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海波
- 作品数:25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左室起搏标测消融左侧隐匿性旁道靶点的探讨被引量:6
- 2004年
- 探讨左侧旁道 (AP)构成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AVRT)的标测及射频消融 (RFCA)靶点定位方法。 15 4例左侧隐匿性AP构成的AVRT随机分成A、B两组 ,两组均经股动脉逆行法进入大头电极 (ABL)于二尖瓣环下RFCA。A组经大头电极以S1S135 0~ 5 0 0ms沿二尖瓣环起搏 ;以起搏信号S到CS上最早逆传A波之间的间距S -A最小处为靶点。B组以AVRT和 /或右室心尖部起搏时CS最早逆传A波处为靶点。结果 :A组 75例均经 1~ 2次放电即成功阻断AP ,且V、A分离均在放电后 5s内出现。其中有 9例靶点与CS上最早逆行A波处相距 10~ 15mm ,其靶点处S-A较其余 6 6例明显延长。B组 79例中 6 8例在 1~ 2次放电 ,5s内V、A分离 ,另 11例放电无效在改用A组方法后均在一次放电后即阻断AP ,靶点距CS最早逆A波处 10~ 2 0mm ,S -A显著长于该组其他病例。 15 4例中 2 0例靶点与CS上最早逆行A波有距离 ,其S -A明显延长 (5 6± 2 3msvs 4 5± 12ms,P <0 .0 1)。结论 :以最短S -A为靶点能快速有效地阻断各种类型的左侧隐匿性AP ;尤其在以最早逆行A波为靶点无法阻断AP传导时推荐使用该方法。
- 张丰富贾海波罗骏段宝祥
- 关键词:消融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 右房房性心动过速的单大头标测及射频消融
- 2003年
- 26例右房房性心动过速 (AT)行射频导管消融术 ,将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 12例 ,用双大头交替比先法标测及消融 ;B组 14例 ,在诱发出房性心动过速后 ,用高位右心房电极在右心房内粗略标测一遍 ,确定AT大致部位 ;然后自右股静脉进入可双向弯曲的温控消融导管至AT的大致部位 ,以比较领先的标测点为中心的 1~ 2cm范围内仔细标测 ,以最为领先的A波且大头单极电图负向处为靶点 ,温控 60°C、(能量 15~ 3 0W)放电 ,若 10s内AT终止则继续放电 90~ 12 0s,否则重新标测 ;以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下不能诱发出AT为手术终点。结果 两组病人均手术成功 ;两组在放电次数、手术时间、随访期AT复发情况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P >0 .0 5 )。提示单大头标测。
- 张丰富贾海波耿其吉段宝祥周陵
- 关键词:射频消融术手术时间电生理
- 间歇心房起搏下射频消融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探讨施放射频能量后出现连续性交界性逸搏心律时行间歇右心房起搏下放电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132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患者接受慢径消融治疗 ,其中 2 6例在放电后出现连续性交界性逸搏心律 (频率 65~ 97bpm ,持续时间 >10s) ;射频消融 (RFCA)在间歇性右心房起搏 (频率较交界性心率快 2 0bpm )下进行 ,出现AV延长或AV分离则立即停止放电。另 10 6例RFCA时出现交界性早搏或短阵性交界节律 (<10s) ,故采用“滴定法”放电。结果 ① 132例AVNRT均消融成功 ;②右房起搏组放电次数及手术时间较滴定法放电组减少 (P <0 .0 1) ;③起搏下放电组无Ⅲ°房室传导阻滞 (Ⅲ°AVB)等并发症 ,滴定放电组 3例出现一过性Ⅱ°Ⅱ型伴Ⅲ°AVB。结论 对放电后出现持续交界性逸搏心律者在间歇性右心房起搏下放电较安全可靠 。
- 张丰富耿其吉段宝祥罗骏贾海波
- 关键词:射频消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可行性安全性
- TNF-α-G308A基因多态性与风湿性心脏病相关性的Meta分析
- 2012年
-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G308A基因多态性与风湿性心脏病(RHD)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NKI、WanFang Data中关于TNF-α基因多态性与风湿性心脏病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从1990年1月至2011年6月。由2名评价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1和SPSS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研究,539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和624例对照人群。以TNF-α-G308A基因隐性遗传模式计算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AA基因型携带者患风湿性心脏病的危险与GA+GG基因型携带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5.06,95%CI(2.15,11.89),P=0.000 2]。以TNF-α-G308A基因显性遗传模式计算的Meta分析结果也显示,AA基因型携带者患风湿性心脏病的危险与GA+GG基因型携带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14,95%CI(1.05,9.38),P=0.04]。结论现有证据显示,TNF-α-G308A基因多态性与风湿性心脏病相关,AA等位基因携带者患风湿性心脏病的危险有增高趋势。但由于纳入研究数量有限,尚不清楚不同人种TNF-α-G308A基因多态性是否与风湿性心脏病相关。上述结论仍需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临床试验加以证实。
