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薇 作品数:9 被引量:8 H指数:2 供职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 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 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科研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更多>>
PdCl_2催化芳基硼酸与溴代芳烃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2 2017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M06方法,以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研究了无催化剂、PdCl_2为催化剂催化芳基硼酸与溴代芳烃的交叉偶联反应的反应机理.使用6-311+G*基组(Pd采用赝势基组Lan L2DZ)对芳基硼酸与溴代芳烃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过程中所有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的几何构型进行了优化,同时进行了频率计算,各过渡态都有唯一虚频,确认了中间体和过渡态的合理性;通过自然键轨道(NBO)理论和分子内原子理论(AIM)理论分析了分子轨道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在没有催化剂的条件下,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形成的反应速控步骤活化能为49.70 kcal/mol,在PdCl_2催化作用下,反应速控步骤活化能为31.08 kcal/mol,比较研究结果,PdCl_2能有效催化该反应的进行,我们的研究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 黄平 王薇 李来才 兰子平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 反应机理 过渡态 HgCl_2和PdCl_2催化乙炔与氯化氢反应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4 2015年 采用B3LYP方法分别对无催化剂,Hg Cl2、Pd Cl2为催化剂条件下乙炔氢氯化反应的机理进行研究.使用6-311+G(d,p)基组(Hg、Pd采用赝势基组Lan L2DZ)对乙炔氢氯化反应过程中所有反应物、过渡态、中间体以及产物的几何构型进行优化.同时进行频率计算,各过渡态都有唯一虚频,确认了中间体和过渡态的合理性;通过自然键轨道(NBO)理论和AIM理论分析分子轨道间的相互作用.发现以Hg Cl2、Pd Cl2为催化剂的条件下乙炔氢氯化反应的机理不一样,Pd Cl2的催化性能比Hg Cl2的催化性能好. 王薇 彭丹 李来才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 乙炔 反应机理 InX_3(X=F,Br)催化N-甲基吲哚与酮酸酯不对称合成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在B3LYP/6-31+G(d,p)基组水平上(In采用赝势基组Lan L2DZ),二氯乙烷(DCE)作为溶剂,研究了In X_3(X=F,Br)催化N-甲基吲哚与酮酸酯不对称合成微观反应机理,对反应通道上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进行了结构优化,通过能量和振动频率分析以及内禀反应坐标(IRC)计算证实了过渡态和中间体的合理性,并且在相同基组水平上,通过自然键轨道(NBO)理论和原子理论(AIM)分析了分子轨道间的相互作用及成键特点.结果发现:在In F_3催化作用下,N-甲基吲哚与酮酸酯反应形成1,2-加成产物和1,4-加成产物的反应速控步骤活化能分别为25.62和12.52 kcal/mol,在In Br_3催化作用下,N-甲基吲哚与酮酸酯反应形成1,2-加成产物和1,4-加成产物的反应速控步骤活化能分别为26.87和13.95 kcal/mol.比较研究结果,In F_3能有效催化该反应的进行,且1,4-加成产物更容易生成,我们的研究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还采用连续介质模型(PCM)比较了5种溶剂化作用对反应的影响,可以预测:二甲亚砜(DMSO)溶剂条件下,In F3催化1,4-加成产物的产率会更高. 王薇 毛双 彭丹 李来才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 反应机理 溶剂化 Pt_(18)团簇催化肉桂醛选择性加氢反应机理研究 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在6-31+G(d,p)基组水平上,重点研究Pt_(18)团簇对肉桂醛选择性加氢反应的催化作用.