盘建立胎羊体外循环,转流30min。分别于转流前、转流30min、转流结束后1h、转流结束后2h采集胎羊平均动脉压、心率和动脉血气值。超声流量仪测量脐动脉流量,计算胎盘血管阻力。并分别检测转流前后胎盘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mRNA的表达。结果两组胎羊平均动脉压、心率没有显著变化。转流组胎羊脱离体外循环后出现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BE负值进行性增高(P〈0.05)。对照组胎羊血气值没有明显变化。转流组胎羊体外循环结束后胎盘血管阻力上升(P〈0.05)。转流组转流后胎盘Ang-Ⅱ较对照组升高,ACEmRNA表达上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羊体外循环激活胎盘RAS系统,影响胎盘血流,导致胎与脐-胎盘循环状况不良。 王海永 庄建 周成斌 陈寄梅关键词:体外循环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胎盘 胎羊体外循环中胎盘一氧化氮合酶的变化 目的探讨胎羊体外循环中胎盘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变化。方法8头孕羊(孕120-140 d)随机分为对照组(n=4)和转流组(n=4)。对照组假手术,转流组运用离心泵和胎盘建立胎羊体外循环,转流30min。记录转流前后胎... 周成斌 庄建 张镜芳关键词:一氧化氮合酶 胎盘 胎儿外科 文献传递 体外循环搏动灌注对成人双瓣置换术患者脑氧代谢及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搏动灌注在成人双瓣置换术中对患者脑氧代谢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7月拟行CPB成人双瓣置换术患者共80例,男42例,女38例,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分为搏动性灌注(pulsatile perfusion,PP)组和非PP(non-pulsatile perfusion,NPP)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的灌注流量控制在2.3~2.8 L/(min·m^2),鼻咽温控制在31℃左右,用4:1含血停搏液进行心肌保护。PP组患者在主动脉阻断期间采用Stockert-5型CPB机的搏动模式进行PP,其余时间段采用NPP;NPP组患者全程采用平流灌注。两组患者分别在术前及术后24 h内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肌酐(Cr)及尿素氮(BUN)浓度。分别在麻醉诱导后(T1)、CPB中主动脉阻断后15 min(T2)、主动脉开放前(T3)、停机后30 min(T4)4个时间点抽取患者颈内静脉血及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测定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桡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红蛋白(Hb)、乳酸(Lac)浓度;监测术中尿量。计算脑动静脉氧浓度差(AjvDO2)和氧摄取率(CERO2)。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术后重症监护病房(ICU)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P组患者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在T3时明显高于N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P组患者脑动静脉氧浓度差明显低于N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PP组患者的氧摄取率明显低于N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PP组患者术后24 h血清肌酐浓度明显低于N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所有患者无严重围术期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在CPB下成人双瓣置换术中,使用PP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脑氧代谢,对其肾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彭成江 张力 吉冰洋 周成斌 章晓华关键词:体外循环 搏动灌注 脑氧代谢 肾功能 瓣膜手术 新生儿体外循环301分钟手术成功一例 被引量:1 2003年 陈萍 陈欣欣 宋兴荣 章晓华 周成斌关键词:新生儿 体外循环 深低温 动脉转位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1例儿童暴发型心肌炎伴心源性休克的体外膜氧合治疗 2016年 目的探讨体外膜氧合(EcM0)技术辅助治疗1例儿童重症暴发型心肌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回顾分析2015—08广东省人民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应用VA—ECMO辅助成功抢救1例暴发型心肌炎伴难治性休克的6岁男童的临床资料,收集ECMO支持前、辅助期间、应用后的生命体征、血清高敏肌钙蛋白T(TnT—HS)和脑利钠肽前体(proBNP)浓度、心脏超声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短轴缩短率(Fs)变化、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及并发症,结合文献进行报道。结果ECMO辅助支持86h,入院LVEF和Fs分别为41%和20%,辅助前24%和11%,运行期间每天评估LVEF和Fs,依次为34%和23%、41%和23%、49%和27%,脱机前为58%和29%。辅助后血清TnT—HS、proBNP浓度呈逐日下降趋势,脱机时短暂回升,生命体征逐渐稳定,收缩压、舒张压均有升高,运行期间逐渐下调并可停用血管活性药物。并发症为颈内动静脉插管处渗血、急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右上肢皮下出血、股静脉插管处血肿。共住院3周,康复出院。结论尽早应用ECMO辅助重症暴发型心肌炎的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适时脱机以缩短辅助支持时间,可减少严重并发症出现,保障患者安全。 郭予雄 何少茹 孙跃玉 周成斌 石继军 滕云 胡燕 张超英 昌艳军 林晓源关键词:体外膜氧合 暴发型心肌炎 心源性休克 儿童 全胸腔镜心脏瓣膜手术体外循环管理体会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总结全胸腔镜心脏瓣膜手术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管理经验。