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福华
- 作品数:85 被引量:207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闭式体外循环下微创与常规主动脉瓣手术的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对比分析闭式体外循环经右胸微创主动脉瓣手术与同期常规主动脉瓣手术早期疗效,评估经右胸微创切口手术治疗主动脉瓣疾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分析2017年1月至12月选择性实施单纯主动脉瓣手术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早期随访结果。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28~72(46. 5±10. 2)岁。采用随机表法将患者分成采用闭式体外循环下经右胸微创切口主动脉瓣手术组(微创组,20例)和常规单纯主动脉瓣手术组(常规组,40例)。微创组所有手术均经股动静脉、右颈内静脉插管建立闭式体外循环,取右侧胸骨旁第3肋间长5~6 cm的横切口完成主动脉瓣替换术。常规组手术经胸骨正中切口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完成主动脉瓣替换术;比较分析两组围术期临床资料、并发症和死亡率。结果全组无围术期及出院后近期死亡,微创组体外循环时间[(106. 0±21. 0) min vs (73. 0±15. 0) min]和主动脉阻断时间[(78. 0±10. 0) min vs(47. 0±6. 0) min]较常规组延长(P <0. 05);而微创组术后辅助呼吸时间[(7. 0±4. 2) h vs (10. 2±5. 3) h]、住ICU时间[(19. 0±4. 0) h vs (27. 5±8. 0) h]和术后住院时间[(8. 5±2. 5) d vs (13. 0±3. 0) d]较常规组缩短(P <0. 05)。微创组术后12 h引流量[(100. 0±40. 0) ml vs (410. 0±80. 0)ml]、输血率(15. 0%vs 55. 0%)较常规组减少(P <0. 05)。术后随访1~12个月,随访率96. 7%,两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和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经右胸微创切口直视治疗主动脉瓣疾病是安全、可行的。在达到与传统开胸手术相同效果的前提下,微创手术明显恢复快,减少血制品使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邱志兵陈鑫秦卫黄福华汪黎明蒋英硕徐明肖立琼祁浩宇尹力
- 关键词:心肺转流术心脏瓣膜假体植入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
- 全弓置换术与右半弓置换术治疗急性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术期效果和远期预后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3年
- 急性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是一种极为凶险的疾病,其发病后24 h内死亡率约为33%,发病后48 h内死亡率约为50%,发病后1周内死亡率约为80%,发病后1个月内死亡率高达95%。近年随着主动脉外科治疗理念和治疗方法不断完善,许多急性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被及时救治。对于破口位于弓部、夹层假腔影响弓部三分支或破口位于降主动脉逆撕形成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行全主动脉弓置换术基本已成为共识;但对于破口仅限于升主动脉且未影响弓部三分支的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其弓部处理方式(是否更换弓部及其三分支)尚有争议,即行全弓置换术与右半弓置换术尚有争议。本文主要综述了全弓置换术与右半弓置换术的手术方式及其治疗急性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术期效果、远期预后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急性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治疗方式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 周越赟王晓棣黄福华
-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被引量:14
- 2022年
- 目的分析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AD)患者发生术后谵妄(PO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术后入ICU监护治疗的AAD手术患者110例,男74例,女36例,年龄≥18岁。根据术后5 d内是否发生POD将患者分为两组:POD组和非POD组。POD的评估采用ICU意识模糊评估法(CAM-ICU)进行。收集患者围术期指标,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AD手术患者发生POD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AD手术患者发生PO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有32例(29.1%)患者发生POD。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酗酒史、术前ALT、术后当天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入ICU 6 h内MAP、入ICU 6 h内局部脑氧饱和度(SctO_(2))是AAD手术患者发生POD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大(每增大1岁,OR=1.240,95%CI 1.062~1.267,P=0.036)、酗酒史(OR=1.106,95%CI 0.927~1.270,P=0.042)、入ICU 6 h内MAP(<65 mmHg,OR=1.326,95%CI 0.863~1.974,P=0.016)和入ICU 6 h内SctO_(2)(≤50%,OR=1.182,95%CI 1.021~1.356,P=0.022)是AAD手术患者发生POD的独立危险因素。与非POD组比较,POD组ICU内AKI、MODS发生率明显升高,ICU停留时间明显延长(P<0.05)。两组术后大出血发生率、术后5 d内再次手术率、ICU内脑血管意外发生率、住院期间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增大、酗酒史、术后早期低血压和低SctO_(2)是AAD手术患者发生POD的独立危险因素。
- 牛永胜李莉魏海燕黄福华章淬
- 关键词: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谵妄脑氧饱和度
- 杂交手术对比孙氏手术治疗急性主动脉弓部夹层的预后分析
- 2024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杂交手术和孙氏手术治疗累及弓部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早期和中远期预后,为临床治疗急性主动脉弓部夹层患者的手术方式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倾向性得分匹配,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3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市第一医院收治的693例急性主动脉弓部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2组:杂交手术组144例,孙氏手术组549例。比较2组住院期间结局和中远期预后。主要终点为全因死亡,次要终点为心血管死亡和主动脉二次手术,三级终点包括住院期间的死亡和并发症。结果经过倾向性得分匹配,本研究共生成了127对病例。与杂交手术组相比,孙氏手术组的患者具有更长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P<0.05),且孙氏手术组患者的谵妄发生率、输血率、新发透析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延长发生率、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增加(P<0.05)。杂交手术组和孙氏手术组的住院死亡、中远期全因死亡与心血管死亡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接受孙氏手术治疗与更低的主动脉二次手术率相关(HR 0.29,95%CI 0.10-0.87,P=0.027),这些结果在未匹配的队列中也得到了验证。结论杂交手术并未改善中远期生存率,且增加了中远期主动脉二次手术的风险。然而杂交手术较孙氏手术缩短了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在术后早期展现出优势,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病情谨慎应用。
