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进
- 作品数:11 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百色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技术在半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研究高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技术在半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于百色市人民医院行半肝切除术的患者100例,应用掷骰子法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应用高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技术,对照组应用入肝血流阻断(Pringle法)。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输血量、阻断及手术时间,术前、术后各时间段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清蛋白(ALB)、血清总胆红素(TBi L)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失血量、输血量少于对照组,阻断及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研究组各时间段ALT、AST水平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技术应用于半肝切除术中的出血控制效果佳,患者肝脏功能各项指标平稳,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 肖进钟腾猛刘庆全邓修民吴友祥陆炳站
- 关键词:肝切除术阻断治疗
- 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应用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0例结肠癌患者临床病历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组为对照组(传统根治术)与观察组(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各160例。统计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统计2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情况及术后并发症,随访2个月,统计2组患者病灶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淋巴结、阳性淋巴结、左、右半结肠淋巴结清除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为2.50%(4/1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13%(21/160),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10.63%,P<0.05。结论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患者疗效显著且安全。
- 肖进邓修民钟腾猛陆炳站林李生
- 关键词:结肠癌
- 开腹胆囊切除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对患者术后肠粘连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 目的:探讨开腹胆囊切除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对患者术后肠粘连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6月某院外科接受胆囊切除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资料,按照治疗时不同手术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
- 肖进邓修民钟腾猛陆炳站林李生
- 关键词:开腹胆囊切除术生活质量
- 姑息性手术疗法在晚期胰腺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究姑息性手术疗法在晚期胰腺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晚期胰腺癌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及常规组,各36例。研究组进行姑息性手术治疗,常规组进行常规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后1年的生存率及术后生存质量,并记录其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缓解率为27.78%,虽高于常规组的19.4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控制率为66.67%,高于常规组的41.67%(X^2=4.531,P=0.033);至治疗后1年,研究组生存率为66.67%,显著高于常规组的41.67%(P<0.05);治疗后,研究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整体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低于常规组的38.8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姑息性手术疗法对晚期胰腺癌患者进行治疗,与常规化疗相比,治疗效果、生存率及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均有显著提高,且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 陆炳站钟腾猛邓修民肖进吴友祥郭应伟许海明黄善坡晏彬
- 关键词:晚期胰腺癌
-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老年肝癌病人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究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老年肝癌病人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08年9月~2011年4月收治的老年肝癌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在肝癌切除术中分别接受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及常规输液,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各时期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709.6±47.2 ml,对照组为713.5±49.0 ml,(P>0.05);观察组术中输血量342.9±29.6 ml,对照组为463.5±39.4 ml,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中Hb及Hct均降低,术后24 h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观察组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中、术毕及术后24 h其PT及Fbg均存在明显改变,组间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观察组PL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各时期aPTT、TT、及D-D均无明显改变。结论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能够有效降低老年肝癌病人手术中输血量,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节约用血、降低并发症的血液保护方案。
- 钟腾猛肖进黄俊玲
- 关键词: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肝癌手术凝血功能
- 选择性出入肝血流阻断技术在右半肝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分析右半肝切除术中应用选择性出入肝血流阻断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行右半肝切除术的11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8例。对照组予以全肝血流阻断技术,研究组予以选择性出入肝血流阻断技术,对比分析两组基本手术指标、术后肝功能指标、并发症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的术中失血量、血流阻断时间及手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血清白蛋白(ALB)及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半肝切除术中应用选择性出入肝血流阻断技术能有效控制术中出血,有利于术后肝功能的恢复。
- 肖进邓修民钟腾猛陆炳站
- 关键词:肝切除术出血量
- 血清白细胞介素-35水平对索拉菲尼联合非规则性肝切除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35(IL-35)水平对索拉菲尼联合非规则性肝切除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PLC)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66例PLC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非规则性肝切除术,术后1周口服索拉菲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患者术前IL-35水平,将患者分为高IL-35组33例和低IL-35组3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不同生存时间患者的IL-35水平。结果高IL-35组目标病灶、非目标病灶治疗总体有效率均高于低IL-35组(P<0.05);高IL-35组和低IL-35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18%(6/33)和12.12%(4/33),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短期生存组(生存时间≤2年)血清IL-35含量为(64.17±19.21)pg/ml,低于长期生存组(生存时间>2年)的(106.19±21.56)pg/ml(P<0.05)。结论 IL-35可能是影响索拉菲尼联合非规则性肝切除术治疗PLC患者临床效果及预后的重要因素。
- 吴友祥路远晏彬杨俊杰肖进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索拉菲尼疗效
- 老年结直肠癌患者Ⅰ期手术的安全性探讨
- 2013年
- 目的探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Ⅰ期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结直肠癌225例患者,其中进行Ⅰ期手术173例,Ⅱ期手术52例,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进食流质时间、心血管意外发生率、肺部感染、切除标本长度、清扫淋巴结数量、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3年累积总生存率、3年累积无瘤生存率、术中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治疗费用方面,Ⅰ期手术组显著低于Ⅱ期手术组(P<0.05)。结论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掌握好手术时机,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实施Ⅰ期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 邓修民孙凯肖进
- 关键词:结直肠癌安全性老年人
- 门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探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门诊与住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为临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多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符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指征的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研究组实施门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OPLC),对照组实施住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IPLC),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成功率、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调查两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手术成功率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的住院时间及总治疗费用分别为(29.1±7.2)h和(6578.3±420.1)元,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9.3±14.5)h和(7689.4±560.3)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对治疗满意度分别为96.7%及9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及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3%及1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较住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且安全性高,能提高床位周转率,有效改善住院难等问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李捌肖进韦呈市文旺潘夏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门诊住院
- 胃癌围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处理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胃癌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处理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40例拟手术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围手术期处理;观察组实施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围手术期处理。统计与比较2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拔尿管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费用、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等。结果 2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拔尿管时间与对照组比较,P均<0.05。观察组术后发生消化道瘘及肺部并发症率分别为5.00%(6/120)、5.83%(7/120),而对照组分别为5.83%(7/120)、17.50%(21/120);2组消化道瘘发生率比较,P>0.05;而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观察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50%(3/120),明显低于对照组12.50%(15/120)(P<0.05)。结论于胃癌术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促进胃肠道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术后住院费用,因此具有较高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推广应用。
- 肖进
-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胃癌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