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萍

作品数:7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安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中耳
  • 2篇中耳炎
  • 2篇手术
  • 2篇细胞
  • 2篇慢性
  • 2篇慢性化脓性
  • 2篇慢性化脓性中...
  • 2篇免疫
  • 2篇化脓性中耳炎
  • 2篇额窦
  • 2篇耳炎
  • 1篇胆脂瘤
  • 1篇亚群
  • 1篇严重度
  • 1篇药性分析
  • 1篇脂瘤
  • 1篇致病
  • 1篇致病菌
  • 1篇中耳胆脂瘤
  • 1篇嗜酸

机构

  • 7篇安阳市人民医...
  • 4篇安阳市妇幼保...

作者

  • 7篇许萍
  • 3篇陈春光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抗感染药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医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3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变应性鼻炎严重度与胸腺调节趋化因子及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2的关系
2013年
目的研究变应性鼻炎严重度与胸腺调节趋化因子(TARC)及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2(Eotaxin-2)的关系,总结这两个趋化因子在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所起到的诱因性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对33例无变应性鼻炎患者(对照组)及104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临床组,其中轻度鼻炎患者52例为临床甲组,中重度鼻炎患者52例为临床乙组)进行TARC及Eotaxin-2的光密度值检测,并进行综合对比。结果临床组血清TARC、Eotaxin-2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数据数据呈正相关(r=0.970,P<0.01)。临床甲组与临床乙组TARC及Eotaxin-2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2型细胞主导的炎性反应最终引发变应性鼻炎,但变应性鼻炎患者其体内炎性因子水平与变应性鼻炎的严重程度无显著关联。
陈春光许萍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酶联免疫吸附
骨整合及假体修复在30例耳廓畸形和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2017年
目的:观察骨整合及假体修复在耳廓畸形和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0例先天性及后天性耳廓畸形和缺损患者,采用Branemark种植系统的操作方法进行骨整合及假体修复。Ⅰ期进行手术骨整合,Ⅱ期运用固定且可卸式假体修复,观察效果。结果:经6个月~3年的随访,骨整合假体修复1次成功率及修复体的稳定率均为100%,患者修复满意度为96.6%(29/30),骨整合支架与皮肤组织之间接触的感染率为10%(3/30)。结论:骨整合及假体修复治疗耳廓畸形和缺损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陈春光许萍
关键词:耳廓畸形缺损修复骨整合
鼻内窥镜下额窦骨瘤手术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额窦骨瘤的手术方式及适应证。方法分析7例额窦骨瘤手术病例中骨瘤的位置、大小和手术方式。结果 7例病例均顺利经鼻内窥镜手术切除。结论额窦骨瘤位于额窦眼眶内外侧缘中垂直面以内,基底呈蒂状,大小可通过额窦口,且额隐窝宽敞者可经鼻内窥镜手术切除,较大的额窦骨瘤宜采用鼻外进路。
陈春光许萍
关键词:骨瘤额窦外科手术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中490株检出致病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分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检出致病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3年12月—2017年8月间收治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330例资料,分析采集鼓室内、鼓膜穿孔处分泌物经细菌培养鉴定结果,以及阳性菌株种类分布、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结果:330例患者中共分离出病原菌490株,其中真菌54株占11.02%,G-菌298株占60.82%,G+菌138株占28.16%。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G-菌,临床对患者治疗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治疗。
陈春光许萍
关键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原菌耐药性
养阴散结汤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儿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18
2019年
目的:观察养阴散结汤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儿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82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左甲状腺素钠,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养阴散结汤。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水平、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CD_8^+、CD_4^+/CD_8^+)水平。结果:观察组大便干结、口疮、声嘶、心悸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改善率为87. 80%(36/41),高于对照组的60. 98%(2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TG、TSH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两组CD_3^+、CD_4^+、CD_8^+、CD_4^+/CD_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CD_3^+、CD_4^+、CD_4^+/CD_8^+高于对照组,CD_8^+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 76%(4/41),低于对照组的26. 83%(1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养阴散结汤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患儿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儿血清TG、TSH水平,改善患儿机体免疫功能,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陈春光许萍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
额窦炎56例内镜手术治疗探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额窦炎经内镜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额窦炎患者,采用内镜下经筛泡前径入路施以筛窦开放术进行治疗。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为期3~6个月的临床随访,收集患者额窦炎典型症状的改善情况,记录术后是否发生视力下降、复视、眶内出血、等并发症,并进行额窦口及黏膜的颅内观察。结果本次研究病例中,所有患者在术后均为发生视力降低、复视、眶内出血、脑脊液鼻漏、眶内感染、颅内感染等严重术后并发症。临床随访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患者在手术完成后其前额闷胀、头痛、鼻塞、流脓涕、嗅觉减退等均完全消失或明显改善。本次临床研究合计显效37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86%。结论额窦炎患者经内镜手术经筛泡前径路实施额窦开放术进行治疗疗效确切、手术风险及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非常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春光许萍
关键词:额窦炎内镜额窦开放术
术前耳分泌物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中耳胆脂瘤术后干耳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以分组形式明确术前耳分泌物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中耳胆脂瘤术后干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安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耳胆脂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术前分耳分泌物涂片及细菌培养结果完成分组,将无分泌物、口腔及皮肤正常菌群、单一非耐药菌设为Ⅰ组88例,将真菌设为Ⅱ组7例,将复合菌群或多重耐药菌设为Ⅲ组5例。手术结束时开展指标对比,评价各组术后干耳时间、干耳率情况。结果 100例患者术后干耳时间平均为(2.74±2.12)个月,干耳率为88%。Ⅱ组与Ⅲ组干耳时间较Ⅰ组更长(P<0.05)。3组术前不同分泌物患者术后干耳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耳内分泌物情况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中耳胆脂瘤患者术后干耳时间、干耳率间的联系密切,术前对患者耳分泌物开展微生物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进行针对性用药,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陈春光许萍
关键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耳胆脂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