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恩贵
- 作品数:2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毛乌素沙地油蒿(Artemisia ordosica)群落土壤水分动态特征被引量:11
- 2015年
- 以流动沙地作对照,在毛乌素沙地选择半固定沙地油蒿(Artemisia ordosica)群落、具生物结皮的油蒿群落和油蒿+本氏针茅(Stipa capillata)群落设置样地,以10min间隔获取5、15、30、50、70cm深度土壤水分实时监测数据,分析生长季不同植被覆盖下沙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4个样地均为秋季储水量最大,油蒿+本氏针茅群落0~80cm层土壤储水能力最强,平均增加了30mm。(2)受土壤蒸发影响的同时,得不到春季小降水事件的补给,流动沙地20~60cm层春季土壤含水量只有4%,生长季波动明显,呈双峰型,0~20cm层和60~80cm层土壤含水量较稳定;半固定沙地油蒿群落0~60cm层土壤含水量长期处于6%左右,60~80cm层春季最低、夏季和秋季得到较好的补给,呈双峰型;具生物结皮的油蒿群落0~10cm平均土壤含水量大于10~20cm层,0~10cm层土壤水分受生物结皮影响呈双峰型,而10~60cm土壤水分较稳定,呈单峰型,60~80cm层土壤含水量在春季最低,呈双峰型;油蒿+本氏针茅群落土壤持水性有明显增加,夏季和秋季土壤含水量可长期处于12%~14%,呈明显的双峰型,而60~80cm土层得不到充分的降水补给,长期处于4%左右,呈单峰型。(3)不同植被覆盖的沙地土壤水分对30mm左右降水的响应深度不同,流动沙地可到70cm,半固定沙地油蒿群落到50cm,具生物结皮的油蒿群落到30cm,油蒿+本氏针茅群落到40cm;极端降水能够影响所有样地0~70cm土壤含水量。
- 于晓娜李恩贵黄永梅李小雁
- 关键词:油蒿群落土壤水分
- 内蒙古西部自然植被土壤碳库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4
- 2016年
- 选取内蒙古西部的温带森林、温带草原、温带灌丛、温带荒漠和草甸共70个样地,对其土壤有机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西部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不同,温带森林的固碳效果最好,其次为温带灌丛和草原,再次之为草甸和荒漠。内蒙古西部20cm土壤有机碳储量为11.034×10^8t,100cm土壤有机碳储量为22.062×10^8t,温带草原和荒漠碳储量最高。气候因素对内蒙古西部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显著,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气温是主要的影响因子。土壤全氮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明显的线性正相关关系。
- 黄昕琦李恩贵张景慧祁瑜陈慧颖周一飞杨崇曜黄永梅
- 关键词:碳含量碳储量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