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岩 作品数:24 被引量:47 H指数:3 供职机构: 包头市肿瘤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包头市医药卫生科技发展基金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 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超声造影在肝肿瘤射频消融治疗前后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肝肿瘤射频消融(RFA)治疗前后的应用价值与意义。方法:在12例确诊原发性肝癌(HCC)和2例确诊肝转移癌患者RFA治疗前以及射频治疗术后即刻、1 d后、2周行超声造影检查,实时观察病灶灌注及各时相病灶强化特点。结果:RFA治疗前,超声造影有效地对肿瘤大小、实际范围及数目进行识别和确认,由此制定治疗方案并确定布针消融灶数。RFA治疗后,通过超声造影对病灶灭活情况进行观察,肿瘤完全灭活诊断正确率为90.9%(20/22),与增强CT检查结果一致性较好。超声造影诊断率明显高于常规彩超的61.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造影对肝肿瘤RFA治疗前后,均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曹怀宇 张兰英 司琴 石红 庞芳 李惠霞 郭丽 王金岩关键词:超声造影 射频消融术 肝肿瘤 年龄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对BI-RADS 4a类乳腺肿物的诊断价值 2025年 目的研究年龄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对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BI-RADS)4a类乳腺肿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2例罹患乳腺肿物的患者共87个分类为BI-RADS 4a类的肿物进行超声SWE检查,测量肿物内部最大杨氏模量值(Emax)以及肿物周边2 mm Emax,并记录患者年龄。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别获取年龄、肿物内部Emax以及肿物周边2 mm Emax的最佳截断值,并在此基础上,分别绘制年龄联合肿物内部Emax与年龄联合肿物周边2 mm Emax的ROC曲线,以分析两项联合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87个BI-RADS 4a类肿物的病理诊断结果为良性57个、恶性30个。年龄、肿物内部Emax、肿物周边2 mm Emax均对乳腺肿物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其中年龄最佳截断值为50.5岁,肿物内部Emax最佳截断值为119.490 kPa,肿物周边2 mm Emax最佳截断值为133.550 kPa。年龄联合肿物内部Emax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56,标准误(SE)为0.055(P<0.001),诊断灵敏度为0.575,特异度为0.937,诊断指数最大为0.512;年龄联合肿物周边2 mm Emax的AUC为0.794,SE为0.051(P<0.001),诊断灵敏度为0.650,特异度为0.937,诊断指数最大为0.587。结论年龄联合肿物内部Emax与年龄联合肿物周边2 mm Emax均对BI-RADS 4a类乳腺肿物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且能够减少良性肿物不必要的手术或穿刺活检。 张嘉惠 王金岩关键词:乳腺肿物 年龄 超声引导下中晚期宫颈癌插植内照射治疗 2009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组织间插植内照射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意义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肿瘤组织间插植内照射+外照射。结果:有23例肿瘤脱落,宫颈原形出现,其余7例肿瘤缩小50%以上,持续时间均≥1个月,另有2例肿块缩小<50%,即CR为71.9%,PR为21.8%,NC为6.3%,PD为0%。结论:超声引导下插植内照射是一种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安全有效的近距离放疗技术。 司琴 曹怀宇 张兰英 庞芳 王金岩关键词:超声引导 宫颈癌 组织间插植 近距离放疗 经阴道超声联合弹性成像技术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初探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弹性成像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病例组宫颈病变患者及20名正常女性为对照组行常规阴道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观察对比弹性评分法、弹性应变指数(SI)、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对照病理结果评价弹性成像在宫颈病变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弹性成像评分法及比值法SI值在宫颈癌及宫颈良性病变、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联合常规阴道超声有助于提高宫颈病变的诊断准确率。 