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燕
- 作品数:46 被引量:264H指数:9
-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委高校科技发展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氧化苦参碱对骨髓来源细胞生长的双向调节作用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T)对骨髓来源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比色法、流式细胞仪检测法、集落形成法和免疫细胞活性测定等方法,检测OMT对白血病细胞K562的抑制作用;骨髓造血干细胞的集落形成实验和脾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的生物活性试验,检测OMT对小鼠免疫和造血的影响。结果:(1)不同浓度的OMT可明显抑制白血病细胞K562细胞的增殖、集落形成,导致细胞凋亡(P<0.05),且作用呈浓度依赖性。(2)OMT可以促进小鼠骨髓粒系造血,且在0.2475 mg/mL时达到峰值。(3)OMT可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结论:OMT可抑制白血病K562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同时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促进小鼠骨髓CFU-GM的形成,表现出对骨髓来源细胞生长的双向调节作用。
- 郝彩芹李静李兴玉刘新利许燕张吉旺
- 关键词:氧化苦参碱粒单系祖细胞
- 富含β-胡萝卜素转基因水稻EH基因水平转移研究
- 2016年
- 以富含β-胡萝卜素转基因水稻EH喂养大鼠,在90 d喂养试验结束后,分别对大鼠十二指肠、回肠、咬肌及肠道微生物进行相关基因PCR扩增,分析特异性片段在大鼠体内的转移情况。结果显示:试验中饲喂含45%转基因大米饲料、含45%亲本‘中花11'大米配合饲料和全价营养饲料的所有大鼠均未发生基因水平转移,表明转基因水稻EH中的外源基因没有向大鼠的组织和肠道微生物进行转移。
- 吴洋洋许燕胡瑞丽任方方赵凯唐雪明赵笑
- 关键词:转基因水稻基因水平转移
- 硫化氢对罗氏沼虾4种组织中POD、PPO酶活力的影响被引量:7
- 2011年
- 将罗氏沼虾暴露在0、0.05、0.1、0.15、0.2 mg/L硫化氢中12 h后显示,随着硫化氢浓度的增加,其肝脏、心脏、鳃、复眼4种组织中POD和PPO的酶活力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硫化氢对罗氏沼虾4种组织中POD和PPO酶活力的影响与浓度有关,其中对肝脏和鳃两种组织中POD、PPO酶活力的影响明显大于其他组织,这两种免疫相关酶的酶活力变化可以灵敏地反映虾类养殖水体中硫化氢的胁迫程度和毒性.
- 余静许燕王芳
- 关键词:硫化氢罗氏沼虾PODPPO
- 水稻凝集素对稻瘟病的抗性研究被引量:1
- 1997年
- 许燕袁筱萍郝峥嵘沈瑛刘士庄
- 关键词:凝集素水稻感病品种抗性鉴定方法稻瘟
- 凡纳滨对虾不同组织内SOD、POD酶的细胞化学定位被引量:20
- 2010年
- 运用电镜酶细胞化学技术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体内肝脏、肌肉、心脏、复眼和鳃等5种组织的SOD和POD酶的细胞化学定位进行了研究,并与感染病毒的凡纳滨对虾体内5种组织中SOD和POD的细胞化学定位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健康对虾体内,SOD酶阳性反应颗粒主要定位于肌肉、心脏、肝脏和鳃等组织细胞的线粒体膜、细胞质中,以及肝细胞的脂滴周围;POD酶主要定位于心脏、鳃和肝脏组织细胞的过氧化物酶体内,肝细胞中脂滴周围也有POD的阳性反应颗粒。感染病毒后,各组织细胞表现出明显的病理性结构变化,大量的髓样小体出现,脂滴数量明显减少。同时各组织中SOD和POD酶的细胞化学定位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现为心脏、鳃、肌肉组织细胞胞质中的SOD阳性颗粒消失,肝细胞中的SOD阳性颗粒明显减少,在心脏和鳃的线粒体基质内也出现SOD阳性颗粒;POD仍主要定位在过氧化物酶体中,但心脏中的过氧化物酶体解体而有许多呈阳性反应的小颗粒分布在细胞质中。结果表明SOD和POD在凡纳滨对虾防御氧的毒性损伤以及整个机体的免疫功能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 许燕杨洁孙静秋俞亚东叶军强
-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病毒SODPOD细胞化学定位
- 凡纳对虾体内ACP、AKP酶的细胞化学定位
- 运用电镜酶细胞化学技术对凡纳对虾体内肝脏(L)、肌肉(M)、心脏(H)和复眼(E)等四种组织的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EP)进行了细胞化学定位,并与感染病毒的凡纳对虾四种组织中 ACP、AEP 的细胞化学定位...