对反应通道上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进行结构优化.通过能量和振动频率分析以及内禀反应坐标(IRC)计算证实了过渡态和中间体的合理性.结果表明:Pt_(18)团簇催化肉桂醛选择性加氢反应有6条不同的反应路径,其中,C=O键加氢产物的最低活化能为98.42 k J/mol;C=C键加氢产物的最低活化能为122.88 k J/mol.综合分析发现Pt_(18)团簇催化肉桂醛选择性加氢反应中C=O键加氢所需的活化能最低. 魏维 王薇 李来才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 肉桂醛 共轭链对具有特殊电荷转移结构分子超极化率的影响 2017年 近年来实验发现扭曲型分子内电荷转移(TICT)分子具有独特的分子内电荷转移机理和不同寻常的NLO响应系数.本文在MP2/6-311++G(d,p)水平上,结合有限场方法系统探讨了不同共轭链及共轭链长度对TICT分子一阶超极化率β的影响,并与传统D-π-A分子相比较.研究表明,共轭链对TICT分子与传统D-π-A分子β影响不同,且随着共轭链增长,TICT分子β提高更为显著.特别是共轭链为苯环的P4分子,当苯环重复单元数n=3时,其β远远大于其它具有不同共轭链的分子. 刘柳斜 王薇 李强根 郑妍 周芳 李来才关键词:一阶超极化率 碳负载二价金属催化剂RCl_2/C催化氯乙烯合成反应机理 2018年 聚氯乙烯具有诸多性能,在工业中应用广泛.聚氯乙烯是由氯乙烯单体发生聚合反应而制得的,氯乙烯工业生产过程涉及催化剂活性、催化剂载体以及催化剂中毒效应的相关研究.本文利用石墨烯模拟活性炭结构表面的活性位,研究了不同二价金属催化剂RCl2/C(R=Hg2+、Pt2+、Cu2+、Pd2+、Mg2+、Cd2+)在碳负载条件下对乙炔氢氯化反应的催化机理以及可行的反应通道.通过比较不同路径的速控步骤的活化能大小,确定了最优反应通道,同时也发现了新频的反应通道.进一步分析了每种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与其微观特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反应活化能与催化剂能隙的关系.此外,还考察了系列催化剂的中毒效应,通过综合比较系列催化剂的作用特征,从理论上对氯乙烯合成催化剂进行了优化,也为氯乙烯工业生产提供了有益的信息. 陈晓 李凯 刘柳斜 王薇 李来才 田安民关键词:氯乙烯 石墨烯 反应机理 密度泛函理论 活化能 RCl_(2)(R:Hg^(2+)、Pd^(2+)、Cu^(2+)、Cd^(2+)、Mg^(2+)、Pt^(2+))催化二氯乙烷裂解反应机理 2021年 研究不同二价金属催化剂RCl_(2)(R:Hg^(2+)、Pd^(2+)、Cu^(2+)、Cd^(2+)、Mg^(2+)、Pt^(2+))对催化二氯乙烷裂解生成氯乙烯的反应机理以及可行的反应路径,通过比较不同路径的速控步骤的活化能大小,确定最优反应路径,讨论反应活化能与催化剂能隙关系,分析每种催化剂活性与其微观特性关系,希望能揭示系列催化剂的作用本质,同时还研究系列催化剂的中毒效应,综合考察每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秦巧俏 徐东辉 张爽 陈晓 王薇 李来才关键词:二氯乙烷 氯乙烯 密度泛函理论 金属负载变形石墨烯催化乙炔氯氢化反应机制 2020年 采用密度泛函的计算方法,研究使用变形石墨烯作为载体,系列二价金属催化剂(HgCl2、PdCl2、MgCl2)催化C2H2和HCl的微观反应机制.设计3种不同的反应路径,通过比较每条反应路径的速控步骤的活化能大小,确定每种催化剂的最佳反应路径,并将研究结果与二价催化剂负载在石墨烯上催化C2H2产氯乙烯进行对比,通过观察反应活化能的变化,表明载体不同对催化剂催化乙炔生成氯乙烯反应的催化活性也有一定影响因素. 覃海川 张爽 王丹阳 王薇 李来才关键词:乙炔 氯乙烯 一种新型荧光分子的密度泛函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B3P86、B3PW91、B1B95、O3LYP、M05、M06、MPW3PBE和B1LYP等不同方法对一种新型荧光材料进行了理论研究.在6-31+G*基组水平上对该荧光材料的结构进行了优化,用前线轨道(HOMO、LOMO)理论分析了分子的轨道间相互作用;用AIM 2000程序包计算了所有化合物的电荷密度,进行了成键临界点(BCP)电荷密度分析.实验比较了不同方法下各物质的零点能、吉布斯自由能、荧光光谱最大吸收峰波长大小.发现密度泛函理论中的O3LYP方法计算得出的荧光光谱的最大吸收峰波长大小约为370.35 nm,与实测值380 nm最为接近. 彭丹 王薇 孙芳芳 李来才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 荧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