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华
-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无创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患者脑钠肽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无创机械通气在目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已经获得肯定疗效。本研究动态观察了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在行无创通气前后血浆脑钠肽(BNP)浓度的变化。
- 王永华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血浆脑钠肽无创通气无创机械通气动态观
- ABLE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观察ABLE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2012年我院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93例,将其随机分为ABLE引流管组36例、中心静脉导管组32例、粗硅胶管组25例。对3组患者分别置管引流,观察其疗效、并发症以及管腔堵塞、导管滑脱、皮下气肿、继发感染、胸膜反应、穿刺点出血等情况。并记录患者完全肺复张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等。结果 ABLE引流管组并发症、管腔堵塞、导管滑脱、皮下气肿发生率及完全肺复张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中心静脉导管组,并发症、皮下气肿、继发感染、胸膜反应、穿刺点出血发生率及完全肺复张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粗硅胶管组(P<0.05)。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LE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肯定、操作安全简便、并发症少,值得广泛应用。
- 沈春兰姜国刚王永华
-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
- 急诊室及ICU患者人工气道情况分析
- 2011年
- 目的 比较PVC气管导管和加强型气管导管这两种导管在室温下和60 ℃温箱热软化后经鼻插管时鼻出血机率的差别.方法 100例病人随机分为4组,每组25例:分别为室温PVC导管组和室温加强型导管组,60 ℃热软化PVC导管组和60 ℃热软化加强型导管组;经标准的麻醉诱导,充分的润滑后进行气管插管,插管时观察病人鼻出血的情况.结果 4个组的鼻出血几率依次为18/25、14/25、4/25和5/25.经60 ℃温箱热软化后的两种气管导管均比室温下的同种导管引起鼻出血的机率明显降低(P<0.05),而两种导管无论是在室温下还是60 ℃温箱热软化后经鼻气管插管时鼻出血的几率其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0 ℃温箱对气管导管进行热软化能显著降低经鼻气管插管时的鼻出血,而这两种气管导管无论在室温下或者60 ℃温箱热软化后,经鼻插管时鼻出血的几率相当.
- 姜国刚裴林林王翠王永华吴丽芳葛勤中
-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
- 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NIPPV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分析变化,住院时间气管插管率和病死率,并同以往未使用无创治疗的30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病例进行比较。结果 50例NIPPV治疗后2 h,48 h的血气分析指标明显改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气管插管率,住院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确切,避免机械通气,缩短病程,是救治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一种有效方法。
- 王永华
- 早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在重症肺炎中的观察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早期无创正压通气在重症肺炎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0月我科收治的重症肺炎46例,在常规治疗上,治疗组31例给予早期无创通气,记录二组呼吸频率、心率、PH、PaO2、PaCO2、气管插管率等,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48h后,治疗组呼吸窘迫得到明显缓解,氧分压改善,心率下降,气管插管率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 PH、PaCO2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者早期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以纠正缺氧,改善氧合及自觉症状,一定程度上避免有创通气,从而改善预后。
- 沈春兰姜国刚王永华
- 关键词:重症肺炎无创机械通气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