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敢
-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市大兴区亦庄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10~2020年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社区肺结核病回顾性分析
- 2022年
- 目的分析北京市大兴亦庄社区2010~2020年肺结核病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北京市大兴亦庄社区2010~2020年报告的肺结核病报告卡信息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社区累计报告肺结核病病例共683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40.40/10万,发病无明显季节性;男女报告发病率之比为1.51∶1;家务、待业及离退人员是主要发病群体(59.74%)。结论在加强肺结核病监测的同时应采取合理的预防接种方案和重点人群结核菌素试验筛查方案,建议对托幼学校机构的学生进行结核病症状和定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筛查。
- 高静民雷敢
- 关键词:肺结核病发病率发病特点发病分布
- 2007-2018年北京大兴区亦庄社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 2020年
- 目的:对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社区2007-2018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社区2007-2018年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2018年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社区手足口病发病率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发病高峰在5~7月,呈现春末夏初高发趋势;发病年龄主要为6岁以下婴幼儿,尤其以0~3岁发病人数最多;职业分布中以幼托和散居儿童发病居多;手足口病发病率方面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北京市大兴区亦庄地区手足口病防控形势较为严峻,已成为社区重点防控的传染病之一,亦庄地区手足口病的发生存在季节、年龄差异,防控工作重点为0~3岁散居儿童和托幼机构儿童。及时接种疫苗,开展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调查研究,有助于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
- 雷敢陈宝军都伟郭立银
- 关键词:手足口病发病率
- 2005—2020年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社区流行性腮腺炎回顾性分析
- 2021年
- 目的分析北京市大兴亦庄社区2005—2020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北京市大兴亦庄社区2005—2020年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卡信息,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05—2020年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社区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302例,报告发病率为23.22/10万。发病数最高在5月(36.23/10万),最低在12月(16.57/10万);发病主要集中于5月及9月,占全部的23.2%,春、秋季高发。男女报告发病率之比为1.74∶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和幼托散居儿童是主要发病群体,占70.53%。结论在加强腮腺炎监测的同时采取合理的预防接种方案,建议对托幼学校机构的学生进行麻腮风疫苗查漏补种。
- 雷敢
-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发病特点流行病学特征
- 2005~2011年北京市大兴区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了解北京市大兴区2005~2011年细菌性痢疾(菌痢)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菌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大兴区2005~2011年菌痢的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大兴区2005~2011年共发生菌痢946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51.53/10万,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大兴区各乡镇(街道)均有病例发生,主要以黄村镇、西红门镇、兴丰街道、旧宫镇发病较多,每年共占全区病例总数的40%~60%。菌痢发病呈明显季节性,主要集中在6~9月份,占总发病例数的68.58%;患者以5岁以下散居儿童为主,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结论大兴区菌痢发病呈明显下降趋势,病例主要发生在流动人口集中地区;发病有明显季节性;患者主要为低年龄散居儿童。
- 姚丹朱立超陈宝军郑津京李敏雷敢门广学
- 关键词:菌痢流行病学特征
- 2006-2018年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社区水痘流行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分析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社区2006-2018年水痘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2018年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社区报告的水痘报告卡信息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社区2006-2018年累计报告水痘1048例,年报告发病率为80.61/10万,发病有明显季节性,夏初、冬季为高发时段;男女报告发病率之比为1.29:1;0~14岁年龄组患病人数527例(50.28%),学生是主要发病群体,共335例(31.96%).结论:在加强水痘监测的同时采取合理的预防接种方案,建议对托幼学校机构的学生进行查漏补种.
- 雷敢陈宝军都伟郭立银
- 关键词:水痘发病率
- 北京市某社区1129例脑卒中高危人群超重、肥胖状况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分布及超重肥胖状况,以明确干预工作的重点,为社区制定脑卒中防治干预策略服务。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对社区50岁及以上本市户籍居民1374人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检,然后将调查数据进行网上录入分析。结果 1374名居民中有1129人被评估为脑卒中高危人群,占总人数的82.17%,超重453人,占高危人群总数的40.12%,肥胖453人,占高危人群总数的40.12%,中心性肥胖826人,占高危人群总数的73.16%,超重且中心性肥胖777人,占高危人群总数的68.82%;超重、肥胖男女性别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不同年龄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60~69岁年龄组超重、肥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50~59岁年龄组。结论社区中老年人群超重、肥胖发生率较高,60岁以上女性超重、肥胖发生率较高,应立足社区卫生服务,从宣传教育和健康促进入手,对高危人群进行体重管理及综合干预,重点关注60岁以上女性,降低或延缓脑卒中发生。
- 雷敢朱立超
- 关键词:脑卒中高危人群超重肥胖中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