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蔚 作品数:15 被引量:112 H指数:5 供职机构: 宝鸡市中心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机械工程 冶金工程 更多>>
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心理状态及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2019年 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心理状态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诊治92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分配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讨组,每组46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研讨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和肺功能。结果研讨组的哮喘发作次数、哮喘发作频率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参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均降低,且研讨组低于参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DS评分均降低,且研讨组低于参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FVC、FEV_1水平均升高,且研讨组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可促进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指标、心理状态和肺功能的改善。 杨蓉 姚蕾 陈凯 李蔚 王小梅关键词:康复护理 老年 支气管哮喘 心理状态 肺功能 经支气管淋巴结针吸活检112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针吸活检(TBNA)对肿大纵隔淋巴结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3年12月间在宝鸡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112例行胸部CT检查发现纵隔淋巴结肿大病例,均行TBNA检查,总结穿刺结果... 陈凯 李志强 张春峰 吴正霞 张和平 蔡宇星 李蔚 杨蓉经支气管纵隔淋巴结针吸活检112例结果分析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针吸活检(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TBNA)对肿大纵隔淋巴结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3年12月间在宝鸡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112例行胸部CT检查发现纵隔淋巴结肿大的病例,均行TBNA检查,总结穿刺结果及评价该技术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结果:112例患者经TBNA检查7个部位共197组淋巴结,TBNA穿刺共410针,其中成功394针(96.1%)。95例恶性肿瘤患者中,TBNA总结果阳性90例(94.74%),其中32例患者的TBNA结果是唯一病理学依据。32例患者行肺癌根治术,以术后淋巴结病理结果为参考,TBNA判断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6.05%、100%、96.51%、100%、76.92%。22例TBNA阴性患者中,除6例经过TBNA确诊为结节病外,其余经开胸手术确诊,1例为淋巴瘤,4例为纵隔淋巴结转移癌,11例为阴性。在纵隔肿大淋巴结诊断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2.63%,100%和93.75%。小细胞肺癌TBNA的阳性率高于非小细胞肺癌,P<0.01。直径≥3cm淋巴结TBNA的阳性率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BNA对纵隔淋巴结诊断有很大帮助,且安全易行,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陈凯 李志强 张春峰 吴正霞 张和平 蔡宇星 李蔚 杨蓉关键词:经支气管针吸活检 支气管镜检查 液基细胞技术 细胞病理学 动态随访及网络平台健康教育在COPD患者随访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动态随访及网络平台健康教育在cOPD患者随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病情趋稳即将出院的116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采用动态随访及网络平台健康教育。采用肺功能、呼吸困难分级(MMRc)及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估调查2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FEV1/FVC、PaO2、Sa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呼吸频率(RR)明显低于对照组(t=4.607、4.370、2.720、5.642、3.817、4.468,P〈0.05);观察组呼吸困难0级、1级百分率(15.52%、41.38%)明显高于对照组,3级、4级百分率(3.45%、8.62%)明显低于对照组(X^2=7.004、6.915,P〈0.05);SGRQ量表中疾病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维度各得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6.994、3.551、2.966、4.489,P〈O.01)。结论动态随访及网络平台健康教育能改善出院后cOPD患者肺功能,缓解呼吸困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杨蓉 胡艺 李蔚 张红娟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动态随访 肺功能 液基细胞学检测结合经支气管针吸活检在肺癌分期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测(LCT)结合经支气管针吸活检(TBNA)对肺癌纵膈淋巴结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3年12月间在宝鸡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32例行常规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经组织学确诊的并最终行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例,术前均行TBNA纵隔淋巴结分期,穿刺物分别行常规涂片(CS)法与LCT法处理,所有患者行肺癌根治切除术及淋巴结清扫术,分析LCT法结合TBNA在非小细胞肺癌术前纵隔淋巴结分期中病理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同时分析其病理类型的符合率及分期的准确率.