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滢
- 作品数:15 被引量:129H指数:7
- 供职机构: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基质浓度对ABR反应器SAD协同脱氮除碳效能影响被引量:3
- 2018年
- 为改善厌氧氨氧化对总氮(TN)去除不完全和有机物对厌氧氨氧化胁迫的问题,采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接种成熟的厌氧氨氧化污泥与城市污水处理厂厌氧污泥,通过不同基质浓度控制,构建厌氧氨氧化耦合反硝化系统(SAD),并考察不同进水基质(COD、NO-2-N、NH+4-N)浓度对耦合系统脱氮除碳效能的影响及污染物去除规律.结果表明,在ABR反应器中可实现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的耦合反应,并缓解了有机物对厌氧氨氧化菌的抑制效应.当进水COD、NO-2-N和NH+4-N浓度为260、185和100 mg·L-1,比例为2.6∶1.85∶1时,三者出水浓度分别低于10、1.0和0.9 mg·L-1,TN去除率达到99%,实现系统的稳定运行和C、N污染物的超低排放.不同基质浓度和比例条件下,目标污染物去除基本在第1隔室完成,去除率均在75%以上,且厌氧氨氧化反应在SAD耦合系统脱氮中占主导地位.
- 张敏姜滢汪瑶琪韦佳敏陈重军沈耀良
- 关键词:厌氧氨氧化基质浓度贡献率
- 难降解废水生物电化学系统强化处理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20年
- 工业废水中难降解污染物的强化去除是水处理的研究热点。介绍了生物电化学系统(BES)对废水中难降解污染物的降解原理,分析了电极、外加电压、盐度和电化学活性细菌(EAB)等因素对其处理效能的影响,讨论了其在偶氮染料废水、硝基芳烃废水、氯酚废水等典型难降解工业废水强化处理中的应用效果,并阐述了BES与生物法的耦合工艺及优势。分析认为BES中电极材料的经济性选择和改性修饰、EAB的筛选富集、实际应用电耗成本等是BES大规模应用亟待解决的问题。
- 谢嘉玮朱国营谢军祥常尧枫姜滢郭萌蕾马楫陈重军
- 关键词:难降解废水电极
- 2005~2014年苏州市农业面源污染源强变化特征被引量:2
- 2016年
- 利用清单分析的方法,对2005~2014年苏州市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进行了计算,分析该地区农业面源污染源强的时间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14年苏州市农业面源污染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4+-N)、总氮(TN)和总磷(TP)的排放总量分别为131 843.8 t、6 150.2 t、20 848.5 t和2 922.8 t,属于畜禽养殖型和农村生活双重污染区。而近十年苏州市农业面源污染总体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较2005年分别降低38.40%、21.80%、17.13%和25.26%。同时,选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分析了苏州市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按照污染物等标排放量TN>TP>COD,而按照行业等标排放量畜禽养殖>农村生活>种植业>水产养殖。近十年苏州市农业面源污染等标污染排放量从554.1亿m^3降至420.6亿m3,降低24.09%,污染风险降低。随着工业经济的逐年提升,苏州市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逐渐下降,但农业面源污染风险依旧存在,TN污染风险最高,且污染来源复杂,应加强各行业的协同减控。
- 姜滢尤悦文徐杨严校静沈舒鑫陈重军
- 城镇生活污水厌氧氨氧化处理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 2020年
