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敬军

作品数:28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包头市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23篇乳腺
  • 17篇腺癌
  • 13篇乳腺癌
  • 7篇淋巴
  • 7篇淋巴结
  • 5篇前哨
  • 5篇前哨淋巴结
  • 5篇化疗
  • 5篇活检
  • 5篇辅助化疗
  • 5篇病理
  • 4篇新辅助化疗
  • 4篇预后
  • 4篇乳腺大汗腺癌
  • 4篇皮瓣
  • 4篇前哨淋巴结活...
  • 4篇淋巴结活检
  • 4篇汗腺
  • 4篇汗腺癌
  • 4篇大汗腺

机构

  • 27篇包头市肿瘤医...
  • 2篇中南大学
  • 2篇内蒙古科技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湖南省肿瘤医...
  • 1篇江阴市人民医...

作者

  • 27篇朱敬军
  • 20篇张培礼
  • 17篇杨金喆
  • 6篇李慧
  • 4篇秦怡
  • 3篇曹虹然
  • 3篇白雪峰
  • 3篇韩旭
  • 2篇赵志强
  • 2篇杨文涛
  • 2篇王丽霞
  • 2篇王哲
  • 1篇宋达疆
  • 1篇李赞
  • 1篇崔成立
  • 1篇郑连生
  • 1篇吕春柳
  • 1篇彭小伟
  • 1篇周波
  • 1篇杨金