结果 LCT法与CS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6.05%、100.00%、96.51%、100.00%、76.92%和61.84%、100.00%、66.28%、100.00%、25.64%.LCT法在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的敏感性、阴性预测性、准确性等方面均明显高于CS法(P值均<0.01).LCT法在判断肺癌TBNA细胞病理学类型与手术组织病理学类型的符合率明显高于CS法(93.10% vs 58.62%,x2=12.02,P<0.01).LCT法c-N分期准确率高于CS法(93.75% vs 62.50%,x2=9.14,P<0.01).结论 LCT法结合TBNA能有效提高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诊断敏感性、准确性、细胞病理学类型符合率、c-N分期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亚洁 陈凯 蔡媛 习羽 吴正霞 李蔚 杨蓉关键词:经支气管针吸活检 支气管镜检查 液基细胞学检测 肺癌 细胞病理学 支气管镜下针吸活检确诊肺癌检查的护理168例 目的 探讨做好经支气管镜下针吸活检的护理配合,对提高肺癌诊断率,避免并发症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6年5月在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进行支气管镜下TBNA检查的168例患者所做的护理资料结果 T... 张红娟 杨蓉 李蔚 陈凯关键词:肺癌 护理 电子支气管镜治疗手术后急性肺不张的临床效果 2019年 目的探究电子支气管镜治疗手术后急性肺不张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手术后急性肺不张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号尾数单双号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气管切开经导管吸除阻塞物,观察组采用电子支气管镜清除阻塞物。比较两组FVC、FEV1、FEV1%、FEV1/FVC、PaO2、PaCO2、SaO2、pH。结果治疗前,两组FVC、FEV1、FEV1%、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VC、FEV1、FEV1%、FEV1/FVC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aO2、PaCO2、SaO2、p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PaCO2、SaO2均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支气管镜治疗手术后急性肺不张的临床效果明显,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促进患者肺功能的恢复,对患者的创伤小、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薛肖雷 李蔚 杨蓉 王小梅关键词:电子支气管镜 急性肺不张 肺功能 舒适护理在TBNA术中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做好经支气管镜下针吸活检的护理配合,对患者舒适感的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6年5月,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利用舒适护理配合完成 的138例TBNA病例资料结果 TBNA检查前的舒适护... 杨蓉 李蔚 张红娟 陈凯关键词:护理 改良后TBNA技术在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中的应用研究 陈凯 吴正霞 蔡媛 习羽 张和平 蔡宇星 张红娟 李蔚 杨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恶性疾病之一,是中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所有癌症中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肿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仍是提高肺癌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最有效的措施。因此,呼吸内科医生十分想得...关键词:关键词: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肿瘤病理学 疾病治疗 多学科合作护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次数及肺功能改善效果观察 被引量:27 2018年 目的研究多学科肺康复综合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次数、生命质量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呼吸内科收治的1088例COPD患者,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44例。对照组给予COPD相关的健康宣教与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多学科肺康复综合护理,于护理干预后1年比较2组急性加重次数、6min步行试验距离(6MwD)、营养状况、精神状态、呼吸困难分级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干预后1年6MWD、急性加重次数分别为(450.32±67.21)m、(0.37±0.28)次,对照组分别为(394.12±63.17)m、(2.08±1.65)次,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4、2.029,P〈0.05)。研究组干预后1年呼吸困难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248,P〈0.05)。研究组干预后1年精神状态得分、功能得分、症状得分分别为(1.76±1.02)分、(1.69±1.01)分、(1.61±0.79)分,对照组分别为(2.10±1.08)分、(2.08±2.03)分、(1.79±0.80)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1、2.017、2.103,P〈0.05)。结论多学科合作护理模式干预后COPD患者不仅肺功能改善明显,而且急性加重次数明显减少,患者生命质量提高,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杨蓉 蔡宇星 李蔚 郭亚梅 卢梅 吕敏关键词: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氧气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