- 厌氧氨氧化技术在城镇生活污水脱氮领域有巨大应用前景,在降低投资、低耗运行和污泥减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优势,成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厌氧氨氧化技术应用于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的最新研究进展,首先分析了有机物、污泥龄、溶解氧、温度及污泥截留等影响因素,认为厌氧氨氧化技术适宜处理城镇生活污水,并提出了相应技术挑战;探讨了侧流和主流厌氧氨氧化处理工艺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中的优势、调控条件和现场应用效果。同时,根据现有研究结果,认为低氨氮浓度下保证稳定的亚硝态氮积累、低温条件下厌氧氨氧化稳定、厌氧氨氧化菌的快速富集以及主流工艺的推广应用等方面是城镇生活污水厌氧氨氧化处理大规模应用的瓶颈问题,并提出了厌氧氨氧化未来发展趋势。
- 谢军祥姜滢常尧枫谢嘉玮郭萌蕾陈重军
- 关键词:城镇生活污水厌氧氨氧化影响因素
- 苏州市农业面源污染源强解析与评价被引量:11
- 2015年
- 采用清单分析、等标排放量、内梅罗综合水质指数评价等方法,对长三角典型区域苏州市的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地区分布和污染风险进行了解析。研究结果发现,苏州市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量较大,年排放COD 171 268.2 t,氨氮6 510.5 t、总氮21 839.3t,总磷3 335.7 t,属于典型的生产与生活复合型污染。面源污染物来源多元化,发现畜禽养殖业是COD和总磷排放的重要来源,而氨氮和总氮主要来自农村生活源。按照地区来说,太仓市COD和总磷排放量居首,而苏州市区是氨氮和总氮的最主要排放地区。苏州市农业面源污染造成的综合水质指数均值为2.6,在中等污染水平,其中苏州市区和昆山市为轻污染,张家港市为中等污染,而常熟市和太仓市均属于严重污染区域。农业面源污染强度与地方农林经济并未有显著的关系。
- 姜滢王子博尤悦文徐培杰陈重军
-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源解析
- 厌氧氨氧化启动过程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被引量:43
- 2017年
- 采用UASB反应器以体积比1∶2接种实验室培养的具有厌氧氨氧化(ANAMMOX)功能的厌氧污泥和城市污水厂的好氧污泥,耗时17 d成功启动ANAMMOX反应,启动阶段分为菌体水解期、活性提高期和稳定运行期.稳定运行后,逐步提高反应器容积负荷富集厌氧氨氧化菌,当容积负荷由0.10 kg·(m^3·d)^(-1)增至0.44 kg·(m^3·d)^(-1)时,总氮(TN)去除负荷也随之由0.09 kg·(m^3·d)^(-1)提高到0.42 kg·(m^3·d)^(-1),反应器污泥逐渐由浅红色加深,粒径大于0.2 mm的污泥所占比例由10.90%增至38.37%.采用高通量测序对接种污泥和负荷提高期的污泥进行检测,其中绿曲挠菌门(Chloroflexi)、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WWE3门、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等占据主导.随着厌氧氨氧化菌富集程度的增大,脱氮功能菌中的变形菌门所占比例逐渐减少,从21.60%降至14.20%,而浮霉菌门随之增多,相对丰度由0.73%升至15.50%.当反应器的容积负荷增到0.44 kg·(m^3·d)^(-1)时,浮霉菌门中,Candidatus Brocadia属、Candidatus Jettenia属和Candidatus Kuenenia属是主要菌属,Candidatus Brocadia属占13.40%,是主要的厌氧氨氧化菌属.
- 汪瑶琪张敏姜滢徐乐中陈重军陈重军
- 关键词:厌氧氨氧化UASB反应器容积负荷高通量测序
- 环境温度下SBR实现稳定部分亚硝化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采用SBR反应器建立了一套通过特定pH终值调控曝气停止点,以实现稳定部分亚硝化的策略,整个运行过程分为3个阶段,阶段Ⅰ启动亚硝化,阶段Ⅱ在稳定亚硝化的同时探索pH终值的设定规律,阶段Ⅲ采用pH终值设定规律实现稳定部分亚硝化,通过跨越夏、冬季(7~35℃)共148d的运行,考察SBR系统内有机物、氮素的转化规律,并分析不同温度(23、18、13℃)对部分亚硝化反应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DO(0.2~0.4mg/L)和MLSS为4000mg/L的条件下,控制pH终值为(7.73±0.02),使出水FA在0.5~1.2mg/L,可稳定部分亚硝化期间的出水NO_2^--N/NH_4^+-N值在1~1.4之间,出水亚硝积累率(NAR)维持在85%以上,有机物去除率在60%以上.比氨氧化速率、比亚硝态氮氧化速率、比COD去除速率均随温度下降而降低,但降低趋势较缓,且反应均能稳定完成.