- 张若禹王晓棣陈文黄福华陈鑫
- 关键词:急性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弓部杂交手术
- 冠状动脉受累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开口受累的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4年至2015年南京市第一医院外科治疗的37例冠状动脉开口受累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资料。结果33例患者的右冠状动脉开口受累,2例患者左冠状动脉受累,2例左、右冠状动开口同时受累。21例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右冠状动脉旁路20例,左冠状动脉旁路1例;共移植旁路血管22支,均为大隐静脉。全组死亡6例,住院期间病死率16.22%。结论合并冠脉损伤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病情凶险,病死率高,需尽快恢复冠状动脉血运;重建血运的方法需要视具体病情、外科医师经验而综合决定。
- 秦卫陈鑫黄福华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冠状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 夜间急诊主动脉夹层手术并不增加住院死亡率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分析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夜间手术与白天手术的疗效差异。方法 2004年1月至2013年3月,195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心血管病医院)接受手术治疗,从白天急诊手术患者(127例)中选出与晚夜间手术患者(68例)倾向指数相同或相近的个体进行配对,共匹配58对患者,包括夜间手术组[n=58,男45例,女13例,(48.3±14.6)岁]和白天手术组[n=58,男43例,女15例,(47.7±14.6)岁]。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透析率、气管切开率、住ICU时间、住院死亡率。结果夜间手术组患者术后气管切开率[19.0%(11/58)vs.6.9%(4/58),P=0.053]、住院死亡率[8.6%(5/58)vs.6.9%(4/58),P=0.729]与白天手术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夜间手术组与白天手术组比较,前者手术时间延长[(485.7±93.5)min vs.(428.5±123.3)min,P=0.048]、术后胸腔引流量偏多[(979.5±235.7)ml vs.(756.6±185.9)ml,P=0.031]、机械通气时间延长[(67.9±13.8)h vs(.55.7±11.9)h,P=0.025]、术后透析率增加[17.2%(10/58)vs.5.2%(3/58),P=0.039]、住ICU时间延长[(89.4±16.2)h vs.(74.8±12.5)h,P=0.023]。术后随访107例患者,随访时间4~6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13例术后透析患者中有12例已经不需要定期行透析治疗。结论夜间急诊主动脉夹层手术并不增加住院死亡率,但是增加术后一些并发症的发生率。无论是夜间还是白天,对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都应该以更充分地准备、更饱满地精力去积极认真对待,必要时应及时手术治疗。
- 秦卫黄福华肖立琼刘圣辰陈鑫
- 关键词:STANFORD主动脉夹层死亡率
- 分期全主动脉置换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胸腹主动脉瘤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总结采用分期全主动脉置换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胸腹主动脉瘤的手术方式和早期治疗效果。方法自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2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CrawfordⅡ型胸腹主动脉瘤的马方综合征患者进行了分期全主动脉置换手术。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41岁和26岁。一期在部分深低温停循环下行主动脉根部、全弓置换及支架象鼻植入术,二期在常温非体外循环下应用四分叉人工血管行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结果手术结果满意,2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无任何并发症。结论分期全主动脉置换术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全胸腹主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黄福华李良鹏秦卫苏存华肖立琼陈鑫
- 关键词:A型主动脉夹层胸腹主动脉瘤人工血管
-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下肢灌注不良的外科治疗
- 秦卫苏存华黄福华陈鑫
- 桡动脉作为第二动脉旁路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桡动脉作为第二动脉旁路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的临床应用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9年8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心胸血管外科同时使用左胸廓内动脉和桡动脉进行旁路移植的连续5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436例,女性149例,年龄(63±10)岁(范围:36~86岁)。有糖尿病史者占40.7%(238/585),多支血管病变者占75.6%(442/585)。2017年1月后的手术患者接受旁路血管的术中即时流量测定。对2014年1月至2019年8月手术患者的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体外循环手术占81.9%(479/585),11例患者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43例患者同期接受瓣膜手术。远端吻合口(3.6±0.9)个(范围:2~6个),动脉旁路远端吻合口(2.1±0.3)个(范围:2~5个),560例患者桡动脉旁路吻合至钝缘支。靶血管近端狭窄程度均>70%,>90%者占72.5%(424/585)。151例患者术中即时流量测定结果显示,桡动脉旁路流量为(29.8±10.2)ml/min(范围:10~150 ml/min),搏动指数2.5±1.4(范围:0.7~5.0)。本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30 d后院内死亡2例,无围手术期心肌梗死。近5年手术的188例患者中位随访3.2年,非心源性死亡2例,无心肌梗死发生,无需再血管化治疗病例。结论桡动脉作为第二动脉旁路用于CABG安全有效,良好的靶血管选择和术中即时流量测定有助于取得满意的旁路通畅率和近中期疗效。
- 项飞尹力蒋贲邱志兵徐明黄福华汪黎明蒋英硕陈鑫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分流术桡动脉
- 体外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脉左主干并3支血管病变对比研究
- 陈鑫邱志兵徐明蒋英硕肖立琼汪黎明陈绪军黄福华刘培生
- 冠状动脉左主干并3支血管病变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中的高危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为其首选的治疗方法。但传统的CABG 由于体外循环的损伤,手术风险大,死亡率较高。目前,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
- 关键词:
-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体外循环血管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