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楷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安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梗死
  • 1篇胆碱
  • 1篇蛋白相关
  • 1篇低密度脂蛋白
  • 1篇丁苯
  • 1篇丁苯酞
  • 1篇丁苯酞软胶囊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性痴呆
  • 1篇血管性痴呆患...
  • 1篇血流
  • 1篇血流速度
  • 1篇血肿
  • 1篇亚低温
  • 1篇亚低温治疗
  • 1篇氧化修饰
  • 1篇氧化修饰型低...

机构

  • 6篇安阳市人民医...
  • 1篇安阳大学

作者

  • 6篇王楷
  • 3篇郭艳平
  • 2篇张向东
  • 2篇杨清成
  • 1篇吴海香
  • 1篇张金国
  • 1篇王瑞娟

传媒

  • 2篇临床心身疾病...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国外医药(抗...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药物评价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18
  • 1篇199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神经内科肺部感染住院患者营养风险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究神经内科肺部感染住院患者营养风险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安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的收治的523例肺部感染住院患者,按照临床结局不同分为死亡组(n=26)和存活组(n=497)。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神经内科肺部感染住院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并分析营养风险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结果:死亡组患者的年龄大于存活组,有糖尿病、存在吞咽功能障碍人数比例高于存活组,营养风险筛查表2002(NRS2002)评分、临床肺部感染(CPIS)评分高于存活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其他因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偏大、存在糖尿病、NRS2002评分高、CPIS评分高、存在吞咽功能障碍为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影响神经内科肺部感染住院患者临床结局的因素为年龄偏大、存在糖尿病、NRS2002评分高、CPIS评分高、存在吞咽功能障碍,临床基于上述因素实施针对性干预,可改善患者临床结局。
杨艳王楷
关键词:肺部感染营养风险神经内科
白细胞介素开发现状被引量:1
1997年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是一类联系白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它们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在机体免疫活性细胞的活化、增殖、成熟、分化以及免疫效应细胞功能发挥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对多种恶性肿瘤、病毒感染,包括艾滋病等顽疾治疗效果明显。因此国内外对这类细胞因子的研究非常重视,开发很快,迄今已陆续发现13种IL。
张金国闻治启王楷王瑞娟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药物开发
阿替普酶联合头部亚低温治疗早期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联合头部亚低温治疗对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S100β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06例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抽签法分为两组,各53例.两组均采取阿替普酶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头部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及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S100β蛋白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简化巴氏指数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S100β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替普酶联合头部亚低温治疗早期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S100β蛋白水平,缓解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症状,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王楷张向东杨清成郭艳平吴海香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头部亚低温治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S100Β蛋白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患者Lp-PLA2、ox-LDL、IL-6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联合瑞舒伐他汀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效果及对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氧化修饰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0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溶栓、常规对症治疗+瑞舒伐他汀(晚饭后口服,每次10 mg,每天1次);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每次0.13 g,每天1次,用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稀释,静脉滴注。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Lp-PLA2、ox-LDL、IL-6水平及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脑血流速度。观察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0%,较对照组89.00%显著升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Lp-PLA2、ox-LDL、IL-6水平及MCA、ACA、PCA脑血流速度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Lp-PLA2、ox-LDL、IL-6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CA、ACA、PCA脑血流速度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联合瑞舒伐他汀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不仅可改善患者脑血流速度,调节Lp-PLA2、ox-LDL、IL-6表达,还能提高整体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王楷郭艳平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脑血流速度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氧化修饰型低密度脂蛋白
丁苯酞联合胞磷胆碱对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 探讨胞磷胆碱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78例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均予以抗血小板凝聚、营养神经、降糖降压等常规治疗,静脉滴注胞磷胆碱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观察3个月.统计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评定认知功能,健康状况调查量表评定生活质量,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3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92.3%)显著高于对照组(71.8%)(P<0.05);治疗后两组简易智能状态量表、健康状况调查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较治疗前持续下降,观察组治疗2个月、3个月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胞磷胆碱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改善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王楷杨清成郭艳平张向东
关键词:脑梗死血管性痴呆胞磷胆碱丁苯酞软胶囊
超早期强化降压遏制脑出血后血肿加剧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效果分析
2018年
目的:探究超早期强化降压遏制脑出血后血肿加剧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组,研究组32例,常规组28例。常规组予以常规降压治疗,研究组予以超早期强化降压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控制情况、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血肿量及血肿加剧比例、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收缩压、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压、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研究组下降幅度大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肿量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肿加剧发生率6.25%显著低于常规组3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恢复良好率34.38%,显著高于常规组1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强化降压应用于脑出血治疗中,可有效控制患者收缩压,遏制血肿加剧,降低神经功能缺失程度,改善预后效果。
王楷
关键词:脑出血神经功能缺损
共1页<1>
聚类工具0