- 张敏姜滢温婧玉汪瑶琪陈重军沈耀良
- 关键词:环境温度部分亚硝化
- 匹配厌氧氨氧化型亚硝化的调控过程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18年
- 叙述了近年来关于匹配型亚硝化过程的研究成果,阐述了匹配型亚硝化控制过程中的生化机理、化学计量比,总结了启动方式以及反应器类型、碱度、p H、DO、水力停留时间等的影响,分析了匹配型亚硝化反应过程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动态变化,认为通过控制ρ(NO_2^--N)/ρ(NH_4^+-N)能够达到适宜厌氧氨氧化的优化基质比,该过程是实现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联合工艺实际应用的难点。认为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的内容有:维持长期稳定的匹配型亚硝化满足Anammox的进水基质需求;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进行改良,降低各影响因素对AOB的不利影响;驯化抗冲击负荷能力强且对实际工程应用环境适应性高的AOB,以求为PN-Anammox联合工艺的规模化应用提供条件。
- 张敏汪瑶琪姜滢陈重军沈耀良
- 关键词:过程控制氨氧化菌
- C/N和污泥浓度对以pH值调控的亚硝化系统影响被引量:3
- 2019年
- pH是亚硝化系统实现并稳定的重要调控手段,为研究不同C/N(0、1、2、3、4)及污泥浓度(污泥量∶配水量为1∶6、1∶3、1∶1)下亚硝化系统的pH变化规律及在不同pH变化下对污染物去除转化过程的影响,以乙酸钠为碳源,采用锥形瓶接种成熟的亚硝化污泥进行了批次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污泥浓度下,C/N越大,pH增量越大,反硝化效率越高;相同C/N下,污泥浓度越大,pH增量越小,反硝化效率越高.反应系统对碳氮的去除转化与pH变化存在较大的相关性,且反硝化与亚硝化反应具有先后顺序.整个系统运行期间,pH上升过程的比COD去除速率是pH下降时的7~16倍,pH下降过程的比氨氧化速率(SAOR)是上升过程的1~20倍,当pH <6. 1,系统失去氨氧化能力.本试验过程中,C/N为4时该系统碳氮去除效率较其他工况最佳,3个污泥浓度下分别耗时480、350、300 min完成氨的转化及80%的COD去除.不同工况下,亚硝化反应在系统内的占比维持在50%以上,且NO-3-N浓度一直低于5 mg·L-1,表明该系统以亚硝化作用为主导.
- 张敏韦佳敏黄慧敏姜滢郭萌蕾陈重军沈耀良
- 关键词:亚硝化反硝化PH值过程控制
- 基质浓度对ABR厌氧氨氧化反硝化脱氮除碳效能影响及动力学特征被引量:2
- 2018年
- 采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为研究对象,以一定COD、NH+4-N和NO-2-N比例增加进水基质浓度,以明确基质负荷提高对ABR厌氧氨氧化和反硝化协同体系脱氮除碳的影响,并通过基质去除模型获得反应器对基质的耐受程度.研究表明,ABR反应器能够实现厌氧氨氧化反硝化耦合脱氮除碳,当进水基质COD、NO-2-N和NH+4-N浓度从220、168和60 mg·L^(-1)提高至420、270和110 mg·L^(-1)时,反应器脱氮效能下降,COD、NO-2-N、NH+4-N和TN去除率分别为97%、94%、30%和78%,厌氧氨氧化对TN去除的贡献率从43.08%骤降至16.49%,反硝化脱氮贡献率从53.81%增至82.07%.动力学模型拟合发现,Stover-Kincannon模型(R2=0.937,TN;R2=0.975,COD)较一级基质去除模型(R2=0.314,TN;R2=0.016,COD)更适合评价反应器对基质的承受力;Stover-Kincannon模型表明,反应器对TN和COD的最大基质利用率分别为1.43 g·L-1·d-1和3.33 g·L-1·d-1,饱和常数(KB)分别为1.2和3.79,研究认为ABR协同脱氮除碳体系理论上还有继续提升基质负荷的潜力.
- 陈重军张敏张敏姜滢姜滢徐乐中徐乐中
- 关键词: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基质浓度脱氮除碳厌氧氨氧化菌动力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