- 张瑶俊李明慧杨少华田乃亮贾海波陈绍良
-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META分析
- 心房扑动的射频消融简化操作的探讨被引量:3
- 2006年
- 罗骏杨向军陈绍良张丰富贾海波戴振林段宝祥
- 关键词:心房扑动导管消融术
- 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疗效观察和体会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可能性及效果。方法选择52例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采用起搏标测法,以心室起搏时12导联心电图与其临床室性早搏的图形完全一致作为消融靶点,以放电后①早搏在10s内消失;②出现同形早搏先增多后消失;③出现短阵性同形室速为消融有效标志,以静滴异丙肾上腺素后30min内无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出现为消融终点。结果49例患者取得即刻成功,术后随访发现消融成功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所有病例无新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1例标测过程中出现心包填塞,经心包穿刺引流后康复。结果对药物治疗无效的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行射频消融治疗成功率较高,并发症少,并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 贾海波张丰富罗骏陈绍良
- 关键词:射频消融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
- 射频导管消融治疗频发右心室室性期前收缩伴缓慢心率及随访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探讨应用射频导管消融治疗频发右心室室性期前收缩伴缓慢基础心率的可行性.方法 53例症状明显、发作频繁、药物疗效不佳或不能耐受的频发右心室室性期前收缩患者,按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室性心动过速的手术流程,用起搏标测法结合激动标测消融室性期前收缩,以消融后期前收缩消失且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期前收缩不再出现为手术终点;以术后24 h及30 d复查动态心电图无同一形态室性期前收缩为成功标志;期前收缩显著减少且症状明显减轻作为显效标准.结果 50例患者成功消融室性期前收缩,术后症状消失,复查Holter未见同形室性期前收缩,随访3~31个月无复发及新的室性期前收缩出现;2例术后24 h分别残余27次及132次同形室性期前收缩,但随访期间患者均无症状;失败1例.结论对于症状明显、药物疗效不佳的频发性右心室室性期前收缩伴缓慢基础心率患者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 张丰富刘志华贾海波陈绍良罗骏戴振林
- 关键词:射频导管消融术室性期前收缩
- 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一氧化氮水平变化及意义
- 2000年
- 一氧化氮(NO)是血内皮细胞分泌的一种血管舒张因子,除了具有舒张血管作用外,近年来还发现其对心脏功能有影响。为此我们通过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病人血清一氧化氨水平,以探讨NO在CHF的发生发展中的意义。
- 贾海波
-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一氧化氮血清疾病发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的研究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组织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变化及其反映心梗早期心室重构和心肌纤维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放免法测定老年 AMI再通组 31例 ,未通组 1 6例及正常对照组 2 7例血清中层粘连蛋白 (L N)、 型前胶原 (PC )和透明质酸 (HA)的含量 ;并将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Dd)和射血分数 (EF)与上述各参数作相关分析。结果 老年 AMI患者未通组血清 L N、PC 、HA含量较其他两组水平增高显著 ,并与 LVDd呈正相关 ;但其他两组的参数间及其与 EF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 LN、PC 、HA均可作为老年 AMI患者心肌组织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 ,在临床上为判断 AMI后早期心室重构和心肌纤维化提供了间接依据。
- 叶飞陈绍良段宝祥张丰富黄进贾海波耿其吉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纤维化心室重构老年
- 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治疗
- 2008年
- 目的评价射频消融治疗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7例右心室流出道室速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并随访观察复发的情况。结果37例右心室流出道室速经射频消融治疗成功33例,成功率为89.2%,复发2例,无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右心室流出道室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 罗骏张丰富葛郁芝贾海波陈绍良
- 关键词:心动过速室性导管消融术心电描记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