传媒

  • 5篇内蒙古医学杂...
  • 2篇重庆医学
  • 2篇中华医学美学...
  • 2篇临床军医杂志
  • 2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癌症进展
  • 1篇中国医药
  • 1篇第六届/中-...
  • 1篇第六届中国肿...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两种切口对男性乳腺发育症手术满意度影响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两种手术切口入路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症(GYN)的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包头市肿瘤医院乳腺科就诊的70例GYN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切口入路不同分为双环切口组(n=35)和乳房下皱襞切口组(n=35),比较两组患者对术后乳房外形、切口瘢痕和乳头乳晕感觉的满意度。结果双环切口组患者对术后乳房外形的满意度优于乳房下皱襞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切口瘢痕及乳头乳晕感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切口入路手术治疗GYN疗效确切,满意度均较高;与乳房下皱襞切口比较,患者对双环切口的术后乳房外形更满意。
朱敬军杨金喆张钢龄祁燕云郑连生李慧王哲任殿泉韩旭张培礼
关键词:男性乳腺发育症手术双环切口乳房下皱襞切口
22例乳腺癌TC方案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观察
张钢龄张培礼刘爱勇杨七玉朱敬军秦怡
关键词:乳腺癌TC方案新辅助化疗
乳腺叶状肿瘤59例临床病理分析
韩旭朱敬军李慧
乳腺大汗腺癌14例临床分析
2014年
乳腺大汗腺癌是少见的乳腺浸润性癌特殊类型,发病率是0.3%~4%[1,2]。Krompecher于1916年首次报道。关于乳腺大汗腺癌的预后和生存率争议较大,现将我院2007年10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14例乳腺大汗腺癌报告如下。
杨金朱敬军李慧张培礼
关键词:乳腺大汗腺癌乳腺浸润性癌发病率生存率
乳腺富含糖原透明细胞癌7例并文献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乳腺富含糖原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鉴别诊断特点。方法:观察7例乳腺富含糖原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发病年龄42~75岁,中位年龄60岁。临床表现均为乳腺实性肿物。手术均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经随访12~27个月,2例出现肺脏转移。乳腺GRCC形态学特点:癌细胞为多角形,细胞边界清楚,可排列成巢团状、条索状或乳头状,超过90%的癌细胞胞质透明或细颗粒状,其内富含淀粉酶不稳定糖原,PAS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结果:CK(+),CEA、NSE、S-100蛋白、actin、vimentin均(-),约57%ER阳性,约42.9%PR阳性,约28.6%ER&PR阳性。结论:乳腺富含糖原透明细胞癌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乳腺癌,其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标识,生物学特征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乳腺GRCC治疗与乳腺非特殊类型浸润性癌治疗原则相同。
杨金喆朱敬军张培礼曹虹然白雪峰
关键词:乳腺肿瘤病理学预后免疫组织化学
保留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
朱敬军张培礼杨金喆杨七玉张钢龄祁燕云任殿泉
关键词:肋间臂神经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新辅助化疗联合小剂量阿帕替尼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疗效
2024年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小剂量阿帕替尼治疗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疗效。方法 选取自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包头市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15例TNBC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新辅助化疗联合小剂量阿帕替尼(每日1次口服)治疗,阿帕替尼口服至最后1周期21 d结束。疗效评估为每2个周期1次乳腺MRI,以及必要的锁骨区超声检查(锁骨区淋巴结确诊转移患者)。记录患者的主要终点(病理完全缓解率)及次要终点(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15例行新辅助化疗的患者,术前完成阿帕替尼治疗6~8个周期,完成术前化疗6~8个周期。术前通过查体、超声和MRI相结合进行总体评估的完全缓解率为26.7%(4/15)。术后病理评估病理完全缓解患者8例(其中,1例残存少量导管内癌成分),病理完全缓解率为53.3%(8/15)。最终辅助检查结合病理结果显示,客观缓解率为80.0%(12/15),疾病控制率为93.3%(14/15)。手术方式:8例患者进行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7例患者进行了乳腺癌保乳术,乳腺癌保乳率为46.7%(7/15)。新辅助化疗联合阿帕替尼的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但大多为Ⅰ~Ⅱ级不良反应,其中,味觉障碍、食欲减退较为常见;Ⅲ级不良反应仅发生2例,分别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四肢水肿各1例。结论 新辅助化疗联合小剂量阿帕替尼治疗TNBC临床疗效佳,具备一定的临床研究价值,值得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研究。
杨金喆李秀凤次宇婕包宇菲朱敬军曲颖
关键词:新辅助化疗三阴性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后前哨淋巴结活检对乳腺癌诊治的意义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临床意义。方法将72例Ⅱb~Ⅲb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每组各36例,试验组新辅助化疗两个周期后行SLNB,对照组未行新辅助化疗直接行SLNB。统计两组淋巴结数量、前哨淋巴结数量及检出率,并与腋淋巴结清扫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5%和100%,对照组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4.8%和1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准确性小于对照组(36.11%vs.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后行前哨淋巴活检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方便、可靠。对新辅助化疗后的乳腺癌诊治有重要指导意义。
朱敬军杨金喆王哲张培礼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
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活检病理学变化情况以及对预后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活检病理学变化情况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院接收的12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依据是否需进行新辅助化疗方案分为研究组(76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研究组采用新辅助化疗方案后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比较两组患者病理学检查结果,以及研究组患者在实施新化疗方案后SLN的检出率、真阳性率以及假阴性率的比较。结果研究组的76例乳腺癌患者中69例显示腋淋巴结,7例未能显示淋巴结,检出率为90.7%,对照组患者中47例显示腋淋巴结,3例未显示淋巴结,检出率为94.0%,两组患者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漏诊率、误诊率以及正确率无显著差异(P>0.05);乳腺癌患者在实施新辅助化疗后SLN的检出率、真阳性及假阴性率与患者的肿瘤分期具有相关性,Ⅲa期乳腺癌患者的检出率及其阳性率高于Ⅲb期(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后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检出率,利于患者病情的缓解,对患者预后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利于在临床应用及治疗。
杨金喆杨文涛朱敬军
关键词:新辅助化疗活检预后
乳腺导管内窥镜在乳头溢液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了解乳管镜在乳头溢液患者中的诊治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在我院进行的201例乳头溢液患者的检查、治疗,并对检查及治疗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例乳头溢液患者中,乳管扩张症者76例,导管内乳头状瘤者85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病6例,导管内癌2例,乳腺癌3例,导管炎症20例,其他9例。乳腺导管镜检查报告与术后病理的诊断符合率为92.38%。结论:对乳头溢液的患者而言,乳管镜检查能有其直观性、术前定位准确。避免了手术的盲目性和手术范围的过大,是一项安全、经济、有效的检查治疗方法。为乳腺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手段。
朱敬军张培礼杨金吉吉任殿泉
关键词:乳腺癌乳头溢液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