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
- 作品数:8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市大兴区亦庄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心可舒与美托洛尔对冠心病患者动脉弹性影响的对照研究
- 2014年
- 目的对比研究心可舒与美托洛尔(倍他乐克)对于冠心病(CHD)患者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将6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冠心病治疗,观察组加用心可舒片,对照组加用倍他乐克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及动脉弹性参数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HR和血压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动脉弹性指数大动脉顺应指数(C1)、小动脉震荡指数(C2)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心可舒片可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及动脉弹性,对冠心病的血管保护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张燕杨红梅
- 关键词:冠心病心可舒美托洛尔动脉弹性
- 美托洛尔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76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患者在临床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美托洛尔;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麝香保心丸。经4周治疗后,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的NST与∑ST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3例,观察组患者4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01,P=0.751)。结论:在临床常规治疗基础上,美托洛尔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优于单纯美托洛尔。
- 杨红梅张燕王峰
- 关键词:美托洛尔麝香保心丸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效性安全性
- 比索洛尔联合氨氯地平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心率、血压及心功能指标的影响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分析比索洛尔联合氨氯地平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心率、血压及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于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比索洛尔,观察组使用比索洛尔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率、血压及心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P<0.05),观察组血压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用比索洛尔联合氨氯地平疗效显著,一定程度上降低血压并有效缓解心功能指标,值得进一步研究以及推广。
- 张燕杨红梅
- 关键词:比索洛尔氨氯地平
-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新模式在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分析
- 2022年
- 研究糖尿病病人采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新模式的效果。方法 此次实验中选择100例糖尿病病人,其中50例在观察组中,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新模式,另外50例在对照组中,实施常规治疗,比较组间数据。结果 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干预后的血糖、2-DSCS分值、并发症、SF-36评分、再入院率、满意度均显著性改善,P<0.05;对比两组干预前的血糖、2-DSCS评分、SF-36分值,P>0.05。结论 糖尿病病人采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新模式,能够有效控制病人血糖并提升病人的满意度等。
- 杨红梅张燕
- 关键词:糖尿病
- 舒血宁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及对血清hs-CRP的影响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及对血清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7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组予以舒血宁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心电图疗效、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hs-CRP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及心电图改善有效率分别80.6%及72.3%,高于对照组的63.8%及58.3%,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显著(P<0.05)。结论:采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助于降低血清hs-CRP水平,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李翠艳陈珺张春霞张燕
- 关键词:舒血宁注射液
- 麝香保心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0
- 2016年
-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就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6例,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替罗非班静脉滴注,起始量为0.4μg/(kg·min),持续30 min;维持剂量为0.1μg/(kg·min),持续48 h,心绞痛发作患者加服硝酸甘油、1片/次。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服麝香保心丸,2粒/次,3次、日。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58%朋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聚集指数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比较,除红细胞聚集指数外,观察组上述指标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肱动脉血流介导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和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MD)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仅NMD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2项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与对照组的6.25%相当(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好,能显著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内皮功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杨红梅张燕
-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麝香保心丸替罗非班血流动力学血管内皮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