- 孙静秋许燕张慧绮叶军强
- 关键词:凡纳对虾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细胞化学定位
- 文献传递
- DGGE技术在动物肠道微生物群落变化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 2014年
- 介绍了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动物肠道微生物群落研究中的应用,并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任方方赵笑赵凯唐雪明吴洋洋许燕
- 关键词: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 凡纳滨对虾病虾体内SOD和PPO同工酶表型的变化被引量:2
- 2011年
- 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显示了健康和患病毒性疾病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其复眼、肝脏、心脏、鳃和肌肉等5种组织的SOD和PPO同工酶酶谱,其中健康对虾体内的SOD和PPO在各组织中表达的同工酶酶带少,但组织特异性明显.SOD和PPO分别在心脏和肝脏中表达最强,各有3条酶带;复眼和肌肉中最弱,均只有1条酶带.感染病毒后,这两种同工酶的酶谱发生了明显变化,尤其在肝脏和心脏组织中变化显著,表现为病虾心脏中SOD和肝脏中PPO酶带缺失和染色变浅,即酶活性明显下降,而肝脏SOD和心脏中PPO酶活性却明显增强.
- 王芳许燕孙静秋
-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病毒性疾病多酚氧化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Notch信号通路与血液系统和白血病形成被引量:2
- 2019年
- Notch基因编码着一类进化上高度保守的跨膜受体蛋白家族,其信号通路是由Notch受体、Notch配体、CSL DNA结合蛋白组成。该信号通路能够调节淋巴细胞的发育和分化过程,介导心血管系统的形成,参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近年来有研究表明,Notch信号通路在造血作用及白血病的发生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本文综述了Notch信号通路在淋巴细胞及造血干细胞的发育和分化中的作用,进一步探讨了其对造血作用和白血病发生发展的调节,以期能够对临床造血疾病的治疗提供帮助。
- 马娜尹立志许燕李兴玉李静
- 关键词:NOTCH信号淋巴细胞造血作用白血病
- 感染桃拉综合症病毒的凡纳滨对虾体内4种同工酶酶谱的变化被引量:6
- 2008年
-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法,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成体的复眼、肝脏、心脏、鳃和肌肉等5种组织中的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酯酶(EST)和过氧化物酶(POD)4种同工酶进行研究,并将健康虾与感染桃拉综合症病毒(TSV)病虾的同工酶酶谱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这4种同工酶在凡纳滨对虾体内的不同组织均有分布,但在酶活性和条带数量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组织特异性,其中4种同工酶均在肝脏组织中表达最强,ACP和POD在肌肉中、EST在复眼中表达最弱,AKP在复眼中不表达。感染TSV后,病虾的ACP和AKP均出现酶带数量减少和酶活性降低,如病虾的ACP酶谱在肝脏、心脏和鳃中缺失的酶带数分别为2、1和1条,酶活性也呈现下降;AKP酶谱在肝脏、心脏和肌肉中缺失的酶带数分别为3、4和3条,且酶活性均明显降低;而病虾的EST和POD表达的酶带数和酶活性却均有明显增加,尤其是在肝脏和心脏中,EST分别新增3条和5条酶带,POD各新增1条酶带。总之这4种同工酶的表型在健康虾和病虾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尤其是在肝脏中的变化最为明显,说明肝脏中这4种同工酶的特异性变化可以作为研究凡纳滨对虾桃拉综合症的生理生化指标。
- 孙静秋许燕李晓英
-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组织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