刘励昂 司琴 王金岩 韩来福 张兰英 高莹 石红 庞芳 李慧霞 王佳 杜晶 乌日丽其关键词:超声弹性成像 宫颈病变 超声造影联合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检测对BI-RADS 4类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的临床意义 2024年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联合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检测对评分为BI-RADS 4类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3年8月至2023年11月我院收治的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共49例(54个病灶),均行超声造影(CEUS)、流式细胞检测术(FCM),以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及恶性组,运用FCM检测两组病例样本的T淋巴细胞亚群表面因子CD3^(+)、CD4^(+)、CD8^(+)细胞绝对计数,以及CD4^(+)/CD8^(+)之间的比值。结果CEUS联合FCM相较于以上每项单独检测,对乳腺肿块良恶性检出准确率高于两项单独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联合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检测对评分为BI-RADS 4类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有提高及临床意义,可提高对乳腺肿物早期诊断的准确率。 阿路思 王金岩关键词:乳腺肿块 超声造影 T淋巴细胞亚群 超声造影在乳腺导管原位癌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对乳腺导管原位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乳腺导管原位癌的超声造影形态学增强模式,并比较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对该组肿瘤的诊断准确率。结果:本组29例乳腺导管原位癌中,造影增强显示病灶周围扭曲或穿入血管25例(86.2%),造影剂分布不均匀27例(93.1%),病灶形态不规则24例(82.7%),病灶多呈快速高增强。本组乳腺导管原位癌超声造影的诊断准确率达93.1%(27/29)。结论:乳腺导管原位癌具有较典型的恶性造影增强特征,超声造影明显提高了对导管原位癌的诊断准确率,有望成为提高乳腺癌早期诊断率的一个重要手段。 曹怀宇 张兰英 司琴 石红 庞芳 李惠霞 郭丽 王金岩关键词:乳腺导管原位癌 超声造影 超声引导下乳腺可疑病灶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在超声引导下乳腺病灶穿刺活组织病理学检查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我院60例超声引导下穿刺乳腺病灶穿刺活检标本和手术后标本的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送检的超声引导下乳腺病灶穿刺活检标本的病理组织学诊断分别为:浸润性癌36例,髓样癌2例,可疑恶性3例,非典型增生4例,叶状肿瘤1例,良性病变14例。超声引导下乳腺病灶穿刺活检与手术后活检病埋诊断符合率为97%,Kappa=0.921(P<0.01)。结论:超声引导下乳腺病灶穿刺活检安全可靠,它在乳腺癌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张兰英 司琴 曹怀宇 庞芳 李惠霞 王金岩 冯立文关键词:乳腺 超声引导下穿刺 病理组织学诊断 应用超声造影提高腹部恶性肿瘤超声引导下自动活检的检出率 司琴 曹怀宇 李敬 庞芳 王强 曹虹然 王金岩 张兰英 白红霞 白雪峰 腹部肿瘤是人体常见肿瘤,腹部肿瘤范围应包括盆、腹腔各脏器肿瘤,后腹膜腔、肠系膜、网膜、胃吻腹壁等处肿瘤。近十余年来,我们采用超声引导下自动活检的方法,选择性地对腹部肿瘤进行穿刺活检取材,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为患者进一步治疗...关键词:关键词:超声引导 造影 活检 腹部肿瘤 超声造影在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 司琴 张兰英 曹怀宇 王金岩 庞芳 石红 李惠霞 高莹 郭丽 王兮 王萍 对98例乳腺癌(术后病理随访证实)患者行腋窝淋巴结常规超声检查后,再进行超声造影检查:经肘前静脉团注第二代氟碳类声学造影剂声诺维(SonoVue)即刻用实时灰阶谐波超声成像观察淋巴结,动态观察图像时间4分钟。用目测法观察...关键词:关键词:乳腺癌 淋巴结转移 造影剂 超声造影诊断 转移性肝癌的超声造影特征及价值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超声造影对肝转移癌的灌注过程及回声变化规律,探讨超声造影对转移性肝癌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超声造影技术对26例共47个转移性肝癌病灶进行超声造影,分析研究其造影增强各时相的特征。结果:动脉相47个病灶均可见增强,28个(59.6%)为快速弥漫增强,15个(31.9%)为快速环状增强,4(8.5%)个较大的病灶呈缓慢不均匀轻度增强;延迟相43个病灶(91.5%)呈边界清晰的低回声,5例(10.6%)发现更多的肝内病灶。超声造影47个转移性肝癌中,43个(91.5%)表现为快进快出。结论:转移性肝癌超声造影表现的观察并且对恶性肿瘤肝转移病灶的个数、位置的确定,特别是对延迟相临床前期的微小转移灶的检出,对于恶性肿瘤病人的临床分期及其后续选择治疗方案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王金岩 乌日丽其 庞芳 李惠霞 高莹 刘励昂 韩来福 王佳 杜晶 司琴关键词:超声检查 造影剂 转移性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