方法自2016年4月至2016年9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行全胸腔镜心脏瓣膜手术119例,全部经颈内静脉和股动、静脉置管行ECC,应用负压辅助静脉引流(VAVD)技术。ECC中鼻咽温28℃~31℃,灌注流量60~80 m L/(kg.min),经加长型灌注针向主动脉根部灌注冷4∶1含血心肌保护液保护心肌。结果 119例患者ECC时间为(143.4±33.9)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为(92.4±21.3)min,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结论在全胸腔镜心脏瓣膜手术中辅用负压辅助静脉引流技术能明显改善单靠重力静脉引流的不足,选择相对偏大的股动脉插管管径有利术中管理,注意主动脉阻断前的温度管理。 黄宏前 曾庆诗 罗智超 张力 周成斌 章晓华关键词:全胸腔镜 心脏瓣膜手术 体外循环 温度管理 《胎儿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AHA科学声明》解读 被引量:2 2015年 胎儿心脏病是胎儿常见的疾病之一,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心律失常以及其它畸形导致的心血管功能不良等。胎儿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处于多学科交叉地带,胎儿的处理是产科医生,产房新生儿的复苏主要是新生儿科医生,出生后心血管病患儿到门诊或重症监护室才能接触到儿科心脏病医生。早期儿科心脏病医生对胎儿心脏病只能提供有限的胎儿心脏解剖学诊断,无法宫内治疗,咨询也只能根据生后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经验给予意见。 周成斌 庄建关键词:胎儿心脏病 产前诊断与生后治疗一体化模式救治新生儿重症先天性心脏病的研究 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介绍一体化模式的流程并探讨其对新生儿重症先天性心脏病诊治的影响。方法 2004年8月至2012年3月38例产前诊断的重症先天性心脏病胎儿被保留并于出生后得到内、外科治疗,随访6个月至8年。孕妇年龄(25.4±2.2)岁(21~43岁),产前诊断时的孕周为(26.6±2.6)周(22~40周)。结果出生后超声心动图诊断与产前诊断符合率为98%。13例动脉导管依赖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新生儿期静脉滴注前列腺素E,38例重症先天性心脏病在新生儿期接受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治疗时间为出生后(14±2.1)d(1~27d)。其中外科手术29例,均为Ⅰ期手术,介入治疗9例。38例接受治疗的患儿存活35例,占92%(35/38),死亡3例,占8%(3/38)。存活患儿中29例心脏结构恢复正常,占76.4%(29/35),6例心脏瓣膜存在轻微改变,占23.3%(6/35)。结论产前诊断、生后治疗一体化模式为重症先天性心脏病争取了诊断、治疗时间,有利于选择最佳治疗方式、降低术前、术后死亡率、改善疗效,是新生儿重症先天性心脏病救治的最佳模式。 潘微 张智伟 庞程程 陈寄梅 周成斌 庄建 何少茹 韩凤珍关键词:产前诊断 胎儿 一期Norwood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总结一期Norwood手术中的体外循环方法。方法2004年7月至2008年6月,5例患儿诊断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平均年龄(2.3±2.8)个月,平均体重(4.2±0.9)kg。均在深低温停循环下开展一期Norwood手术,停循环期间,3例采用脑部顺行灌注,流量10~15ml/kg。使用常规超滤和改良超滤技术。结果平均体外循环时间为(222±104)min,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110±35)min,平均停循环时间(53±25)min,最低肛温(19.2±1.2)℃。停机时红细胞比积为(0.37±0.02)。死亡2例,1例术后低心排、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另1例术前乳酸值大于15mmol/L,不能脱离体外循环。结论深低温停循环适合一期Norwood手术,脑部顺行灌注有利于延长停循环时间,较高的红细胞比积对患儿术后组织供氧有益。 周成斌 陈萍 柯俊 章晓华 陈寄梅 陈欣欣 庄建关键词: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 深低温停循环 体外循环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诊断和产后治疗“一体化”模式的探讨 2011年 目的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居广东省出生缺陷首位,是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产前诊断技术的进步,胎儿先心病能够产前诊断;同时小儿心脏外科技术不断提高,复杂先心病能在新生儿期完成手术治疗。本文探讨复杂先心病产前诊断和产后治疗"一体化"模式的成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产前诊断及出生的孕产妇11 716人(包括活胎及引产),产前诊断胎儿先心病85例,其中复杂先心病48例,活产17例,有16例在新生儿期接受手术治疗。产前诊断大动脉转位畸形7例,肺动脉闭缩6例,左心发育不良综合症1例,法鲁四联症1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1例。产前诊断时孕妇平均年龄(29.3±3.0)岁,平均孕龄(28.6±3.6)孕周,妊娠(37.0±1.85)孕周分娩,新生儿体重(2 569±477)g,男13例,女3例。出生后转新生儿科,接受超声心动图复查,监测经皮血氧饱和度。严重缺氧患儿给予保达新,维持经皮氧饱和度在80%以上。完善术前准备,均在体外循环下矫治心脏畸形。结果产前和产后主要心脏超声诊断相符。手术在生后2~27 d进行。除1例急诊手术患儿外,其余术前均无明显缺氧、酸中毒。死亡3例,2例是大动脉转位畸形矫治术后,1例肺动脉闭缩术后;其中2例术后凝血机制紊乱,术后第2天心脏骤停,复苏失败而死亡;另1例急诊手术,术后出现顽固性代谢性酸中毒和高乳酸血症,术后第3天死亡。结论产前诊断和产后治疗"一体化"模式有利于提高复杂先心病的矫治能力,降低复杂先心病围产期病死率。 韩凤珍 周成斌 潘微 张智伟 何少茹 陈寄梅 庄建关键词:产前诊断 复杂先心病 大动脉转位 一体化 新生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